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81496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期末专项复习 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含答案)人教部编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专项复习-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一、名句。(一)名句积累。1两岸猿声啼不住,_。2_,歌声振林樾。_,忽然闭口立。3_,无理寸步难行。4._,有礼者敬人。孟子5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人心齐,_”“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关于团结的俗语。(二)名句理解。1王昌龄的采莲曲为我们刻画了一个_的采莲少女形象。2在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作者把_比作_,表达了诗人_之情。3“_,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白银盘”指的是_,“青螺”指的是_。4山行的作者是唐代的_,从“_,_”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还写了_、_、_、人家等景物,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2、5当我们在长江上顺流而下,看到天门山时,会吟诵起李白写的_,诗中的“楚江”是指_。(三)名句运用。1夏日荷塘,风儿送来采莲曲:“_,闻歌始觉有人来”;秋夜月下,风中传来叹息:“萧萧梧叶送寒声,_”。2当你为西湖美景倾倒时,你可以赞叹:“_,淡妆浓抹总相宜”;当你因秋菊丽欣喜时,你可以感慨:“_,最是橙黄橘绿时”。3书中有风景。我们不但可以跟随李白欣赏“天门中断楚江开,_”的奇观;还可以随刘禹锡饱览“_,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美景。4本学期,我跟随着古代诗人游玩了很多地方,欣赏了不同时节的美丽景色:有苏轼笔下“_,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秋天景色;还有“七绝圣手”王昌龄笔下“_,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江南秀丽

3、荷花祖国风景那么美,我也想去看看!5爸爸工作遇到了困难,和几个同事一商量,问题马上就解决了。真是“一个篱笆三个桩,_”。6生活中,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同样的错误不要重复犯,论语中“_,_”说的就是这个意思。7静静喜欢用名言警句来教育弟弟,下面用得不好的是( )。A弟弟,荀子里的“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告诉我们,不要把怒气发泄到自己身上。B弟弟,墨子里的“爱人若爱其身”告诉我们,要像关爱自己一样去关爱别人。C弟弟,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和小组同学只要一起动脑筋,就一定能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好的。D弟弟,俗话说得好,“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4、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只有通过讨论才能弄明白。二、课文。(一)课文背诵。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_。你看,它把_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它把 给了枫树,_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2橙红色是给_的,橘子、柿子_,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_就更多了,紫红的、_、_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3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出一首雄伟的乐曲。4.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_。小雨滴_,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5_,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_,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_。(二)课文理

5、解。1重点句理解“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这句话的意思正确的是( )。A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脚跌没在水中B一群儿子在院子里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脚跌没在水中C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D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一个儿子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2重点句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1)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2)这两句话是从_、_、_三个方面来写翠鸟的。3朗读停顿“光持石击瓮破之”这句话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光持石击瓮破之 B光持石击瓮破之C光

6、持石击瓮破之 D光持石击瓮破之4观察方法下列描写的几种事物,都是课文的作者留心观察到的,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使用的观察方法不一样,请选出来。( )A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B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C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D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5观察方法根据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补全表格。6课文理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按照( )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诱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A. 地点变换 B. 季节变换 C. 景物变换 D方位变换7课文理解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富饶的西

7、沙群岛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B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诗集,泰戈尔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C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D手术台就是阵地中的白求恩医生冒着生命危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8课文理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那一定会很好搭船的鸟总也倒不了的老屋都是童话。 ( )(2)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写的。 ( )(3)掌声一文中响起了两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第二次掌声除了鼓励,还有对英子的赞扬和肯定。 (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写实,写出了鱼多。 ( )(5)默读时,带着问题

8、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们理解内容。 ( )(6)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必须要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 ( )9课文理解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A乐于助人 B聪明机灵 C严于律己 D不懂就问 E坚守阵地 F尊重、爱护男孩 在本学期的课文里,我认识了_的列宁、_的孙中山、_的白求恩、_的老屋、_的小刺猬,还认识了_的蚂蚁队长。10课文理解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可以看出,她渴望_、_、快乐和亲人的疼爱。 (2)在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中,对水的声音的描述顺序是小雨滴、_、_,并分别使用三个词语描写了水的声音:淙淙、潺潺、_。 (3)带刺的朋友一文中作者对刺猬的称

9、呼,由_、_变为_,表现出作者对刺猬的_之情逐步加深。 (4)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写出了西沙群岛的两个特点:_、_,主要从_、_、_三个方面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5)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我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一年四季景色诱人的_;认识了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中沉着冷静的蟋蟀_;明白了法国罗丹讲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_。”我还学会了预测故事的发展,当我看到猫和老鼠合伙这篇文章的题目时,我预测这篇故事主要讲了_。11名著阅读按要求完成练习。 (1)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安徒生童话里,有历经磨难最终成为美丽天鹅的_、在大年夜冻死的_、身材小但却善良的_、内心坚定

10、的单腿的_这些主人公都让我难以忘怀。(请选词填空:卖火柴的小女孩 锡兵 丑小鸭 拇指姑娘) (2)稻草人和格林童话这两本课外书中,我读过_。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_(填人物名),因为_。积累背诵与课文理解一、(一)1轻舟已过万重山2牧童骑黄牛 意欲捕鸣蝉3有理走遍天下4仁者爱人5泰山移(二)1示例:天真烂漫、朝气蓬勃2西湖 西子 示例:对西湖美景的赞美3遥望洞庭山水翠 洞庭湖 君山4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 寒山 石径 白云5望天门山 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三)1乱入池中看不见 江上秋风动客情2欲把西湖比西子 一年好景君须记3碧水东流至此回 湖光秋月两相和4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叶罗裙

11、一色裁5一个好汉三个帮6不迁怒 不贰过7A二、(一)1颜料 黄色 一把把小扇子 炎热 红色 红红的枫叶 2果树 你挤我碰 颜色 淡黄的 雪白的3轻轻柔柔的 大自然的温柔 激动起来 合奏4打击乐器 敲敲打打5群儿戏于庭 众皆弃去 儿得活(二)1C2(1)翠绿、蓝色、红色(2)羽毛 翅膀 嘴3C4C5示例:先是淡红,随后深红,最后几乎变黑。果肉新鲜红嫩。 没有熟透时又酸又甜。熟透后甜津津的,略带点儿酸味。6B7A8.(1) (2) (3) (4) (5) (6)9F D E A B C10(1)示例:温暖 食物(2)小溪河流 大海 哗哗(3)那个东西 那个家伙 小东西 喜爱(4)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海水 海底的生物 海岛上的鸟(5)小兴安岭 青头 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示例:一只猫骗老鼠说要做好朋友,老鼠同意了,并和猫共同生活,但最后被猫吃掉了的故事11(1)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 拇指姑娘 锡兵(2)示例:格林童话 七个小矮人 他们善良可爱、乐于助人,共同帮助白雪公主破解了后母的诅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