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2856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_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信义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说明:1、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 基础(20分)1根椐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1分)(2)次北固山下中写出了时序交替的景物句子是,。(2分)(3),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4)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默写完整。(4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那是与,是使人jng m(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2)水藻真绿,把终年zh x(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3)春天像小姑娘,hu zh zho zh

2、n( )的,笑着,走着。(4)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 du b rn( )。3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A.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B.我们街舞队的实力比对方略胜一筹,所以在比赛占有优势。C.这些劫徒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D.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进退维谷,而且深具历史视野。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将“加速”改成“提高”)B我和父母一回到老家就看到乡亲们一张纸快乐的笑脸,热烈的气氛(在“热烈”前面加上“感受到

3、”)c.在“大众创业”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5、概括下面语段,字数在40个以内。(4分)一到秋天,森林又换了一番景象。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变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成熟了;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到树洞里去。东北的森林,十月就下雪了,松鼠不得不做准备,好度过漫长的寒冷的冬天。 。二、阅读(40分)(一

4、)课内文言文(8分)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6、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3分)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7、翻译下列句子。 (2分)未若柳絮因风起 8、 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B、“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这里: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给人以想象和美感。预示这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5、C、谢太傅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D、“公大笑乐”是因为谢安觉得其中一个孩子所用的比喻很好笑。(二)课外文言文(7分) 原谷谏父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注释原谷:人名。捐:抛弃。谏:好言相劝。舆:手推的小车。凶:不吉利。9、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一项是( )(2分)例句:欲捐

6、之A、久之,目似暝(狼)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C、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D、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10、断句。(2分)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11、这则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三)文本阅读,完成下面题目。(10分) 济南的冬天(节选)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

7、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2.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那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3.第二段开头,作者说“最妙的事

8、下点小雪呀”,请你根据第二段内容,具体说明下点小雪后景色“妙”在何处?(3分)14. 对课文济南的冬天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美景。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令人讨厌的气候(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我的幼年 张充和四岁时,外面来的客人们问我:“你是谁生的?”我总是答一声:“祖母

9、。”他们总是大笑一阵,我只是莫名其妙地望着他们,心里说:“这有什么好笑的?难道你们不是祖母生的,是从天上落下来的?”我一直不晓得祖母之外还有什么更亲的人。 在花园里,我站在祖母面前,没有祖母的手杖高。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短的发辫上。我跑到深草处寻找野花和奇异的草,祖母对我说: “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快来!你乖,来!我替你比比,看到我手杖哪里了”我跑了去,祖母替我比一比,然后叫我拾一块碎碗片来,在手杖上刻了一道痕,又对我说:“今年这样高,明年就有这样高,后年就和手杖平了。”我开心极了,一心就想长到祖母的手杖那样高。 书房窗外有两棵梧桐树,那样高。秋深了,梧桐子不时落下来。我

10、在读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先生,我要小便去。”先生允许了,我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满院的梧桐子,我拾了许多,袋袋里满了,又装些在套裤筒里,在外面打了一个转,又回到书房里去,先生被我瞒过去了。 晚上总是我先睡,祖母看着佣人替我脱衣,有时也亲自动手。这一天也是这样,脱到套裤时,哗啦啦一阵响,梧桐子都落下来。我心里有点着慌,怕祖母责备,哪知她还笑了一声说:“生的吃不得,明天我叫他们拾些来炒熟给你吃。以后不要拾了。”啊,祖母,你哪知我骗了先生呢! 葡萄架下有一张方桌,我坐在祖母怀里,手伸在几本书上,让一个戴宽边眼镜的医生诊脉。佣人拿了电报来

11、,祖母一看电报就老泪纵横了。医生去了,祖母把我的一条红花夹裤翻了过来,里子是白色的花布。祖母又把我搂在怀里,眼泪不住地流着。她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乖乖,你从此就要做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了你要好好地听我的话,你母亲是个好媳妇以后再也没有她她了!”我这才晓得我还有个母亲,但是在我晓得有母亲时,母亲已经死了。我看见祖母哭得那么厉害,我也跟着哭了。祖母又拍着我说:“孩子,乖乖,不要哭,你不是说你是我生的吗?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你不要哭了。” 现在我已长得比祖母的手杖高出一尺多了。祖母墓上的草,我以为一定是不会有毒虫的。假使现在要有人问我“你是谁生的”,我还是说“祖母”。不过,我明白了还有一个人,也是

12、生我的,叫作“母亲”,因为她们都是爱我的。 我似乎时常听见祖母高声说:“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选自视野2016年第5期)15. 文章记叙了幼年时期“我”与祖母之间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4分)16. 品味下列句子,回答问题。(4分)(1)“祖母采了四朵月月红戴在我的四条短的发辫上”这句话中的“戴”字有什么意味?(2)第段,有的版本写作“孩子,丛草处多毒虫不要去!”与原文比较,表达效果有何不同?17. 请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18. 第段,为什么祖母“哭得那么厉害”,她却对我说“你不要哭了”?(4分) 五作文(4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

13、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生活中,我们势必会遇到种种坎坷、波折。但是我们是以坚强来面对,还是以泪水来面对。早就听旁人说过:“生活不相信眼泪。”请以“从明天起,做一个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记事真实,感情真挚。(3)字数不少于500字。(4)内容参考(快乐,幸福,乐观.)附加题(5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2题。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