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80600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2019102102112(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双周测试题1、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固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创世大神盘古、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的神农氏,或者射日的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

2、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首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

3、,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等。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在诸神纪导言部分,严优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土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只要回到神话那里,我们终将获得重塑与再造文化筋骨的力量;我们终将平心静气、修复疮痍,放下包袱、满血复活。”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

4、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委顿。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摘编自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读严优,2018年2月11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表达着民族文化中最恒定最稳固的精神。B如果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神话,那么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巩固和增强意义重大。C上古神话中的作者在神话中生动而又有深度地阐释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智慧。D诸神纪中的诸多故事角色,体现了不畏艰险和为了

5、人类而自我牺牲的精神。2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详细论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国民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议。B文章主要使用了例证法,大量列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增强了说服力。C作者用发展的眼光,挖掘神话的时代价值,使传统神话生发出现实意义。D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维度论证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论证有详有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神话是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因此具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B对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时期的人类智慧遗存,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C诸神纪里的神话故事,既有悲剧美和崇高美,又具有野性美和伟岸之力。D

6、阅读诸神纪,孩子能有神话相伴,成年人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文化全球化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没有一种现世文化是不经过交流而独自发展的。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时,必然会产生文化的冲突-反应一融合的过程,两种文化之间总是进行着既对立又统一的斗争,这就是“文化的双向选”。全球化与本土化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全球化不可全然取代本土化,而本土化也不可能带来多元的发展,因为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若想掩盖这种特征,就只能导致世界文化的衰退。文化全球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即承认和尊重差别,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文化的民族性,

7、保证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摘编自丁志刚论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两难困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材料二: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过辉煌,但也造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障碍,“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重血缘亲情,重伦理规范。这种特点的优势是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相比较西方社会的“文化沙漠”更利于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重内向自省,重个人的自我超越,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等,突出了人对精神世界以外的物质世界的包容。重视内在精神的完善;同时对科学思维的忽视,对理性精神的淡漠使

8、得科学、逻辑实证思维的落伍,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相对于西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然成了主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中国文化重历史、重传统的特征,更能使人在历史的回顾中认识优点和不足。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稳定发展、流传的重要原因。强调历史和传统,也会造成一个负面结果,就是厚古薄今的倾向,这不利于现代化进程。坚持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征,发挥中国文化在全球进程中的优势,积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摘编自田彩萍浅析文化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应对策略)材料

9、三: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悄然进行文化殖民。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认同进而接受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

10、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新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与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摘编自刘焕明“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4下列对材料中“文化全球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是对立统一的,它不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倡导全球文化多样性、多元化。B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

11、化虽然有不小缺陷,但整体上优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应该也有足够的能力做出巨大的贡献。C文化全球化承认和尊重文化的民族性,倡导文化多样性、多元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互动交流。D刘焕明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极具欺骗性,其实质是西方人向全球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最终实现西方利益最大化。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材料一中,作者主要围绕“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重点论述了保持文化本土化、民族性的重要性。B田彩萍认为中国文化以群体依存为主,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社会的稳定、和谐,民族的团结,但也有局限性,倾向于厚古薄今,不利于现代化进程。C中国

12、文化重内向自省,强调“天人合一”,人与万物和谐共生。西方文化却把人与自然对立,强调人的作用,人是主体,自然是受人支配的客体。D材料三把“文化全球化”作为论述对象,作者认为“文化全球化”是个伪命题,在论述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想。6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主要策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铁丝网上的春天袁鹰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上海早已成了“孤岛”注,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灰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假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

13、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的。我多么想念离别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高峰和北高峰。到春天,苏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迷住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柳浪闻莺”,想起“断桥残雪”,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吗”,禁不住“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了。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并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浓黑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这是春天吗?又说春天在郊外。于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寻找。从曹家渡五角场沿苏州河向西走,走过圣约翰大学校园。从漆了黑油漆的竹篱笆朝里边张塑,能看到浓浓的绿荫,仿佛也能嗅到花香,还传来一阵阵笑语。大学校园里的春

14、光是诱人的,但不知道他们能享受多久呢?“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花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我为你们祝福。再往前去。绕过兆丰公园,就到了铁路边。马路同沪杭铁路平行地伸展着。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剌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铁丝网围住了“孤岛”,锁住了“孤岛”上的人。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粟,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那边铁丝网上!”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

15、而是最常见最便宜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风筝,快看风筝!”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竞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放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它从哪里来?它的家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挂在铁丝网上,而且已经刮破了。它曾为它的主人带来一阵春天的喜悦,然而,就如肥皂泡泡一样幻灭了。它垂着头,在叹息吗?在哭泣吗?在怀念家乡和主人吗?要不了两三天,也许就是明天,风吹雨打,连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骨架,也会无影无踪。弟弟妹妹们停在这边一侧的铁丝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