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基础)

摇****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88.50KB
约8页
文档ID:11777780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基础)_第1页
1/8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讲解(基础) 【学习目标】1.会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2.会求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掌握二次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3.经历探索验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看方程和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求二次函数(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就是令y=0,求中x的值的问题.此时二次函数就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因此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决定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它们的关系如下表:判别式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根的情况△>0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且,此时称抛物线与x轴相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抛物线与x轴交切于这一点,此时称抛物线与x轴相切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此时称抛物线与x轴相离一元二次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无解(或称无实数根) 要点诠释:   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由的值来确定的.  (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3)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时,,方程没有实根.2.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问题实质就是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我们把它延伸到求抛物线(a≠0)与y轴交点和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抛物线(a≠0)与y轴的交点是(0,c).抛物线(a≠0)与一次函数(k≠0)的交点个数由方程组的解的个数决定. 当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两函数图象有两个交点; 当方程组有两组相同的解时两函数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当方程组无解时两函数图象没有交点. 总之,探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的问题,最终是讨论方程(组)的解的问题.要点诠释:求两函数图象交点的问题主要运用转化思想,即将函数的交点问题转化为求方程组解的问题或者将求方程组的解的问题转化为求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问题.要点二、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作二次函数的图象,由图象确定交点个数,即方程解的个数;2. 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即确定抛物线 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大致范围;3. 在(2)确定的范围内,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即在(2)确定的范围内,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依次取值,用表格的形式求出相应的y值.4.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在(3)中最接近0的y值所对应的x值即是一元二次方的近似根.要点诠释: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方法(图象法): (1)直接作出函数的图象,则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根; (2)先将方程变为再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和直线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的根; (3)将方程化为,移项后得,设和,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和直线的图象,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根.要点三、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当△>0时,设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0),B(,0),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即 (△>0)要点四、抛物线与不等式的关系二次函数(a≠0)与一元二次不等式(a≠0)及(a≠0)之间的关系如下:判别式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0或△=0(或)无解△<0全体实数无解注:a<0的情况请同学们自己完成.要点诠释: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点的纵坐标都为正,所对应的x的所有值就是不等式的解集;在x轴下方的部分点的纵坐标都为负,所对应的x的所有值就是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中如果带有等号,其解集也相应带有等号.【典型例题】类型一、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1.已知二次函数y=(m-2)x2+2mx+m+1,其中m为常数,且满足-1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   Δ=4m2-4(m-2)(m+1)    =4m2-4(m2-m-2)    =4m+8    =4(m+1)+4>0.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总结升华】此题目也可以用数形结合方法来判断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用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在x轴上方,开口向下,必与x轴有两个不同交点).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高清ID号: 356568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3-4】【变式】二次函数y=mx2+(2m-1)x+m+1的图象总在x轴的上方,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据题意,列 类型二、利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答案与解析】解法1:,即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为(1,-2). 列表如下:x122.53-2-10.252描点连线,画出图象在对称轴右边的部分,利用对称性画出图象在对称轴左边的部分,即得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当x≈-0.4或x≈2.4时,y=0.因此方程的解的近似值为-0.4或2.4.解法2:将方程变形得.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与y=2x+1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与直线y=2x+1交于A、B,过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横坐标分别约为-0.4或2.4,所以方程的近似解为x1≈-0.4,x2≈2.4.【总结升华】本题的第一种解法是先求出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利用其对称性作出整个函数的图象,从而观察得方程的近似解.第二种解法是把其转化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由于函数与y=2x+1的图象简单易作,这种解法很有新意,同学们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培养多向思维的能力.可画出函数的图象,观察其与x轴的交点坐标,也可转化为求直线y=2x+1与抛物线的交点的横坐标.类型三、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3.已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交于A、B两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2)求△AOB的面积;(3)判断当x为何值时,y1<y2.【答案与解析】 (1)依题意可得一元二次方程. 整理得,解得x1=-1,x2=4. 把x1=-1代入y=-3x-4中得y1=-1. 把x2=4代入y=-3x-4中得y2=-16. ∴ 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1,-1)和B(4,-16). (2)直线AB与y轴交于点P(0,-4),由图可知,. (3)由图象可知,当x<-1或x>4时,函数的图象在直线y2=3x+4的下方,此时,y1<y2.【总结升华】解这类题目一般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求出直线与抛物线交点的坐标,然后把要求的图形分割成以已知坐标为底和高的三角形来求面积.比较函数大小,可通过观察图象去求解. (1)联立方程组可求A、B两点的坐标;(2)把△AOB分割成△AOP和△BOP,利用已知点的坐标可求它们的面积;(3)求y1<y2时的x的取值范围时,可结合图象求解,不需要解不等式.举一反三:【高清课程名称: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高清ID号: 356568 关联的位置名称(播放点名称):例6】【变式】已知点A(-1,-1)在抛物线上,点B与点A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的值和点B的坐标;(2)是否存在与此抛物线仅有一个公共点B的直线?【答案】(1)据题意,将x=-1, y=-1,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 得 解得 ∵, ∴.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对称轴为直线.∵点B和点A(-1,-1) 关于直线对称, ∴. (2)存在这样的直线,理由如下:设经过点B的直线的解析式是,将B点坐标代入得. ① 又要使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只要使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整理得,,得= ② 将①代②,解出,,它的解析式是.又有过点B平行于轴的直线与抛物线仅有一个公共点,即. 答:直线的解析式是或.4.已知:如图所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B、C两点,与x轴交于D、E两点,且D点坐标为(1,0).(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四边形BDEC的面积S.【答案与解析】 (1)将B(0,1),D(1,0)的坐标代入得解之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设C(,),则有 解得∴ C(4,3).由图可知:.又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可知E(2,0).∴.【总结升华】由图象知,抛物线经过点B(0,1),D(1,0).将B、D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出b、c的值.再联立方程组求出点C的坐标.由抛物线对称性求出点E的坐标.由,求出面积S.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