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1782349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网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3分)如图为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B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运动员所用的时间为12s,则其全程平均速度为8.3m/sD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比看到“白烟”开始计时更准确2(3分)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

2、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3(3分)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0C和1000C,把他们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B.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C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都不会沸腾D.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酒精都会沸腾4(3分)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ABCD5(3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

3、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6(3分)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物质a的密度最大B物质b的密度是1.0103kg/m3C物质c的密度是a物质的两倍D物质a、b、c的密度都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7(3分)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2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于分度盘左侧,这时他应该()A向右调平衡螺母B直接记录结果为20gC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g的砝码D向右调游码二、选择题(每

4、空1分,共21分)8(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 cm,其中准确值为 cm,估计值为 cm。9(3分)廉江市实验中学于2018年12月4日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入场式上各方阵入场时的场景同学提高了声音的 大声喊出班级口号;运动员代表发言时同学们根据声音的 就能辨别是谁在发言;发令枪响时,附近的人总用一只手堵住耳朵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10(3分)夏天开空调时,会发现空调里会喷出“白气”,这白气是 (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这是 (选填:“空调外的空气”、“空调外的水蒸气”或“空调内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11(3

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所示,(2)小明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说明实验时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12(3分)有经验的渔民在水面上方使用钢叉捕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的鱼的 (选填“上方”“所在处”或“下方”)投掷。荷塘里某处水深约1.5m,一只蜻蜓静止在距离水面约2m的空中,其像到蜻蜓的距离为 m;轻风吹来,蜻蜓朝水面飞去,其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保持不变”或“变小”)。13(3分)风景旖旎的镜湖,各式现代建筑环湖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所示,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这种透

6、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可用来矫正 (选填“近”或“远”)视眼。14(3分)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是 g,液体的密度是 kg/m3,若液体的体积为115cm3,则液体与量杯总质量为 g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三、作图题(15题3分,16题3分,17题2分,共8分)15(3分)如图所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准确作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大致作出折射光线的方向。16(3分)如图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7、17(2分)如图,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和射向光心的光经过透镜,请完成光路图。四、实验题(18题8分,19题7分,20题6分,共21分)18(8分)小明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眼睛分别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如图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 (吸收/放出)热量,温度 (升高/降低/

8、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 (固/液/固液共存)态。(4)如图丁是小明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5)通过实验可知,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19(7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玻璃板与桌面垂直,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完成以下实验,除了还需要一张白纸外和铅笔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亮较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便于 ,以便进行后面实验;(3)移动蜡烛B,直到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判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

9、作步骤是 ;若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5)左图是小明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中的 (填序号)。20(6分)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使横梁平衡。(2)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g。(3)将雨花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1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kg/m3。(4)若石块磨损,测得的密度值 (偏大/偏小/不受影响)。(5)根据所测

10、数据,在图丙中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A、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A (大于/等于/小于”)B五、计算题(21题4分,22题4分,23题7分,共15分)21(4分)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5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3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4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2(4分)利用声速进行定位测距是一项重要

11、能力,现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则请你根据取下信息计算:物质空气海水松木铁速度(m/s)340150033205000(1)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如果在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求闪电处距人约为多少m?(2)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多少m?23(7分)如图所示,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称得烧杯、杯内水的总质量m1为2.4kg;往烧杯内放入一金属球、溢出一部分水后,称得烧杯、杯内水、金属球的总质量m2为5.4kg;取出金属球后,称得烧杯、杯内水的总质量m3为1.2kg。已知水1103kg/m3,求:(1)金属球的

12、质量(2)金属球的体积(3)金属球的密度六、综合题(每空1分,共14分)24(6分)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计(绝对温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2)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均匀,这说明测温物质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物质 的改变量相同。(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

13、温的温度计与 (选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25(1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的三原色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 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色。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 的光叠合而成的。颜料的三原色各种颜料反

14、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 ; 。(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 色;(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 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 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重点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C2B3D4D5A6B7D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1分)82.95,2.9,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