【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782860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浙江省湖州八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2013学年浙江省湖州八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分)(2012岳阳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2)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

2、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即“闻其声而知其人”,不是响度,故A错;B、“不敢高声语”是指不敢大声说话,指响度,不是音调,故B错;C、在学校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D、超声波通过传递能量可以击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现象中的基本知识,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以及声音的利用2(3分)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黑板B书包C太阳D投影屏幕考点:光源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靠反射别的物体发光的物体不是

3、光源解答:解:黑板、书包、投影屏幕本身不会发光,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因此只有太阳是光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源的概念,比较简单,把握自身发光是解题的关键3(3分)(2012南海区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月”比空中的月亮离水面远B用照相机拍摄的像是缩小的实像C“照镜子”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称为色光的三原色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A、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距等于像距;B、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C、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解:A、“水中月”属于平面镜成像,

4、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距等于像距,因此“水中月”与空中的月亮离水面距离相等,故本选项错误;B、照相机就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制成的,故本选项正确;C、“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原理,色光的三原色等知识点,属于识记内容,一定要牢记4(3分)关于内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燃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B在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内燃机的效率约为20%45%D一般来说,柴油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比汽油机大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热机的效率专题:应用题分析:热机

5、的原理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推动活塞做功,从而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A、热机工作时通过燃料的燃烧得到内能,再通过高温燃气对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内燃机的效率一般很低,大约为20%45%,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油机的火花塞可以发出电火花,燃气燃烧;而柴油机是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进行压燃式点火,故柴油机相对汽油机而言,燃烧更充分,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更大,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CD点评:此题考查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特点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知道热机的定义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属于识

6、记内容5(3分)(2011常州模拟)用一只量筒、水、一根细针做实验,来测木块的某些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的体积、所受的浮力、质量和密度都能测量B只能测木块的体积C只能测木块所受的浮力D只能测木块的体积、质量和密度考点: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专题:设计与制作题分析:根据测量木块密度时测量出的物理量即可分析得出木块密度实验的原理分析:需要测出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木块完全进入水中可得出木块的体积,木块漂在水面时可测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求出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而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再由G=mg可以求出木块的质量,最后由=即可求出解答:解:实验步骤:(1)在量筒中加入

7、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2)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3)把木块用针完全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根据F浮=gv排=g(V2V1)=G,m=(V2V1),木块的体积V=V3V1,木块的密度再根据=,因此木块的体积、受的浮力、质量和密度都能测出来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利用量筒测量固体密度的一种方法,而且固体的密度还小于水的密度,是借助浮力求出固体的质量,难度较大,容易出错6(3分)关于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如图)的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摩托车装有排气管,电动摩托车也装有排气管B月球上不能使用摩托车,但能使用电动摩托车C摩托车行驶时会造成大气污染,电动摩托车行

8、驶时不会造成大气污染D摩托车行驶时将汽油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摩托车行驶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考点:实用电动机的构造、特点和应用专题:应用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1)电动摩托车内部是电动机,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消耗电能产生机械能,所以该车不会受是否有空气的影响,且基本上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2)摩托车的发动机是内燃机,需要消耗汽油,故其在工作时必须有空气,且最终将汽油的化学能转化成了机械能,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解答:解:A、摩托车装有排气管,电动摩托车的发动机是电动机,所以不需要装有排气管,故符合题意;B、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使用摩托车,但能使用电动摩托车,

9、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摩托车行驶时会造成大气污染,电动摩托车行驶时不会造成大气污染,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摩托车行驶时将汽油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摩托车行驶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知道电动机和内燃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区别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3分)(2010河南)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考

10、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图析法分析:由图象中数据可求得两物体的密度大小,比较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可知两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将两物体捆在一起时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物体的状态解答:解: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密度a=,乙物体的密度b=因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甲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沉入水底;故A错误;因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乙物体放入水中,一定会漂浮于水面上,故B错误;当将体积相等的甲、乙捆在一起后,设每一个的体积为V,则两物体的重力G1=agV+bgV=2.5103kg/m3gV;两物体所受浮力F1=水g2V=2103kg/m3gV则G1F,故两物体会沉

11、入水底,故C错误;当将质量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时,重力G2=2mg;两物体所受浮力F2=水g+=2.5mgF2G2,故物体将上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利用图象法求得物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及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分析求解;图象法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在学习中应注意如何读出图象中告诉的有用信息并能加以利用8(3分)(2007绵阳)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

12、,都正确的是()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光年是光一年所走的路程是长度单位;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光通过玻璃板会发生折射,会形成虚像解答:解:光年是长度单位,表示时间单位,故错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故正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也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成立,故错误光通过玻璃板会发生折射,会形成虚像所以看到的是字的虚像,故正确所以A,B 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

13、本题看出学生对光年,光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这些光学知识的综合应用9(3分)(2009青海)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嫦娥一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B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考点:机械能守恒条件;功;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势能的影响因素;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学科综合题分析:A、根据飞船在加速过程中速度和高度、质量的变化来判断机械能的变化;B、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根据重力势能的定义来分析

14、;C、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描述;D、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一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多,它能够做的功就越多解答:解:A、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一定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上升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所以A是错误的;B、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一定的高度,所以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所以B是正确的;C、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具有来描述,所以C是错误的;D、物体的内能越多,能够做的功就越多,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动能、势能的变化,重力势能,热量和功,是一大学科综合题,但考查的方式比较简单,也是一道基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