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25109 上传时间:2020-03-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项练习:散文类(19)(含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类课后练习(19)1 选出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师不必贤于弟子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2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高梁桥水(1),从西山深涧中来(2),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柳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3),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予弟中郎云(4):“此地

2、小似钱塘苏堤。”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5),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注释高梁桥:北京西直门外高梁河上所设的桥。西山:北京西郊名胜,是太行山支脉,众山连接,山名很多,总名为西山,又名小清凉。绀(n):天青色,深青透红之色。中郎:袁宏道,字中郎。明公安人,与兄袁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是公安派最有成就的作家。(5)挂进贤冠:进贤官指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挂进贤官指弃官而去。从唐宋到元明清,愈往后发展,古代的散文愈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可谓文无定格,惟求其新颖生动,具有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而晚明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宗道就是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风格而著称。他的散文清新活泼,“

3、一扫王(世贞)李(攀龙)去雾”,对散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本文就是这样一篇不拘格套的典范之作。请写一段赏析文字,说说与一般游记文相比,本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10分)(200字左右)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4、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合湘、沅合:汇合B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景观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睥睨:斜眼看D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数:计算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于赤壁之下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B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若入前为寿C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乃设九宾礼于庭D以览观江流之胜 亦足以称快世俗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亭的建造和命名写起,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

5、、凭吊古迹的快意。B长江流出西陵峡以后,地势逐渐平坦,汇集了湘水、沅水、汉水、沔水后,水势进一步增大。正基于此景,张梦得先生建了快哉亭。C对于这个亭子,苏轼十分喜欢,不仅因为这所亭子所见宽敞,能够看到方圆几十里的风景,更因为这个面临长江的亭子能给人以开阔的心情。D文段辞采精美,运用对偶,音韵和谐,婉约含蓄,表现作者的赏景之乐。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译文:_(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译文:_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游龙鸣山记【明】陶安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

6、,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

7、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

8、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注】章:大材。褰裳:撩起衣裳。沆瀁:水深广的样子。心平气易:心情和悦。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杳无穷极杳:深远B修篁干霄干:冲C延坐后堂延:延请D履苍莽中履:鞋子2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春霁既久,风日暄丽峭壁对立,状苫华表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其北有“甘露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ABCD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

9、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篇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

10、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

11、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赒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 竖也;问其为田,不

12、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选自颜氏家训,有删改)【注】寤:通“悟”。堕:通“惰”。 :梁上短柱。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就素业就:成就B素鄙吝者 鄙:庸俗,浅陋C宰千户县 宰:治理D凌忽长者 忽:忽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不如因善遇之B商贾则讨论货贿 官盛则近谀C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 则或咎其欲出者D故为武人俗吏

13、所共嗤诋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人平时不注重学习,孤陋寡闻。在宴会上,别人谈古论今,赋诗言志,他却只能默不作声。这时,这些人羞愧难当,恨不能钻到地底下去。B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武士就要学习骑马射箭,文人就要研读儒家经书,但是一些士大夫却没有可以安身立命的专长。C孝顺父母、忠于国君、贵义轻财、强毅正直等各种良好的品质都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但如果不注重实用,一味空谈,也会成为武人俗吏嘲讽的对象。D在文中,作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子弟要通过勤奋学习自立于世;同时,作者也对那种“但能言之,不能行之”的学风进行了批评。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译文:_(2)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译文:_(3)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译文:_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