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76399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测试题一、识字与写字1.看拼音写词语。(1)洪水po xio( )着,木桥 shn yn ( )着,他脸上tng( )着雨水,用sh y( )地声音喊道:“大家跟我走!”乡亲们相互chn f( )着,一个青年人在一旁小声bo yun ( )着:“党员为啥不能一起走?”。 (2)桑娜点燃x mi( )的马灯,看着xing yng png pi(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yu l( )地想:“丈夫,怎么还没回来?”好一会儿,丈夫拖着sh ln ln( )的渔网回来了,zhu( )着眉头说:“i( ),这鬼天气,又没打到鱼!” 2.辨字组词。揪 ( ) 废 ( ) 溅 ( ) 糟( )锹 ( )

2、 费 ( ) 贱 ( ) 遭( )3.选择正确读音。勉强(qing qing) 柏林(b bi) 势不可当(dng dng) 折腾(zh zh)自作自受(zu zu) 不假思索(jiji) 二、阅读理解(一)烛心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

3、门。“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地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1.想一想,这篇短文讲了一件 的事。2.划横线的句子,这是对小薇的 描写,朗读时,语速应 ,读出小微 的心理。3. 根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展开想象,续写小薇复杂的心理活动或是如何接待了小男孩,等等,想象要入情入理。 (二)印象我们家对门儿有个露天修车铺,修车师傅是个聋哑人,虽然我每天上学放学总要经过这个修车铺,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正眼瞧过这个修车师傅。一个冬天的傍晚,寒风呼啸,我做完了作业正在看电视,只听“咚咚咚”的敲门声。我

4、打开门,只见昏暗的暮色下,站着一位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的人,戴着一顶破旧的棉帽,脸上、手上沾满了油灰,正是那位修车师傅。他焦急地用手不停地比画着,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我怎么也不能明白他的意思,我越听越不懂,他越急叫的声音也越高,我见他是个聋哑人,天又那么晚,心里还真有点害怕,赶紧对他摇摇手,关上了门。隔着门,我听见他又敲了邻居家的大门。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饭桌上,爸爸突然想起,中午自行车坏了,他把自行车推到修车辅去修理,到现在还没取回来。我突然想起修车师傅来敲门的情景,恍然大悟,他是在一家一家地寻找车主呀!我和爸爸赶紧丢下饭碗,披上外衣,跑到修车铺,只见黑暗中,那位修车师傅正站在凛冽的寒风

5、里,搓着手,跺着脚,不时地往手上哈着气,旁边放着的正是我们家的那辆自行车,看着这个情景,我们什么都明白了。爸爸连忙走上前,修车师傅拉着爸爸的手来到路灯下,仔细瞧了瞧,认出爸爸就是车主,不声不响地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塞进爸爸的手中。爸爸紧紧地握着修车师傅的双手,连嚷嚷带比画着对修车师傅说:“真是太谢谢您啦,您把车往这一锁就可以回家了。”修车师傅仿佛看懂了爸爸的意思,用冻僵的双手从口袋里摸出纸和笔,在上面哆哆嗦嗦地写了几个字:“我怕您晚上用车。”我的眼睛湿润了,想到他挨家挨户地寻找车主的情景,想到他在刺骨的寒风中,久久地等待着车主的到来,他在我心中的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他的心地如此的善良,他的心灵

6、是多么的美丽啊!1.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 2.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朗读时应读出 的语气,此时,修车师傅心里会这样想: 3.第三段划横线的句子是对修车师傅的 描写,修车师傅是一个 的人。4.划出文中两处描写寒风的句子,这样描写的目的是: 5. 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我”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 )( )(三)看不见的爱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孩子有时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

7、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孩子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瞄了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他还在专心致志地打。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

8、做了没有。”我默不作声。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回走。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1.“我”为什么想教那孩

9、子怎样打瓶子? 2.短文中画 “ ”的句子分别是对母亲的 、 、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的人。 3.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描写,说明了时间是 ,但小男孩 ,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 。4.短文中母亲说:“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删去吗?( )A.不可以 ,它使文章有了完整的结局,证明了孩子坚持去做,最终获得了成功。B.可以,这篇短文是写母亲无形的爱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些画蛇添足了。三、阅读积累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问客从何处来。1.把诗句补充完整。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 时偶然写得的。3.本

10、诗中通过诗人的“变 ”“ ”和“不变”“ ”之间的对比,以及儿童所问“ ”,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四、习作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一、识字与写字1.咆哮 呻吟 淌 沙哑 搀扶 抱怨熄灭 汹涌澎湃 忧虑 湿淋淋 皱 唉2.辨字组词(略)3.qing b dng zh zu ji 二、阅读理解(一)1.略2.心理描写,快,多疑、反感。3. 略(二)1.略2.着急、你家的自行车在我店里(意思对即可)3.动作描写,尽职尽责、热心肠、替别人着想。4.更加突出修车师傅为别人着想的人物形象。5.( 害怕 )( 恍然大悟 )( 感动)(三)1.因为那孩子一次次打不中,出于好心,想帮助这对母子。2.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有耐心、爱儿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3.环境描写,晚上,依然坚持打瓶子,美妙的景色又暗示了小男孩靠自己的努力和妈妈的鼓励和支持,能打中瓶子,暗示了这个故事有一个美好的结局。4. 只要坚持去做,最终就会获得成功。5A三、阅读积累1.少小离家老大回,儿童相见不相识2.回家3.容颜,乡音,客从何处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