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2205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0课陀螺同步练习一、基础达标1.选择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铁钉(dn dn)_ 旋(xun xun)转_帅(shui shi)_气 彻(ch c)_底荣誉(y y)_ 妩(w w)_媚2.看拼音写词语。 fu zkun qirn rny lio_yu qxun zhunku biz ho_3.比一比,组词语。 恨_况_仍_优_豪_很_兄_扔_尤_毫_4.仿写词语。 (1)兴致勃勃(ABCC)_、_、_ (2)摇头晃脑(近义词)_、_、_ 5.根据要求写句子。 (1)这种懊恼终于引起了长辈的注意。(用画线的词造句) (2)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

2、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这句话把_比喻成了_。你来仿写一个比喻句吧:_ 二、现代文阅读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我的故乡,陀螺不叫陀螺,叫作“冰尜儿”,顾名思义,就是冰上的小家伙。 做冰尜儿用的是木头,柳木、榆木、松木、枣木、梨木都可以。抽打冰尜儿,当然是在冬季的冰天雪地里,最好的场所是冰面。好的冰尜儿要在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顶不济的,也要钉上一枚铁钉,否则转不了多少圈,尖部就会裂开。无论嵌上滚珠,还是钉上铁钉,冰尜儿都不会裂开,能毫无怨言地让你的抽打,_。 抽冰尜儿的小伙伴们,都爱比个高下。他们往往各站一角,奋力抽

3、转自己的冰尜儿,让它朝对方撞去。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力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因此,只有小陀螺的大多在自家院子里玩,不拿到马路上去应战。况且小陀螺有个难听的绰号叫“角锥”,意思是小且细。抽打“角锥”的大多是拖鼻涕穿开裆裤的,他们的兴趣,在于抽鞭子,陀螺的质量往往不在意。(1)陀螺又叫_。 (2)第二段横线上填入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在冰面张牙舞爪,穷凶极恶。B.在冰面旋转、舞蹈,憨态可掬。C.在冰面摇头晃脑,杀气腾腾。D.在冰面横冲直撞,左右逢源。(3)下列选项分析不恰

4、当的一项是( ) A.文章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回忆。B.文章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C.文章多处“大词小用”,读来富有童趣。D.文章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

5、,聚集在歪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为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树上挂满

6、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儿的长竹竿,“噼哩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掏鸟窝去。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1)本文按四季的更替回忆童年与

7、大枣树有关的四件趣事,请分别概括。 春天:_夏天:_秋天:_冬天:_(2)本文紧扣“趣”字,有详有略的回忆了快乐的童年。说说详写的是什么事,略写的又是什么事? 详写:_略写:_(3)文章语言生动,你能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4)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按_分别记述了与枣树相关的童年趣事,表现了_。 答案解析部分一、基础达标1.答案: dn;xun;shui;ch;y;w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dn、xun、shui、ch、y、w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

8、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答案: 否则;况且;仍然;预料;尤其;旋转;溃败;自豪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预、尤、旋、溃、豪”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否则、况且、仍然、预料、尤其、旋转、溃败、自豪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3.答案: 怨恨;情况;仍然;优

9、秀;自豪;很多;兄弟;扔东西;尤其;毫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怨恨、情况、仍然、优秀、自豪、很多、兄弟、扔东西、尤其、毫毛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4.答案: (1)得意洋洋;大名鼎鼎;想入非非(2)摇头摆脑;摇头摆尾;得意忘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兴致勃勃”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摇头晃脑”来看,

10、含有近义词。 故答案为:(1)得意洋洋、大名鼎鼎、想入非非 (2)摇头摆脑、摇头摆尾、得意忘形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5.答案: (1)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2)陀螺;人;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 解析:(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终于: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

11、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我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2)陀螺、人、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二、现代文阅读6.答案: (1)冰尜儿(2)B(3)D 解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阅读短

12、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冰尜儿 (2)B (3)D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7.答案: (1)用弹弓打马蜂窝,我被蜇;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上树打枣,吃枣糕;掏鸟窝(2)用弹弓打马蜂窝;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上树打枣,吃枣糕;掏鸟窝(3)比喻句: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比喻句: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4)时间顺序;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 解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

13、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用弹弓打马蜂窝,我被蜇;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上树打枣,吃枣糕;掏鸟窝 (2)用弹弓打马蜂窝;用面筋捉知了,用小铁铲挖知了猴;上树打枣,吃枣糕;掏鸟窝 (3)比喻句: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比喻句: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 (4)时间顺序;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