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12879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9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教学案)-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图文转换既有图表,又有漫画,图示的考查范围、设题方式与近几年基本相同。湖南卷将图 画与大作文联系起来考查,也是一种新颖的方式。选材上特别重视时事热点,最新数字统计 类。要提醒的问题是:对于试题题型、分值基本稳定,而考点却不固定,实行轮考这一点, 要求在复习时要全面系统, 对于表格中未考的考点应给予足够重视, 因为这些考点可能成为 2017 年高考的特殊关注点。 由于语言运用题的实用性、通用性的特点,备考中要采取“他 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法,可借鉴其他省份试卷中优秀的语言运用试题。 一、解题指津 (一)表文转换类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

2、象 和比较的角度。 2仔细读图,捕捉信息。仔细地认读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要认真观察,找出 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具体而言,图表 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 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 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 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不能顾此失彼, 更不能遗漏信息。 3整体了解,重视变化。应当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把握住它的 大主题,同时要特别重视数据的变化,数据变化往往说明这可能正是该材料的重要之处,可 能就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4细节提示,留心注意。图表中的一些细节,往往有提示作用

3、。一要注意题目中的关 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上图显示” “用文字表述出来”等标志性词语。 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内容,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二要注意题目 中的特殊限制,通常是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三要注意在表达中不 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 语有“减少了” “减少到” “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5简明扼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简明扼要地归纳概括,解答前通过 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例如:今年 4

4、 月 12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就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可能引 发的后果发出预警。阅读下面图表,请你就我国粮食问题写一条宣传标语。(16 字以内) 【答案】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耕地,珍惜粮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杜 绝耕地抛荒,禁止滥占土地。粮食安全问题应当警钟长鸣。 (二)图文转换类解题技巧 1漫画类 漫画一般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 的信息。漫画类解题技巧有: (1)看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关系、方式等。 (2)要看产生了什么结果、结论或状态。 (3)思考产生的原因及揣摩人物的心理。 (4)能预示结果,概括时注意不遗漏。 在概括

5、寓意时要注意: 漫画的目的主要是讽喻现实问题, 所以很可能要选用讽刺、 批判、 告诫等含义的词语。 例如: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写一段文字。 雷锋难当 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揭示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 画面中一人想学雷锋,说“我来帮你提行李” ,另一个带着许多行李包的人心 里有阴影(云): “好心人?坏人?”画题为雷锋难当 。反映了社会上可能有坏人行骗导致 助人为乐者常被受助者怀疑(受助者不相信助人为乐者)的现象。 2.徽标类 (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 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 以及涉及的时间、 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

6、序、空间顺序)。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 象。 例如: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徽。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 流长, 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 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中间的圆形图 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徽,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徽时必须采用的。请结合节徽图案的含义,为 “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 30 字。 【答案】 示例:祥云朵朵,楚韵荆风迎宾客;编钟声声,高山流水觅知音。 二、易错提示 (一)信息归结多

7、余、遗漏或无中生有。例如:给下面这组漫画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 分别解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 ,画面解说应符合情境,每幅画面的解说不 得超过 12 字。 有的考生做出了这样的【答案】 : “一个人向倒放的钉耙走来;他被踩翻的钉耙柄打 了一下;他舞动铁锤将耙柄钉在地面;他继续前行,钉耙仍倒放在地。 ” 【答案】没有拟 出标题。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样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仔细想想,它之所以没有写出标 题,问题出在还有一些信息没有归纳到,而本应省略的信息又出现在【答案】里。即图中的 第一幅图的那个人是把铁锤拿在手上的,也就是说,他原本是想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中 途却出现了意外,他一气

8、之下,就用钉子把钉耙钉在地上,以为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其实 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因为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正因为信息归纳的多余或信息的遗 漏,所以归纳不出标题,也就是没有看懂漫画的真实讽喻意义。 【答案】 题目:钉耙。画面:路上遭遇一钉耙。画面:一不小心挨了砸。画面: 拿出钉子钉了耙。画面:但愿不再把人砸。 (二)信息推断错误。信息推断的失误,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看懂图表。如上述的例 题所述的提供不出标题, 就是因为推断时综合不了图表的所有信息而无法定夺并导致推断错 误。 (三)【答案】表述啰嗦。图表转换题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组织【答案】 。 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

9、一十地把图表内容全都说明出来,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 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如对坐 标曲线图的分析,学生时而以年份为主,时而以产量或发展状况为主,时而把两者交织在一 起分析;又如对复杂表格的分析,不能片面就一个角度来展开,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 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总之, 【答案】组织表述要全面准确反映图表信息,符合题干 的要求。 (四)表达出现语病。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表明增长趋势的,可 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 “增加到” “增长倍” “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 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 “减少到” “

10、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表 示程度范围的概念有“近一半” “大部分” “绝大多数” “所有” “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 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方法技巧探究】 1表格数据题 (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 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对象作为【答案】的主 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有的则要求续写,故应注意题目要求。 (2)分析图表,捕捉信息。对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对 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提取信息要全面而准确。关注图表题目、表 头,把握图

11、表大主题或方向。 具体而言,观察表格要兼顾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 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 顾此失彼,遗漏信息。 (3)明确要求,规范答题。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对说明对象进行准确、简明、平实、 清晰的说明。 2徽标题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表,往往“言简意赅” 、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 的寓意。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解题技巧有: (1)读懂文字,抓住主体。一般来说,在徽标中总会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个徽标是什么组织、 什么行业的,或是用于什么活动的。如果搞不清楚

12、这一点, 【答案】往往会离题万里。 (2)仔细观察,领会意图。新颖的徽标往往通过独特的设计来激发人们的联想,让人会 心一笑。理解这些独特设计的意图,对于解题大有帮助。 (3)善于联想,理解变形。很多徽标都对汉字、英文字母作了抽象化的变形。这些变形 非常美妙,富有动感,寓意深刻。扣住徽标主题,通过联想,揣摩活动的名称、内容,就能 把握这些汉字、英文字母的变体所包含的寓意。 3漫画题 (1)细读“画中画” 。看清主体、背景及其关系;抓住关键夸张处的弦外音,细节表 达的真正意图。 (2)读懂“画外话” 。找出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类比联想从画面延伸到生 活。 (3)写出“画中意” 。漫画内容往往影

13、射社会生活中的人或现象,应根据现实生活作合理 的类比联想,在挖掘画面形象的隐含信息后准确表述,整理成文。 (4)规范表述【答案】注意点。 描述画面类。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 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画 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 描述出来。 概括内容类。要做到语言简明,要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 归纳寓意类。表达要简洁明了,像广告词那样,朗朗上口;含义囊括所有画面,不丢 三落四;不就事论事,应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

14、。语言简明,措辞要讲 究,一般可选用“反映” “讽刺” “揭露” “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拟写标题类。要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一般可采用中心事件描述法、引用画中人 物语言法、比喻法等拟写标题。 【答题建模】 1答题要领 (1)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 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 图显示” “用文字表述出来” “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 析, 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所包含的信息; 而在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 词语: “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 “用一句话概括为” “所揭示的问题是” “从中可以看出 (

15、得出)”等。 (2)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 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尽量不要超出字数限制范围。 (3)注意表述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 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 “增长(加)了” “增加到” “增长了倍” , “与同期相比, 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到” “减少了(百分数、分数)” ,但其后 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 “近一半(约 50% )” “大部分(比例在 55%70%之 间)” “绝大多数(比例占 70%以上)” “所有” “约几

16、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 来选用词语解答。 2答题步骤 (1)明确试题指向。图文转换类试题一般有三种命题形式。一是要求考生解说画面(多为 标志或漫画)内容,解读画面寓意;二是要求用文字概括图表内容、分析图表反映的情况; 三是要求用文字表述图表(主要是关系图或示意图)反映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搜索有效信息。研读图表,应全面了解图、表所反映的全部信息(包括隐含信息),从 中提取有效信息。这样才能保证准确解说画面内容、揭示画面寓意,才能保证准确概括图表 内容、分析图表反映的情况,才能保证准确表述图表反映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3)准确转换信息。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准确地将图表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有语境 限制的试题,须根据语境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