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779538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质检政治(理)试题Word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科政治试卷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号、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2、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C.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政治具有反作用D. 经济是基础,政治和文化是经济的反映2.下列对文化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A. 人们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B. 一切文化都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 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 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3.中国文物在世界各国巡回展览引起了巨大轰动,此举不仅

3、征服了世界,提升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象,而且有力地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民族情感。这一事实表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文化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4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自然科学知识 C.社会科学知识 D.语言和文字水平5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文化就是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A. B. C. D.6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

4、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个人天生的 B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C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D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7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D.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8关于文化的社会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是决定因素文化生产力决定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程度 人们的文化素养影响着民主制度的发展A. B. C. D.9有人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

5、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此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是正确的,因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C.是错误的,因为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是错误的,因为物质条件的进步往往会摧毁所有传统文化10.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要推动农村优先发展乡村的文化繁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带头振兴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以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文化环境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和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和持久11. 近年来,井冈

6、山推出红色旅游模式,让游客感受到井冈山精神孕育的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这表明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文化与经济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 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该是对等的A. B. C. D. 1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兼收并蓄 潜移默化 薪火相传 深远持久A. B. C. D. 13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 ) 要善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要坚持以我为主、为

7、我所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要以文化合作代替文化竞争A. B. C. D.14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变 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C.认同并接受所有的民族文化 D.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和吸收15不同特质的文化好似各种不同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味、新的特质。这说明A.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文化差异绝对不会引起文化竞争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D.文化创新会颠覆文化原有的风味16.对待文化多样性,不正确的态度是A. 认同本民族的所有文化 B. 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

8、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7.下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A.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本形式 B.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发展都起积极作用18.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理解不正确的是A.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B. 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C. 能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D. 能从根本上同化其他民族文化19.之所以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化遗产对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

9、进A. B. C. D. 20.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制度更替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社会矛盾变化A. B. C. D. 21莫言:“作家最重要的是作品,不是奖项。能让他站稳脚跟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描写人的生活。”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 立足于社会实践 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 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22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的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加快民族文化的融合,使文化走

10、向统一A. B C D 23. 近年来,媒体频频曝光我国一些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引发热议。对此,以下评议合理的是A. 提高文明素养要从日常行为点滴做起B. 人类没有共通的文明标准C. 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不适应现代社会D. 不同国家文化不可能兼容24.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的推广为标志的。A.印刷媒体 B.网络媒体 C.印刷技术 D.口语和文字25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A. B. C. D. 26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A. 民族节日 B. 民族习惯 C. 文化

11、遗产 D. 文化传统27.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A. 社会实践 B. 交流与借鉴 C. 科技进步 D. 创作灵感28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因素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 科学技术的进步C. 文化传承D. 思想运动29下列哪种传统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 C. 传统文艺 D. 传统思想30.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是()A. 先进文化 B. 大众文化 C. 传统文化 D. 优秀文化3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

12、“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排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32.“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我可能遇到了假的XX”,2017年的这些流行语,你都“怼”上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A.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 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C. 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33.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科学地预测了气温、季节的变化,以及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的规律,农民将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预判来年的收成,如“立夏小满正插秧”“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

13、些农事谚语至今仍广为流传。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展示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质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 34.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备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揉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茶文化( )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C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35. 袁隆平许诺到90岁时,将使超级水稻亩产超过1吨。这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 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C. 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D. 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36. 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指的是文化的A. 封闭性 B. 排他性 C. 地域性 D. 发展性37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