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冀教版(2014秋)(9)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76942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冀教版(2014秋)(9)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冀教版(2014秋)(9)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冀教版(2014秋)(9)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冀教版(2014秋)(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年.月.日:24时计时法 ▎冀教版(2014秋)(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时计时法教案第1节24时计时法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3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2能正确地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互换。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感受24时计时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生活能力。情感态度教育学生珍惜时间。重点难点重点: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地进行互换。难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 教具学具钟表。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初步感受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出示教材第1页“中央电视台某时期部分频道固定电视节目预告”教学情境图。指名把电视节目预告朗读一遍。师:根据电视节目预告,

2、你了解到哪座信息?指名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打开教材第1页,看一看丫丫、聪聪是怎么说的。让学生把丫丫、聪聪说的话读一遍。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丫丫用两种计时法表示时刻,聪聪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师指出:电视节目预告中用的是24时计时法。2介绍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出示教材第2页“兔博士网站”教学情境图。师:我们居住的地球在不停地旋转。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1日,也叫做1天,1天有24小时。1日24小时,习惯上经常用12时计时法,(板书12时计时法)即把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12时,从子夜0时到中午12时是第一段,从中午12时到子夜12时是第二段,这种分段计时法叫做12时计时法,也叫普

3、通计时法。3提问:12时计时法方便吗?(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用12时计时法表示一天的时刻, 有时不方便,会造成误会(可举例说明),所以人们又设计了一种 国际上通用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教师指出: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邮电、交通和广播电视等部 门都采用了 24时计时法。二、探索新知1深人了解24时计时法。教师通过拨时针的演示和说明,引导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的规律。教师边拨时针边说明:在一日(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了两圈,共24小时。第一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是12小时;第二圏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也是12小时。

4、24时计时法计时的方法是:从夜间0时、1时、2时、3时 到中午12时,(配合拨时针演示加以说明)分别定为0时、1时、2 时、3时12时,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拨第二圈)分别定 为12时、13时、14时、15时、24时(24时也叫做0时)。强调: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2说一说。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说一说”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打开教材第2页根据“说一说”提出的问题,想一想, 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巩固应用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1第1题、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

5、说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举例说明,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先举例说明)。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1、2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2第3题。(1)题让学生自己填空。(2)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让学生回答,可能出现的答案有:第一种:写作业用30分,洗衣服的同时烧开水用30分,和爷爷下棋用20分,共用80分;第二种:在洗衣服的同时写作业用30分钟,和爷爷下棋的同时烧开水用20分钟,共用50分钟只要方法正确,说的有道理,教师给予肯定。对照(1)(2)题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统筹安排时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3第4题。先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填表。接着,再组织学生进 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提醒学生: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指名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