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712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考古工作者在西周晋国的公室墓地,发现了九组19位西周时期的晋侯及夫人墓葬,该发现和史记晋世

2、家所记的晋侯世系完全相对应。这反映出( )A. 正史记载的历史并非都是信史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 史学著作的可信程度相对更高 D. 不同史料的互证有利于认定史实22表为西汉末年至南北朝末期地方机构设置(单位:个)情况表。据此可始,这一时期( )A. 地方行政体制深受政局影响B.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受到挑战C. 疆域扩大导致机构逐渐增加D. 州郡数量膨胀影响行政效效3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材料主要表明了唐宋时期( )A. 儒学复兴运动的艰难B. 儒家知识分子的保守C

3、. 儒学传统精神受重视D. 儒家独尊地位遭重创4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说:清大学士满、汉两途其品列皆首文班。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材料主要反映清代( )A. 汉族官员地位上升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大学士政治地位尊崇D. 军机处成员权力巨大519151918年间,新青年杂志中“革命”一词的出现频度为078。19231926年问,新青年杂志共发表各类文章128篇,平均每篇出现“革命”一词多达25次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救国主流思想的变化B. 工人暴力革命的兴起C. 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减弱D.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6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路线

4、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937年2月,中共中央宣布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随后制定承认地主土地所有权及地主减租减息政策;1947年,中共要求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这些土地政策的变化(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C.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D. 适应了民主革命新形势的需要7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读者来信。信中陈述了对农村分田到组或到户的不满,号召纠正错误做法,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不久安徽的肥西县委,还专门发文要求停止包产到户。这表明( )

5、A. 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B. 安徽的农村所有制形式开始发生转变C. 包产到户违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后效果不佳8罗马共和时代(纪元前91年88年)意大利诸邦,皆欲得市民权如罗马,罗马不许,时多柔凑士(Drusus)为监督,议法三章第三日平民权,与意大利诸邦以公权。各邦人民,语言宗教,与罗马国人同,罗马开疆,彼等有大勋劳,今则不以为功,反鄙视之,同盟甚怨,屡求市民权纪元前91年意大利诸邦,皆得享市民权。这表明( )A. 罗马国家建立伊始就依法治国B. 民族平等斗争推动罗马法发展C. 罗马共和国不断向外邦人妥协D. 帝国疆域的扩大催生了万民法91820年,

6、在美国国会讨论密苏里加人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人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州目的在于( )A. 消除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B. 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C. 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D. 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101929年,苏联同西方专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已达70多个项目,到1931年增加到124个,总值为4150美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许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甚至是在外国专家的直接帮助下建立的。这表明( )A. 苏联的工业技术依赖于西方大国B

7、. 英美以邻为壑将危机转嫁至苏联C.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D. 苏联开始逐步主导国际经济关系11112016年11月3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首相特雷莎梅无权动用行政权来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政府必须获得议会授权才可以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材料主要体现英国( )A. 国王依然掌握部分行政权B. 首相实际上是对国王负责C. 政治蕴含分权制衡的理念D. 尚未实现真正的三权分立二、新添加的题型12下表(1865-1894)年商办新式企业统计表(单位:两)。据表中信息可知,这一时期的商办新式企业( )A. 旨

8、在改善国内的民生 B. 面粉业和纺织业地位突出C. 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D. 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性第II卷(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7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向各国发出照会,“分别就其旧约已满期者,改订新约;未满期者,修改旧约”。海关进口税则“完全以我国所定者以为准则,”1928年7月,美国首先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地位。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其后国民政府多;欠修订关税税则,实施出口免税或退税,提高了煤油、汽油、羊毛、毛制品、化学产品、机器等货物的进口税率。关税从极低的水平提高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关税收入也大为增加,从1928年的3000万银元上升到

9、1931年的33800万银元,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保持在3亿银元左右。摘编自易继苍、张祥晶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等材料二为服务于政府开支和保护幼稚工业,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极力主张高关税,这一政策得到长期推行。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将保护主义发展到极端:将应税品的平均关税率提高到55.3,美国政府收到了34个国家的正式抗议。1932年罗斯福上台,为自由贸易的胜利创造了条件。经过贸易自由主义者与保护主义者的激烈较量,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出台,美国在关税的谈判、关税水平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该法授权总统与外国进行双边关税减让谈判时,可将关税升高或者降低到50。且通过谈判。关税

10、可以不断地降低。这就改变了美国关税具有不可谈判性的单边主义特点,导致了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二战结束后,他们向全世界推广美国的自由贸易主张,最后导致1947年关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摘编自孙天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轨透变迁研究(17761940)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并说明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3)体会中美关税政策的渊整,谈谈你对国家关税政策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陆上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有:两汉、隋唐、元。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徘徊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兴于隋唐时期,兴于隋唐时期

11、,盔于宋元时期,明朝初年达到顶峰,明中叶至清代而衰落。依托材料,寻找一个角度,提出观点,并结合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立意新颖,观点合理,史论结合)1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材料二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

12、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林长民(18761925)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创办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投身宪政运动。他希望通过从政,以改良的方式实现立宪政治。辛亥革命后,林长民参与了临对约法的制定。作为进步党的骨干成员,他反对国氏党的彻底革命,主张引导袁世凯和北洋政府走向宪政民主体制,直至袁世凯称帝,其幻想才最终破灭。张勋

13、复辟,林长民站在段祺端一方支持讨逆,成为再造共和的功勋。一战后,林长民受命参加巴黎和会,并率先在国内报纸批露日本企图,是“火烧赵家楼”的真正点火人。后来,林被推举为国完起草委员会委员长,他试图草拟一部体现自己民生思想的宪法,但宪法草案还未起草完毕,林长民又被迫避乱远赴奉天相助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不幸遭流弹击中而亡。梁启超所提所题写的挽联颇为精妙地概括了林长民的一生:“天所废,孰能头,十年补茸艰难。直愚公移山已;均是死,容何择,一朝感激又气竞舍身饲虎之。”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长民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年补茸艰难”的原因。20172

14、018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 答 案1D【解析】材料信息说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这有利于认定晋国历史,故D项正确;A项叙述正确,但是不能反映材料信息,故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记载,故B项错误;史学著作带有主观色彩,可信度并一定高,故C项错误。2A【解析】大体来看,我国西汉到西晋古代州郡数量变化不大,说明政局比较稳定,而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所以州郡变小,数量增多,故排除C,选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增强,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效率问题,排除D。3C【解析】材料中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重视孔子,显然是想重塑先秦时期儒家思想,C正确;A与材料主旨不

15、符合;B中保守不符合韩愈等思想主张;D中独创说法不符事实。4C【解析】“大学士满、汉两途其品列皆首文班。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说明大学士在清代受到足够重视,C正确;大学士并不都是汉族官员,A错误;B属于军机处地位提高,B错误;材料论述官员来源,不是军机处权力大小,排除D。5A【解析】新文化运动初期革命一次出现频度为078,说明人们对于革命并不认同,1923年之后,“革命”一词多达25次以上,说明当时人们逐渐认同革命的思想,体现出救国思想变化,A正确;B是一大之后;新文化运动影响是巨大,不是减弱,C错误;第一次合作指引思想是新三民主义,D错误。6D【解析】国公十年对峙时期主要是针对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主要团结各个阶级抗战,解放战争时期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