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望天门山 2鲁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823952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望天门山 2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望天门山 2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望天门山 2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望天门山 2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望天门山 2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语文教案望天门山 2鲁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天门山教材简析望天门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本诗共两句,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来源:学科网ZXXK设计理念1、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宝石。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陶冶情操以及继承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古诗的阅读、理解必须建立在相关背景的了解之上,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感受天门山壮观的景色,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2、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学生在理解中容易断章取义,因此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印象,并且能够抓住重点帮助学生

2、理解,突破难点。3、古诗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伤口,反复朗读,引导背诵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强对古诗的理解记忆。教学目标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感受天门山的雄奇壮丽,长江的汹涌澎湃的气势。教学难点 理解前两句古诗,了解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1)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作者及古诗写

3、作背景。(2)以读促教,以感促学,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理解古诗内容,感悟诗中蕴含的情感。(2)加强课堂的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学习。2、学习方法(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古诗,想象是中描写天门山的雄伟壮观,理解作者在诗中寄托的思想感情。(2)运用自主合作学习理解文字,品味语言,理解古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3)熟读成诵,加强古诗的记忆。3、教学准备天门山投影片,天门山的资料及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李白的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简介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唐玄宗开

4、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可谓意气风发、风华正茂,他怀着济世安民的壮志第一次离开家乡四川去洞庭湖游览,然后又兴致勃勃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这首诗,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3、导入诗题后,师生通过资料、图片了解天门山一带的壮丽景色。天门山留给你了怎样的印象?来源:学科网ZXXK(二)初读古诗,了解内容。1、试读古诗,读准字音。2、再读古诗,读通诗句。3、三读古诗,做上标记,在不懂处打上问号。来源:学科网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5、教师做以简要点拨。(三)合作交流,理解诗句。1、小组合作,一二组讨论前两句诗的内容,三四组讨论后两句

5、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汇报交流,教师做以引导、帮助。(四)师生合作,想象天门上的壮丽景色。1、师描绘本诗的情景、意境和内容,学生闭眼想象。2、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五)指导诵读诗句。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2学生汇报,教师归

6、纳,教给方法: (1)读出节奏感。 (2)分辨重音区别语调划分节奏。 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 (范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扮演角色读) 4、练习背诵。(六)回顾古诗学习情况,形成整体印象。1、学完古诗,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李白惊人的想象力。(七)拓展阅读,课内提高。出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拓展阅读,比比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八)总结学习情况,布置作业。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写诗是一种智慧,读诗是一种享受。让我们广泛搜集、阅读描写祖国山河壮美的故事,开一个古诗朗诵会。教后评议1、对作者及古诗背景的了解为古诗学习做好了铺垫,使学生融情入境,能够结合当时情况理解古诗。2、古诗的朗读、背诵有待加强,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感情诵读、能够当堂背诵。3、当课堂上发生意料之外的情况时,教师要巧妙驾驭课堂,灵活引导,让学生继续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保证课堂顺利、高效进行,全体学生能够高效学习。来源:学科网课后小结1、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上拥有重要的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加强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课堂上巧妙引导,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四十分钟充实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背诵的技巧有待提高。如何让学生乐读、善读、读好、能背诵?今后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来源: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