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646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管理方式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生产技术2.西周时期。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擅长经商的家庭或家族在被国家认可之后,又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相袭,不得改弦易辙。这反映出该制度A.强化了商

2、人对国家的依附关系 B.大大地加强了君主专制C.表明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然形成 D.推动了私营工商业发展3.明律集解附例载:“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4.1083年成都锦院建立,主要出产四种锦:上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和广西锦。由此可以推断A.成都是宋代织锦业最发达的地区 B.宋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空前加强C.成都锦院属典型的官办手工业 D.宋代已出现新型生产关系萌芽5.汉代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

3、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脆弱性 C.连续性 D.自给自足6.“它加大了风量,提高了风压,增强了风力在炉中的穿透能力。这就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足够大的鼓风能力,足够大的炉子,是炼出生铁的必要条件。”材料中描述的“它”出现在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清7.西汉时确立了市籍制,即对商人进行专门的户籍管理,而且规定一旦入市籍就不得为官。这个制度实质上反映了A.古代的商人不是自由民 B.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C.古代政府重视户籍管理 D.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8.佃农在魏晋时又叫“佃客”,是指世家豪族荫庇下的农民;在唐朝以后,佃农指

4、完全失去土地,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宋代以后佃农编人国家的户籍,不再是地主的私属,须交纳丁税和负担徭役。据此可知,古代佃农A.一直都是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B.对地主的依附关系明显加强C.始终未摆脱被压迫和剥削的命运 D.身份和地位有所改善9.明朝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评论钧窑时说:“钧州窑色如胭脂者为上,青若葱翠、紫若黑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材料反映了A.明代时钧州已“瓷”名天下 B.官营陶瓷手工业技术发达C.陶瓷工艺精湛畅销海内外 D.当时陶瓷业已具有等第特色10.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

5、的白银货币的一半。这表明A.当时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B.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C.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领先世界 D.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11.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A.有注重其“防伪”功能 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12.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

6、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C.北方战争频繁和经济重心南移 D.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13.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14.清代文献记载,“中

7、土居大地之中,徽海四环,其缘边滨海而居者,是谓之商,海外诸国亦谓之裔。裔之为言边也。”此记载说明A.中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英国侵略加深了中英间的矛盾C.国人对世界缺乏足够认识 D.地缘使得中西方之间交流中断15.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6.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

8、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17.读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18.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

9、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19.分析下列表格数据,其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中国茶叶销量表(单位:万吨)时间总销售量出口量内销量1840年5.01.93.11860年13.15.517.591886年2513.4111.59A.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C.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近代茶叶贸易发展仍然非

10、常缓慢20.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此现象反映了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 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 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21.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叫清朝封建统治,用的材料是A.西方先进科技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民主科学思想22.191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A.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 B.南洋公司广告营销体现时代性C.

11、“实业救国”思潮开始涌动 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23.“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西方向全球扩张的起点是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英国革命24.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A.国内资本过剩 B.商品经济发展进入重商主义阶段C.殖民掠夺带来通货膨胀 D.经济发展较欧洲其他国家具有很大优势25.荷兰海运博物馆馆长舍肯伯鲁克说,16世纪荷兰商船大约有1800多艘,“从船的造价上看,荷兰一条商船的造价差不多是英国的6065%”,“在英国商船上

12、,水手都带着武器,所以他们的船需要坚硬的木头,而荷兰商船是没有武器装备的”。这说明A.英国工业发达,荷兰造船业较落后B.荷兰远洋海运成本低,但是风险大C.荷兰以国内贸易为主,英国侧重海外贸易D.英国靠海盗抢掠起家,荷兰通过贸易获利26.新全球史:“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成了阶级分化 C.加速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社会矛盾27.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

13、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A.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B.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国的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2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29.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与会各国的妥协C.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30.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统一 B.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