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9003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2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试卷第1页(共 5 页)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与西方文学侧重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相比, 中国文学比较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 中国

2、古 代文学理论历来强调“文以明道”,就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所谓“文以明道”,就是指 文学不仅要有文采、情韵之美,还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包含深刻的思想,有益于世道人心。 中国古代文学为什么如此, 这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活动之主体的士大夫群体的特殊身份和意 识有关,而后者又是由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环境所决定的。 西方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阶段, 政治权力为诸侯、 贵族所垄断, 知识分子很少能够染指, 因此他们大多从事宗教、文学、艺术、技术、商业活动,于是西方文学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关 系就不是特别密切。中国则自秦汉以后,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形成, 贵族阶层日渐式微, 最高统治者需要有一大批出

3、身平民阶层而又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才协 助管理庞大的国家,于是旨在培养、选拔、任用这些人才的一系列教育、选举、职官制度应 运而生并日臻完善, 一个庞大的士大夫阶层逐步形成。 他们中很少有人把自己看成纯粹的文 学艺术家,都特别关注社会现实。从高处说,他们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 自己的人生理想。 于是政治便成为他们的整个生活包括文学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中起支 配作用的因素。 政治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轴心, 因此现实主义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 当然,这一文学传统有得有失,相对来讲,中国古代文学对人性、个人自由、爱情、自然、 幻想世界等的探索和描写就不够细致、深入。 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

4、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倾心于对“道”(包括人生之道、人伦之 道、政治之道、天地之道)的探索和实践。一方面,在政治统治占绝对中心地位的中国古代 社会,宗教的作用相当有限,引导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职责,主要靠士大夫群体来承担; 另一方面,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权专制几乎拥有绝对权力,士大夫群体只能通过对“道” 的思考和实践,构建高于“政统”的“道统”,对君主专制的绝对权力予以一定的制约。此 外,士大夫群体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身份和责任的阶层,也必须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构建自身的精神世界。因为这些原因,中国古代士大夫从来都非常重视对“道”的 思考和实践。 很少有士大夫把文学事业当成自己唯一

5、的人生目标, 甚至有 “士当以器识为先, 一命为文人,无足观矣”的说法。几乎所有文学家都既是文学的创作者,政治的参与者,又 是“道”的思考者和探索者。在中国古代文人看来,文学创作活动与对“道”的思考和实践 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是一体两面,必须相互渗透,甚至融为一体。每个文人的身份 或其创作可以有所侧重,但“道”不能离“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不能离 “道”,否则就于世道人心无补甚至有害。 总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从来就不仅仅是文学,还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孔子最早 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 可以看成是“文以明道”说的源头。

6、毛诗序强调诗歌与政教的关系,认为“先王以是经 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进一步强调了文学和文章的社会功能。及至中 唐时期,柳宗元第一次明确揭示了“文以明道”的概念。 (选自廖可斌“文以明道”的两种语境,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以明道”指文学必须反映社会现实,包含深刻思想,有益于世道人心。它是中国文 学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 B. 自秦汉以后,中国形成了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冶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为这一政 治体制服务的士大夫阶层。 C. 中国古代士大夫特别关心社会现实,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 而不

7、想当纯粹的文学艺术家。 D. “道”既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引导社会思想和伦理道德,制约君主绝对权力的有效工具, 也是构建自身精神世界的途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自然段揭示中国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以明道”,并简要说明其中的原 因。 B. 第二、 三自然段联系社会历史, 从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古代文学注重社会功能的原因。 C. 第四自然段收束全文,再次强凋在中国古代文学被赋予重要的社会功能,并举例佐证。 D. 文章先分后总,结构严谨,在与西方文学对比中凸显中国文学注重社会功能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8、 政治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轴心;对于多数士大夫而言,政治是支配他们整个生活的核心因 素,文学是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工具。 B. 与西方文学相比, 中国古代文学在探索和描写人性、 自然以及幻想世界等方面不够细致、 深入,这与“文以明道”的传统有关。 C. 中国古代文人认为,文学创作活动与对“道”的思考与实践密切相关,两者相互渗透, 水乳交融,“道”不离“文”,“文以明道”。 D. 文学在中国古代从来就不是文学本身,而是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功能。毛诗序强调 诗歌与政教的关系就是这一特征的生动体现。 高二语文试卷第2页(共 5 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46 题。 抢水 江岸 “记住,要守住堰坝,别让决口了。我回家睡一会儿,就过来换你。”爷爷低沉的声音 随着烟气一起飘过来。顺子随便哼了一声,爷爷没有听见。 “你耳朵塞驴毛了?”爷爷竟腾腾腾大步跑回来,对顺子吼。“我不聋!”顺子的声音 更洪亮。 爷爷愣了一下,踽踽地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嘟囔: “妈的,老子一辈子没做过亏心事儿, 怎么尽出败家子呢?” “你在土里刨了一辈子食,有什么家当好败的啊?”顺子也嘀咕一句。 爷爷融进了夜色,看不见了。顺子扑通一声把自己放倒在一块青石板上,舒服地伸了个 懒腰。 顺子把守的这个堰,人称头堰口,往左通往独龙岗,往右通往黄泥湾。黄泥湾的稻田位 置靠上,只要把堰口堵死,

10、水便往右流,独龙岗的稻田只能喝一些人家下巴颏儿流下来的哈 喇子。大集体的时候,每逢干旱,两个生产队的劳动力就日夜聚集在这里抢水,结下了血海 深仇。这些年,整个殷城县十万大军下苏州,村村都是老弱病残,田地不是抛荒,就是栽上 了板栗和茶叶,稻田的版图急剧缩小,抢水的闹剧很久都没有发生了。 朦朦胧胧中,他听见铁锹挖沙石的声音,听见水流哗哗的声音。他悄悄拔起铁锹,抄在 手里,猫腰下了河。一个老头正撅着屁股扒堰坝呢。老头已经扒开两尺多宽的决口,汩汩的 清水欢快地往下游流去。 顺子举起铁锹,对老头吼道:“大胆毛贼,敢来偷水?” 老头呵呵笑了,说:“我嫌白天热,想夜晚来挖堰,没想到你已经挖好了。小兄弟,就

11、让我扒个小口吧。你们黄泥湾除了吴大眼那个老砍头的,谁还种庄稼啊?” “不许你骂我爷爷。”顺子生气了。 “哈哈,你就是吴大眼的孙子啊?吴大眼那个老东西来了,老子也不怕他。”老头笑着 说。 “我知道,你外号叫罗长腿,你们是死对头,过去你们都是生产队长,为抢水没少 打架。我爷爷的胳膊,就是被你砍断的。”顺子没好气地说。 “小子,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头说着,一把拽下了短裤。顺子凑过去,看见一 道“弯月”从罗老头的腿根铺展到膝盖处。多宽的一把铁锹才能砍成这样啊,这可比爷爷左 小臂上那道狰狞的疤痕大多了。他倒抽了一口凉气。 “为了一口水,值得吗?”顺子摇摇头。 “怎么不值得?那年月,多一口水,就多一

12、口粮食呢。”老头幽幽叹了口气。 “罗爷爷,我刚才和您闹着玩的,我帮您把堰口都扒开吧。”顺子说着,就要开挖。 “不必了,有这个小口就行。”老头制止了顺子。 “您都扒开才好呢。”顺子诚恳地说。 “为什么?”老头狐疑了。 “我想去苏州,爷爷的稻子旱死了,肯定放我走。”顺子调皮地笑了。 老头沉默良久,哀哀地叹息一声:“怎么年轻人都是一样的败家子呢?” 顺子笑了,说:“罗爷爷,您怎么和我爷爷一样叹息、抱怨?” 两人正聊着,顺子听见河堤上传来嗒嗒的脚步声,肯定是爷爷到了。可是,走近堰口的 时候,脚步声突然消失了。顺子一时有些紧张,爷爷会不会骂他,会不会和罗爷爷再血战一 场呢? 顺子的爷爷看见了决口的堰坝,

13、 也看见了那个鹭鸶一样有着一双长腿的黑影。 独龙岗除 了“罗长腿”这个老东西,也没人种庄稼了。姓罗的又来抢水了!他本能地要扑过去,却慢 慢收住了脚步。 这年月, 还有谁喜欢种庄稼啊?还有谁半夜三更来抢水啊?如果全中国还有 两个人种庄稼,一个是自己,另一个必定是这个老鬼了。罢了,罢了。 “顺子,水还旺吧?”爷爷朗声问。 顺子抢白道:“你不会自己下来看看?” 爷爷竟没有再吱声。 罗老头做好了打架的准备。 这个老东西, 总是得理不饶人呢, 今天恐怕也不会善罢干休。 可是,老东西死活不再往前迈一步,仿佛没看见他。他心里一阵热。他明白,老东西一定是 看在庄稼的分儿上才没有找麻烦呢。 他低声对顺子说:“陪

14、你爷爷回家睡觉吧,这里有我呢。” 堰坝的决口好象越来越大,罗老头赶紧填了几锹沙石。水流的声音欢快活泼,像一支明 快的小夜曲在暗夜悄然游荡。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顺子不想留在农村耕种土地,很不情愿地来守水。因此,当“罗长腿”来分水时,顺子 就想故意把堰口全扒开,旱死爷爷的庄稼,逼爷爷放自己走。 B. 顺子的爷爷和罗老头都把顺子看成是“败家子”,既表现了顺子好逸恶劳的个性,也凸 显了两位老人的性格,揭示出两代人尖锐的矛盾。 C.文章画横线两处都写到了流水的声音。前一处发生在“扒开”决口之后,后一处是“赶紧 填了几锹砂石”之后,用意不同

15、,体现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D. 罗老头让顺子看自己被顺子爷爷砍成的伤痕,顺子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认为前辈们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这从侧面写出了顺子对那个时代的不满。 5文章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6明知是宿敌“罗长腿”在抢水,“吴大眼”为什么死活不肯再往前一步?作者如此安排 有何深意?请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近日,河北深州大疃社区幼儿园“虐童视频”引起轩然大波。三四岁的孩子,被人放到 高高的窗框上面向后推,仰面“搭”在窗框上痛哭,看到这样的场景,谁能不心头一酸呢? 一些幼

16、师为什么折磨孩子?除了少数人心理变态, 缺乏方法和耐心是主要原因。 幼儿园 的孩子无论是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还是行为能力等,都不能和中小学生相比,需要教师投 入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高二语文试卷第3页(共 5 页) 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明确 规定,虐待罪下要新增一条:“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 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那为什么 这样的事件还会屡屡发生呢?专家分析称,这是因为相关人员对“刑法修正案(九)”认识 不足。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我们查阅了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根据最新标准,我国 全日制幼儿园每班要配备 2 名专任教师、1 名保育员(或配备 3 名专任教师),保教人员与幼 儿比达到 1:7 至 1:9。可是现实呢,很多非公立幼儿园,也就是民办幼儿园明显达不到这 一标准。 报告显示, “我国 2014 年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有 184.41 万人,保育员有 55.08 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