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6924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棠湖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1. 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t1t2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t1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C. 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负值D. 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答案】D 2.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小木块A和B(均可看作为质点),质量均为m用长为L的轻绳连接,置于水平圆盘的同一半径上,A与竖直轴的距离为L,此时绳子恰好伸直无弹力,木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

2、的是A. 木块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B. 木块B所受摩擦力总等于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两倍C. 是绳子开始产生弹力的临界角速度D. 若,则木块A、B将要相对圆盘发生滑动【答案】D【解析】当角速度较小时,AB均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由于B转动的半径较大,则B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角速度继续增大,则绳子出现拉力,当A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时,角速度增大,AB开始发生相对滑动,可知B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指向圆心,在绳子出现张力前,A、B的角速度相等,半径之比为1:2,则静摩擦力之比为1:2,当绳子出现张力后,A、B的静摩擦力之比不是1:2,故AB错误当摩擦力刚好提供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绳子开始产生拉力,

3、则,解得,故C错误;当A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AB开始滑动,对A有:,对B有:,解得,故D正确故选D【点睛】当角速度较小时,AB均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B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绳子开始出现张力,当A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AB开始发生相对滑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判断3. 如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图,其中I是半径为r1的大齿轮,是半径为r2的小齿轮,是半径为 r3的后轮,当脚踏板以转速n匀速转动时,则A. 大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为nr1B. 大齿轮边缘某质点的加速度为(2n)2r1C. 小齿轮的角速度为2nr2D. 后轮的线速度为(4nr1 r3)/ r2【答案】B【解析】A转速为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4、因为转动一圈,对圆心转的角度为2,所以=2n,大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为v1= r11=2nr1,故A错误; B大齿轮边缘某质点的加速度为a2=2r1=(2n)2r1,故B正确;C因为要测量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即车轮I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根据题意知:轮I和轮II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据v=r,可知:r11=r22,已知1=2n,则轮II的角速度2=r11/ r2,故C错误;D因为轮II和轮III共轴,所以转动的相等即3=2,根据v=r可知,v=r33=(2nr1 r3)/ r2,故D正确。故选:BD4. 某同学站在电梯地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5、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510 s内,该同学对电梯地板的压力大于他所受的重力C. 1020 s内,观光电梯在减速下降,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D. 202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答案】D【解析】在05s内,从v-t图象可知,此时的加速度为正,说明电梯的加速度向上,此时人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510 s内,该同学做匀速运动,故其对电梯地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故B错误;在1020s内,电梯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6、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在2025s内,电梯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故处于失重状态度,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5. 在动摩擦因数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小球分别与水平轻弹簧和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与竖直方向成450角,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 m/s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B.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C. 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向右D. 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答案】

7、C【解析】A、初始小球受到自身重力,绳子拉力T和弹簧弹力F作用,由于地面没有弹力,也就没有摩擦力。根据受力平衡,带入数值得到,弹簧弹力大小,水平向左。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长度还没有来得及变化因此弹力不变,故A正确;B、竖直方向地面的弹力,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将向左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向左,故B正确;CD、若剪断弹簧,则绳子拉力会根据平衡变化,物体没有运动趋势,因此物体会保持平衡,加速度为0,故D正确,C错误;故说法不正确的选C。【点睛】考查共点力平衡,弹簧弹力不突变,绳子拉力突变。6. 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抛出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小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2v0.若小球受到的

8、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对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小于B. 重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C. 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小于D. 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等于【答案】AB【解析】A、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故A正确;B、重力做的功为WG=mgh,故B正确;C、D、合外力对小球做的功,故C、D错误。故选AB.【点睛】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小球动能的变化量,据此列式即可求解7. 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在斜面上空A点水平抛出两个小球a、b,初速度分别为va、vb,a球恰好垂直打到斜面上M点,而b球落在斜面上的N点,而AN恰好垂直于斜面,则( )A. a、b

9、两球水平位移之比B. a、b两球水平位移之比C. a、b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D. a、b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答案】BD考点:平抛运动的规律8. A和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mA2mB,轨道半径RB2RA,则B与A的( )A. 加速度之比为41B. 周期之比为1C. 线速度之比为1 D. 角速度之比为1 【答案】BCD【解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有,a 2r。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故B选项正确又因为,所以D选项正确由知,所以C选项正确由a 2r知,所以A选项错误9.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200 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

10、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 m/s2,那么(1)计算B点瞬时速度时,甲同学用v2gxOB,乙同学用vB.其中所选择方法正确的是_(填“甲”或“乙”)同学(2)同学丙想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进一步计算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此他计算出纸带下落的加速度为_m/s2,从而计算出阻力Ff_N.(3)若同学丁不慎将上述纸带从OA之间扯断,他仅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能否实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_(填“能”或“不能”)【答案】 (1). 乙 (2)

11、. 9.5 (3). 0.06 (4). 能【解析】(1)由于实验过程中重物和纸带会受到空气和限位孔的阻力作用,导致测得的加速度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所以求速度时不能用vB22gSOB来求,只能根据来求瞬时速度值,所以乙正确(2)根据x=aT2,可求出,代入数据解得a=9.5m/s2;由mg-f=ma解得阻力f=0.06N(3)根据mgh=mv22-mv12可知,可以利用A点之后的纸带验证机械能守恒,即能实现10.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1)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

12、水平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2)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 B.小球每次的运动轨迹不同C.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均不同 D.小球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所用时间可能相同研究平拋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6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用L、g表示),小球在b点的速率为_m/s。(取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答案】 (1). B (2). AB (3). (4). 1.0【解析

13、】(1)在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故选B.(2)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小球到达斜槽末端的速度不同,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小球每次的运动轨迹也就不同,故选AB.(3)设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竖直方向:2L-L=gT2得: 水平方向:v0= 代入数据解得:v0=2 m/s=0.80 m/sb点竖直方向分速度为:;b点的速率为:vb=1.0m/s点睛:本题考查平抛运动实验的注意事项,关键是搞清实验的原理;第3问是频闪照片问题,频闪照相每隔一定时间拍一次相,关键是抓住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由y=aT2求时间单

14、位1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30.现小球在F=2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沿杆斜向上运动,已知杆与小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10m/s2试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若F作用1.2s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的最大距离【答案】(1) 2.5m/s2 (2) 【解析】试题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出撤去拉力前的位移和末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撤去拉力后的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上滑的位移,从而得出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摩擦力为:解得:a1=2.5m/s2(2)刚撤去F时,速度为:位移为:撤去F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a2=7.5m/s2小球上滑的时间:上滑的位移: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求解小球的运动问题。12. 如图所示,在高15 m的平台上,有一个小球被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被压缩的轻弹簧,当细线被烧断时,小球被弹出,不计一切阻力,(g10 m/s2)(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多少?(2)已知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成60角,求小球被弹簧弹出时的速度大小?(3)小球落地时小球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