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9633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 6 月 9 日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热身(6月)历史 编题人:梁子华 审题人:付婷婷 第卷,选择题(224=48 分) 1. 周公“制礼作乐”的理念就是不要把人的命运寄托在鬼神身上,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培养自己的德行,符合礼的规范;顾炎武说“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以为自治、治人之具”。这反映二者都主张 A.实行民本主义 B.血缘关系为纽带 C.自觉遵守礼制 D.用礼制教化民众 2. 墨子强调“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

2、“反天意者”,“必得罚”。墨子的思想在本质上 A.既肯定人力作用,又依赖上天、鬼神意志 B.既反映小生产者的勤苦,又衬托出他们脆弱 C.体现了战国时期小生产者生活的矛盾困惑 D.小生产者崇拜鬼神,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3.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举贤才;孟子认为忧患、磨难才能造就人才;荀子主张尚贤使能;墨家主张,不分贵贱唯才是举。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争霸战争环境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 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 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 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4. 学者许焯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

3、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5. 东汉文物侍廷里父老倬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 82 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这反映了当时 A.世家大族控制乡里基层政权 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普遍分离 C.百姓受统治阶层的层层盘剥 D.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 6. 读右图 1,能准确、直接反映图中所示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特点的是 A.一州监察区内,郡、国交

4、错设置 B.郡国间相互监视,维护中央集权 C.汲取秦灭亡的教训,册封诸侯国 D.国小于郡,便于中央政府的控制 7. 唐宋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出现了“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以科举改变命运,“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社会意识,这表明科举 A.入仕,受到政府重视、世人追捧 B.为寒素普通百姓提供改变命运的可能 C.打破汉魏以来士族垄断高官局面 D.选拔各阶层精英,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8.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 46百官志) 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5、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对此说明 A.三省六部长官未必都是宰相,统理国政 B.宰相名实分离,权力分散直至消亡 C.相权更为分散,三省长官不一定是宰相 D.三省长官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 9. 北宋时期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 A.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B.劳役地租成为农业税收主要形式 C.荒年募兵政策消除流民影响 D.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10.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占据中国古代书籍印刷的主流,而更方便、快捷的活字印刷术虽然在宋元时期出现、发展,但并不占据古代中国印刷的主流地位。这反映了 A.农耕文明对文化教育需求有限 B.

6、专制主义制度的强化压抑了文化发展与进步 C.社会发展迟滞使科技进步缓慢 D.重农抑商政策使经济对文化发展无拉动作用 11.宋代工商业发展巨大,“官退民进”趋势明显, “四民皆本”逐步成为基本的社会的观念。“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据此可以推断 A.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B.“市”的设置已经打破了时空限制 C.外贸使商业税为重要的财政收入 D.商业革命的出现,金融币制革新 12.元代科举考试,出题范围,限制在程朱注疏的四书中,明代的科举以程朱理学为主要内容,考生答题的语气句式要仿照古人,对八股文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熹相同。元明时期的科举考试的做法,

7、A.对儒家经典的学习承袭了宋代大儒的理论 B.确定了程朱理学为王朝的正统统治思想 C.引导了民间向学风气,强化了儒学思想正统 D.反映了古代王朝推行了宗教专制的政策 13南台备要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1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

8、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明代的内阁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15.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篇章。这一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最可能是 A.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16.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

9、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17.读右图,宋明时期,古代中国的货币出现了新的变化,对此分析正确的组合是货币发展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北宋纸币出现是中国自身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推动了宋朝商业革命的出现、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宋明时期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变革的中心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 D.全部正确 18.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

10、学之建树,而道图 2 北宋纸币 图 3、图 4 宋明银两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19.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20.柏拉图说,“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民

11、主制度已经长久的不能选出智慧和贤明的领导者”。这反映了柏拉图 A.否定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 B.不赞同民主方式的司法审判 C.反对没有法制边界的自由 D.看到西方民主制试验的弊端 20.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为实现“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雅典进行的制度建设是 A.完善公民大会制度 B.将四百人会议改制为五百人会议 C.设置公民陪审法庭 D.按财产等级确定公民的政治地位 22.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

12、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B.“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23.在谈到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恩格斯说道:“奴隶制已不再有利,因此也就灭亡了,在这里罗马世界就陷入了绝境:奴隶制在经济上已经不可能了,而自由民的劳动却在道德上受鄙视。前者是已经不能再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后者是还不能成为这种形式。只有一次彻底的革命才能摆脱这种绝境。”这里“彻底革命”的含义是 A.新兴封建生产关系的建立 B.波澜壮阔的奴隶和平民起义 C.外族日耳曼人的入侵打击 D.罗马法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24.史学家韦尔斯

13、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这表明 A.罗马法的实质是市民权 B.罗马法的拓展捍卫了罗马文明的延续 C.万民法是市民权的扩展 D.罗马的武力征服属于法律征服 第卷 非选择题(52 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5% 材料一 周宣王的时候,已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周平王东迁洛邑时,天子地位已等同于诸侯了。此后,问天子传国九鼎轻重的事情出现了,用箭射伤天子肩膀的事情出现了,天下大乱,再没有人把天子看作天子了。周王朝的统治权分散到 12 个诸侯国,战国又并为 7 个强国,被很晚才封为诸侯的秦国灭掉。(中国政治制度史)新皇帝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