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8247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所名校】2018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吸收N元素用于合成脂肪

2、、核酸及蛋白质B. ATP、DNA和RNA的结构中都有腺嘌呤和核糖C. 1分子蔗糖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及润滑的功能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B. 伤口较浅时,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繁殖并产生毒素C. 稻田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腐烂D. 利用麦芽和酵母菌在持续通气的发酵罐内可以生产啤酒3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B. 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 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

3、泌会增加D. 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人体衰老、癌变细胞中水的含量会减少B. 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Na+和K+C. 种子晒干的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结合水D. 缺Mg2+会影响叶肉细胞内水分解成O2和H5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由磷脂和糖类组成B.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体现了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C. 人工脂双层膜能让O2通过不能让Ca2+通过,属于选择透过性膜D.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特征6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

4、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 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 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应为11D. 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11117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的间期,均进行DNA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B.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均有两个染色体组C. 植物体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有全能性,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无全能性D.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

5、次分裂,有丝分裂可发生基因突变8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苏丹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B. 加入斐林试剂并沸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C.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D. 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ATP中的A不是腺嘌呤B. 02进入红细胞伴随着ATP的水解C. 暗反应中ATP用于固定C02和还原C3D. 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10下列关于生命科学

6、研究方法与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B. 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并提出流动镶嵌模型C.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植物弯曲生长的原因D.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研究均利用了假说一演绎法11将相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分别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D.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12下列关于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唾液淀粉酶可以除去植物细胞壁B. 用丙酮能从刀豆种子

7、中提取到纯度较高的脲酶C. H2O2分解实验中.Fe3+、加热与过氧化氢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D. 利用pH分别为7、8、9和10的缓冲液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13下图是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图解。甲、乙表示器官,a、b表示相应激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器官甲、乙的名称分别是胰岛、肾上腺B. 激素a能够促进过程,抑制过程C. 激素b是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D. 激素b的作用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14果蝇腹部的刚毛数量有个体差异。某果蝇原来种群的刚毛平均数为9.6根,研究员把占总数1/5的多刚毛个体作为研究进化的初始种群,持续90代繁殖培养,每一子代都由上一代筛选的多刚毛个

8、体繁殖得来,到第90代时,种群的平均刚毛数为39.2根。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说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实验中的人工选择决定果蝇进化的方向C. 初始种群与原来种群存在地理隔离 D.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果蝇发生了进化15如图是两种遗传病家系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病受显性基因控制B. 6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C. 8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D. 人群中乙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6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

9、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 AabbAAbb B. aaBbaabb C. aaBbAAbb D. AaBbAAbb17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图中分别表示不同抗生素抑制细菌的作用情况,ac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F表示DNA分子。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 表示促进细菌细胞壁的形成B. 表示抑制细菌DNA的转录C. c过程中,mRNA部分碱基序列不能编码氨基酸D. 将N个细菌的F用32P标记,放在31P的培养

10、液中连续分裂m次,含31P标记的细菌有N2m个1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为逆转录病毒,由于逆转录酶缺乏校正修复功能,因而HIV的变异频率非常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H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B. 共用注射器和纹身器械是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C. 逆转录酶能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病毒蛋白质D. 同一被感染个体不同时期体内HIV的基因存在较大差异19当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延髓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 传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

11、向是双向的C.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人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 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20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下列分析与推测最合理的是A. 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属于植物激素B. 正常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细胞分裂素过低C. 可尝试用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来解除金链花的顶端优势D. 该病原体与金链花之间为竞争关系21甲硫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G,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

12、确的是A. 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染色体变异的频率B. 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的G-C转换成A-TC. 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 EMS处理决定了水稻的进化方向22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试剂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的“秋水仙素”作用机理相同,酒精: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中的使用目的相同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NaOH”作用相同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使用目的相同A. B. C. D. 2323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溫度的关系,图2中的实线表示温度为a时的生成物量

13、与时间的关系。则当温度为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关系对应的曲线是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24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种物质含量和细胞数目,结果如表。且研究发现Bcl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冬虫夏草提取物溶液 B:鬼臼类木脂素溶液 C:生理盐水(注:+的数量越多,表示物质的相对量越大)A. 据实验结果分析,Bcl2蛋白是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蛋白B. 设置C组的目的是对照,三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相对量是因变量检测指标之一C. 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

14、亡D. 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对T、U的摄取,抑制DNA和RNA合成25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B. 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C. 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D. 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26如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A. CD段 B. BC段和FG段C. AB段和FG段 D. BC段和HI段27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 =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若染色体有基因A,则有基因A或aC. 若表示X染色体,则表示Y染色体D. 该细胞的子细胞有2 对同源染色体28在一定浓度的CO2和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光饱和时光照强度(千勒克司)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A植物13115.5B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