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779541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人教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3学习抓住重点句段体会课文表达情感方法,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学习用景物描写表现情感的方法。 5.运用本课学到的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表达情感的方法,带文阅读风筝,进一步训练通过景物描写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感受童心的别样快乐。 【教学重难点】 1、会认坝、傣、昌、昂、跤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13个生字。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

2、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3、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独立自学 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自学导航: 1、给生字标注拼音 坝、傣、昌、昂、跤 2、朗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学校生活。 3、再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欢?用“”从文中画出来。 时间:5分种 读一读 写一些 划一划 1、通过给生字注音,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通过划句子,让学生学习抓重点句子体会课

3、文表达情感的方法。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请你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样一所民族小学去参观一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自学导航 师:在单元导读课上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也认识了生字,复习本课的词语。 坪坝 穿戴 打扮 招呼 飘扬 敬礼 蝴蝶 孔雀舞 游戏 招引 热闹 铜钟 粗壮 凤尾竹 摇晃 摔跤 绒球花 绚丽多彩

4、山狸 师:大家已经认识了这些词语,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根据自学导航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二、合作互学,分享展示 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小组交流自学导航的内容,并用红色笔进行修订。 2、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意见不一致的问题请用红色笔标注出来。 时间:5分钟 小组合作 双色笔修改 1、订正生字注音,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 2、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筛选真问题。 合作交流要求: (1)小组长带领组员订正生字注音情况,有错误的用红色笔订正。 (2)小组长指定两人分别说说对两题的想法,其他人注意倾听,在一人发言完毕后方可有秩序的进行补充。 (3)把自

5、己的困惑用红色笔标注出来。 (4) 教师巡视,对小组交流进行指导,关注每一位学生,发现不投入的及时提醒,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确定下一个环节重点展示的内容。 展示要求: 1每个小组确定一名同学,到台前展示或者教师根据刚才的巡视情况确定展示对象。 2可以展示针对自学导航中的问题的想法,也可以展示好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展示出现的问题。 3展示组内的问题时,全班解决,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质疑提问补充,积极参与展示。 学生展示 三、教师点拨,拓展提升 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师点拨 时间:12分钟 2、抄写句子并背诵 时间:5分钟分钟 读一读 悟一悟 写一写

6、 背一背 1、根据重点词句体会课文表达感情的方法 2、通过抄写背诵进行积累。 1、学生谈第一题,教师点拨。 教师总结:本课的叙述顺序很清楚,是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这样的顺序写的。 2、教师随机点拨: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 想象训练: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又是怎样问好的?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呢? (2) 早晨的校园是那么的美丽

7、,上学的路上,同学们是那么的快乐,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吧! (3) 继续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突破策略 拓展说话练习,感受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你能试着模仿说几个句子吗?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 感情朗读,感受幸福。 同学们,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就

8、像56个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都是一家人。再想想课文,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多么幸福,多么温馨啊!你们能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这句话吗?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了解景物描写表现情感的方法。 这时,窗外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 如果我是一只小猴,我会。 如果我是一棵树枝,我会。) 点拨要点: (用这些小动物来突出孩子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为孩子们的书读得好所吸引和不忍心打扰孩子们的学习,这也是一种景物衬托的写作方法)

9、 (4)反复朗读,深化理解 我们把自己的那种感受读出来好吗? 4、是呀,多么安静的校园呀,能让小朋友们在这里快乐的学习。除了这些快乐,还有哪些?继续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二是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2) 齐读。 5、出示最后一段,教师引读: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

10、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1)为什么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 最后一段点题,直接抒发了自豪之情,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索绕,自然就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念的情感。 (2)带着对民族小学的难忘与怀念,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一下作者的自豪之情。 6、这篇课文写得可真好,有很多句子都让我们喜欢,就让我们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课下抄写下来背一背吧。 检查背诵情况。 四、以文代文,强化应用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语文帮第9页风筝这篇短文,通过句子品读作者是怎样表现童年乐趣的。 时间:8分钟 读一读 画一画 说一说 强化训练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情感。 刚才,我们用通过“

11、景物描写”的方法不仅品读到民族小学孩子们读书的认真、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又感悟到作者对民族小学的一种难忘、怀念之情。下面请看语文帮第9页风筝这篇短文,看看上面的方法好用不好用。 出示自学导航:仔细阅读文章,用波浪线画出那些你认为写得有趣的语句,看看作者描在写风筝的时候,是怎样表现童年乐趣的? 四、内省反思,总结梳理 对应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时间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静默反思,总结梳理 2、作业设计:综合性学习 时间:5分钟 悟一悟 写一写 说一说 1、通过反思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整理提升的目的。 2、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可以从你积累的好词佳句、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自己的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思考。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存在哪些困惑需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可以从朗读、合作交流、发言、课文内容等方面进行思考。 3、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等方式把这些资料记录整理下来,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