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812836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0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 文化与生活-2017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附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天梯志鸿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专题专题 09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2017 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年高考二轮核心考点政治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高频考点 命题规律 备考建议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3 年 17 考,其中选择题 8 次,非选择题 9 次;涉及“一带一路”战略、新农村建设、实 现 “中国梦” 等热点, 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等知识;在非选择题中多与其他 知识综合考查 知识:复习本专题、要注意把握 一个作用文化的作用;理解 并学会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 关系来分析问题 热点: 主要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 施和影响,“中国旅游(文化)年”在 各国举行等 趋势:备

2、考要兼顾选择题和非选 择题,特别要关注与文化的作用 有关的非选择题 文化对人 的影响 3 年 22 考,其中选择题 19 次,非选择题 3 次;涉及现实生活中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具体 事例,如寻找“最美”活动,“感动中国”年度 人物评选等,重点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和表现 【考点突破】 一、文化的特点与实质 1.文化的特点 从产生看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从文化素养看 文化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 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从文化体现看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认识文化的实

3、质 二、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国家社会的作用 如何考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2 文化发展带来社会、经济效益,或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繁荣的具体事例 选择题、 非选择题 说明促进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措施 怎样答 (1)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 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 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

4、来越成为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作用(影响) 如何考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某种积极的或消极的文化现象及其产生的影响 选择题 文化如何对人产生影响, 以及有 哪些影响 怎样答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 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5)两重性:先进、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反动

5、、腐朽没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 向歧途。 知识拓展 1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启示我们要创 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明素 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和两重性,启示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接受健 康向上文化的熏陶,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 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启示我们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6、价值观。 2从不同角度把握文化的作用 (1)从文化的性质看:不同性质的文化其作用不同。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对人生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起到消极、阻碍作用。 (2)从不同主体看 对国家: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对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对个人: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 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题

7、揭秘】 考点一 文化的特点与实质 例1 (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19)“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 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 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答案】B 考点二 文化的作用 例 2 (2016 年全国高考浙江卷 34)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 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4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

8、精神世界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 济效益 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 境 A. B. C. D. 【答案】B 【解析】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 政府和企业建设“文化车间”这样做的理由。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这说明 “文化车间” 建设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不选;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实践,而不是物质载体,的说法错误。 【直击高考】 1.(2016 年全国高考北京卷 26)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 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

9、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 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衡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 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答案】A 2. (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1) 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 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 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10、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科学家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埋下了科学的 5 种子,这告诉我们材料的主旨是谈文化对人的影响,观点均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不 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这和材料无关,不选;材料没有指出科学技术和一个民族文明 程度的关系,不选,故本题选择 A。 3. (2016 年高考江苏卷)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 年 5 月 12 日,第十二届中国(深 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 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

11、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A 4.(2015 年天津政治 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 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 月光里听着蛙唱。 喝着碧螺春, 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 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 “青 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

12、需求层次 【答案】A 【解析】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 ,搞起休闲游,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优秀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A 符合题 意入选;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文化的基础,B 表述错误排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 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与题干无关排除;材料没涉及古典文化,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 案选 A。 5.(2015 年安徽文综政治 8)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 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 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 乡愁增进了

13、文化归属感 6 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 B. C. D. 【答案】A 【解析】题肢说法错误,乡愁是人对故乡思念的体现,不是乡土文化的标志,故排除。题 肢夸大了乡愁的作用,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 6.(2016 年全国高考全国 2 卷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 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 4 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 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 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

14、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 ,评选明 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 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 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542 人,摸索出资金 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 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 年全村人均收入 3580 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 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提出

15、“实施精 准扶贫方略” 。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 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10 分) 【答案】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 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 通过举办“道德讲堂” 、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 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共 10 分) 7 【课后反馈】 夯实基础: 1文化生活相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 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上海市设立自由贸易免税区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 2016 年 10 月 27 日闭幕,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重大主题 2016 年 10 月 18 日,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福州举行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