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古诗两首》(诗词解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素材鲁教版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779634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0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古诗两首》(诗词解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素材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古诗两首》(诗词解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素材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古诗两首》(诗词解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素材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古诗两首》(诗词解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素材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5《古诗两首》(诗词解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素材鲁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古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 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 :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仰, 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空消失。尽:尽头。 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我在心中只看见孤帆远去,渐 渐在碧空消

2、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向天边奔流。 赏析: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 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 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 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扬州”是东南 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 月” ,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 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

3、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 2 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 之情油然而生。 诗的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表面看来这两句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 “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 一只帆船, 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诗人在黄鹤 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 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 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 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景 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