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2661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整册分课时教案12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新课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6个生字“召”、“俩”、“截”、“幅”、“若”、“恰”;积累“召集”、恍然大悟”等词语;学会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2初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三个徒弟”是如何完成画师要求的句子,并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明白只有勤动脑、多思考,不断创新,才能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6个生字“召、俩、截、幅、若、恰”;积累“召集、恍然大悟”等词语;学会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来源:学.科.网Z.X.X.K2初步培养学生质疑能

2、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三个徒弟是如何完成画师要求的句子,并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明白只有勤动脑、多思考,不断创新,才能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墨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前准备,出示儿童诗。上课前,老师请你们读了这首诗歌,你喜欢这首诗歌吗?为什么? 诗歌的作者之所以写得与众不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诗歌内容是我们没想到的,才让我们觉得它充满了童趣。2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读课题。(注意停顿 重音“想”、“没”、“想”后面的停顿)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学要求媒体出示:读书要

3、求:1.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 3.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认读词语媒体出示:召集、恍然大悟连绵起伏、若隐若现指名读。请小老师带读或“开火车”读。齐读。3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是不是也读得这么棒呢?分段指名读。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哦,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随机纠正读音。三、研读课文。1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我请小朋友“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课文中画师面对“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有怎样的评价?找到句子,用直线画出。2.接龙读,纠错,正音。出示:“召集”正音2师:“召集”的意思就是通知人们聚集起来。课文中谁召集谁干什么?仔细读读第二小节。媒体出示:画师召集徒弟们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

4、骆驼,看谁画得最多。3交流4过渡:画师看了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媒体出示: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1)“俩”字的学习。过渡:大徒弟和二徒弟两个人,我们可以称作(他俩)。正音 嘴巴张大 俩师:“俩”字,结合字形,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两个人)师:我和你,就是我俩;哥哥和弟弟就是兄弟俩;父亲和儿子就是父子俩;课文中的师傅和大徒弟就是师徒俩。(2)读句子。总结:从句中我们了解到,师傅看了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不满意,看了小徒弟的画非常满意。画师为什么会这样评价三个徒弟的画呢?我们还得去看看三个

5、徒弟究竟是怎么画骆驼的。请你们轻声读课文的第四至六节,找到相关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学生交流。5师:让我们先来看看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媒体出示: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于是他花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1)你觉得他们画的多不多?多 板书:多 多(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画的多?大徒弟:细笔 密密麻麻 画满 很小很小 密密麻麻:怎样的多能让我们感觉密密麻麻?(多而密集)大徒弟画的骆驼很小很小,这又是为什么呢? 板书:密密麻麻为了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最多的骆驼,大徒弟还特地使用了(细笔),把画纸的每一个角落都(画满了)。请女生来读一读。这句句子很难读,注意停顿。师:看来,

6、为了完成这幅作品,大徒弟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二徒弟:过渡:那么二徒弟画得多不多?预测:多,我从“许许多多”中看出他画的骆驼很多。追问:他画的是许许多多的骆驼吗?生:不是,他画的是骆驼的头。追问:为什么要画骆驼的头?生:用骆驼的头代替整只骆驼,这样能够有更多的空间画出更多的骆驼。师:一只头表示一只骆驼,两只头表示两只骆驼,许许多多骆驼的头表示许许多多只骆驼。他画出了更多的骆驼,来源:Z。xx。k.Com(板书:更)这个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哪个词让你体会到了这点?(果然)总结:二徒弟想到了用骆驼头来代替整只骆驼,从而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画出更多的骆驼。这恰恰是大徒弟没有想到的。媒体出示:于是他画了

7、许许多多骆驼的头。他画得果然比大徒弟多。男生读好。6师:两位徒弟在作画前都动了一番脑筋,想方设法画出最多、更多的骆驼。现在你能不能来说一说这两位徒弟的想法了?媒体出示:为了画出最多的骆驼,大徒弟想:_,于是他_。 为了画出更多的骆驼,二徒弟想想:_,于是他_。7师:大家都揣摩到了两位徒弟的想法。跟着老师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的四、五小节。第五小节,这是二徒弟的想法,我们读得轻一些。8师:他们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了很多的骆驼,但是画师看了他俩的画,并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而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徒弟的画。媒体出示: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

8、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1)学习生字“截”田字格出示“截”,截的部首是(“戈字旁”),部首变红。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注意左下部分一共有4横。师:半截脖子也就是半段脖子。(2)读句子,思考:小徒弟画了什么?预测:画了一只骆驼和一个骆驼的头、半截脖子。 画了连绵不断的山峰。板书:几条 一只-另一只-来源:Zxxk.Com(3)质疑问难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看小徒弟的画,再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有什么疑问吗?来源:Zxxk.Com预测:画师让他们画骆驼,为什么小徒弟却还要画山峰呢? 骆驼是沙漠之舟,为什么这里小徒弟要画在群山中穿行的骆驼呢?(你

9、的问题和他一样,就是为什么要画山峰。) 第二只骆驼为什么只画了半个脑袋。半截脖子呢?9你们的问题在师父的回答中都能找到答案。自己读读课文的第7小节,试着完成练习。媒体出示: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 )的群山里走着,( ),谁也( )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 )的骆驼吗?(1)学生填空。字体变红。(2)读读填空,试着用这些填入的词语帮助你解决这些问题?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只画了两只骆驼呢?预测:画了两只,但是其他的骆驼都被山遮住了。师: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其他骆驼被遮住了?生:若隐若现。师:出示画。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你好像还看见了什么?你呢?师:虽然

10、他只画了两只骆驼,但是这幅画给我们的想象的空间却是无限的。谁再来说说小徒弟画上了怎么样的山?(连绵起伏)一起做动作理解。可见画中的山非常的多。一座连着一座。这么多的山,我们叫做群山。为什么画山,而不画上一望无际的沙漠呢?生:一望无际的沙漠隐藏不了骆驼,有多少只骆驼完全是一目了然。然而连绵起伏的山峰引发我们产生了遐想:还有多少只骆驼将会走出群山呢?读读这句句子。师:是啊,也许还有更多的骆驼在山的深处,我们看不到呢!到底有几只说也说不清说不清,数也数不尽数不尽。这正好说明有数不尽的骆驼。板书:说不清 数不尽读反问句。读句子。总结:这不正是小徒弟的画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吗?他用很少的骆驼代替了无数只的骆

11、驼,用远山作为背景,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10比较三位徒弟的想法。出示三句话师:为了画出最多的骆驼,大徒弟想到的是用细笔在纸上画满密密麻麻的骆驼,二徒弟除了想到了他的想法,还想到了画许许多多骆驼的头,用一只头表示一头骆驼,留出了更多空间作画;而小徒弟不仅想到了他们所想到的,还有了更好的创意,他的画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总结:这真是一幅画有尽而意无穷的作品啊!而这恰恰是大徒弟和二徒弟所没有想到的,这正是想别人没想到的。11听了画师的话,媒体出示:两个徒弟恍然大悟。师:悟就是明白,两个徒弟听了画师的话(一下子明白内容)。他们明白了什么?任选一组关联词来说一说你从故事中了解到的。媒体出示:两个徒弟恍然大悟,他们心想:_。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他们明白了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别人没想到的。四、复习巩固来源:Zxxk.Com1.复习记忆字形。2.指导书写。五、拓展作业1.抄写词语。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摘抄好词佳句。【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密密麻麻 多 许许多多 很多几条 一只另一只 说不清 数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