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263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高三考前仿真模拟考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

2、全面放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外媒体无不侧目而视,赞叹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西方国家曾经用一种温和、习焉不察的方式侵蚀我们的文化,我们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在当年世界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2017年9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航空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众多国家展商的航天产品亮相北京,济济一堂。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这才让今人仍有机会领略千百年前的文化魅力,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是一代代家族传人的惨淡经营,同仁堂才从最初的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发展成现在的北京同仁堂集团。京剧大宅门在表演上继承传统,陈陈相因,在创作模式上开创了新编京

3、剧剧目的全新合作模式。A. B. C. 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台湾当局不断吹捧的“创新产业政策”,因为它非但没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没能引进可观的外资。B. 目前很多企业在加强成本控制以及资金周转速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两方的发展终究会遇到瓶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战略转型。C. 藕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生食也可煮食,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具有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等功效,被视为滋补圣品。D. 在数字化阅读方面,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成年国民人均纸质阅读量减少了一倍,手机阅读量则增长了19.6%。3下面是小敏在微信中给即将过四十岁生日的姨妈写的一则留言,留言

4、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姨妈您好!明天是您不惑之年的生日,我特别想去给您过生日,可是我现在工作特别忙,百忙之中无法前往,我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我在此顺便给您送上我的祝福,祝我亲爱的姨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永远快乐!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文化自信不仅在于自己的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历史有多久,还在于人家是否信服,有没有“他信”。在当今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近些年来,西方学术界逐渐认识到,人类中心主

5、义是导致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全球性危机的罪魁祸首。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利益为认识、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认为自然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的有用性,而没有给予自然足够的人文关怀。生态思想家帕斯莫尔认为,基督教鼓励人们把自己当作自然的绝对主人,对人来说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的。这正是当今西方文化的死穴。人类文明今天已走到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当务之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什么是“独特思维方法”?就是以“中”为度、以“和”为贵。中庸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

6、也。”“中”“和”二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如何摆正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中道智慧,是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剂良方。中华文化一方面注重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与作用,强调“惟人,万物之灵”;另一方面注重天地本身的价值,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必须遵从自然规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根源正在于“顶天立地”、中正通达,正在于我们将“与天地参”而不是将征服自然、改造天地、满足欲望作为人类的使命,正在于我们摆正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当今中国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追求自

7、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就是以“和”为贵的最好例子。俄罗斯导报这样评价:“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何为“道”?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说:“中国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他所说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正是中国人所说的“道”,生生不已、和而不同的“道”。“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摘编自叶小文“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4(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

8、历史发展的各个时代,只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B. 人类中心主义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强调利益至上,却从不关怀自然。C. 弊端重重的人类中心主义亟须克服自身认识的偏见,而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是一个可取的办法。D. 中华文化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和人们的欲望,这和西方文化在对人与天地的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5(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对比论证了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做法,然后指出只有“中和”思想,才能挽救人类文明。B. 文章第三段既承接上文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的内涵,又引出下文写运用“中道智慧”的现实意

9、义。C. 文章第四段先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再用“一带一路”建设的例子来证明其“和”对中国及世界的作用。D. 文章着重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弊端和中华文化中的“中道智慧”,指出后者可为克服前者的弊端提供有益的借鉴。6(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文明现在面临发生质变的可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是刻不容缓了。B. 中华文明数千年来未曾中断,主要是因为坚守中正通达的思想和中庸之道,摆正了人在天地间的位置。C. “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设想的可行做法,将推动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D. 罗素所说的“生活方式”特指中国人所说的“

10、道”,如果得到全世界采纳,人类社会将更加欢乐、祥和。(题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樱花时节郝 俊樱花确实有些特别,看一次就难忘。樱花的花瓣较小,颜色多为粉红或白色。我见过的樱花,更多似乎是介于两种颜色之间,嫩红中含着素白的花色是那般淡雅,犹如在水中涤荡之后,有了一种一洗尘埃之后的脱俗,又像是原本色泽浓艳的花瓣在水中浸渍,褪去了几分娇红,多了几分苍白。我觉得樱花的美正好印证了“独木不成林”这句话,看樱花就要看繁花锦簇、片片丛林的热闹。其他花则不然,俏皮的红杏只需一枝就可充当报春的使者“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一株莲花就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凌波仙子,一枝月下的红梅

11、即可绽放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逸风姿。若单看一枝樱花便觉得太柔弱,太单薄,甚至让人难以觉出其生命迹象。带着一份怜恤,从地上随手拾起一片花瓣置于掌心,手中的花瓣就像是被折断的蝴蝶的翅膀,在微风中的颤动恰如断翅后隐隐作痛时的挣扎。倘若花树密集,规模盛大,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我记得第一次看樱花看的就是一片花海,近千株樱花竞相绽放,花朵密密匝匝,远看层层叠叠,亭亭如盖。白的如雪堆枝条,粉的似落霞满天。这般情景,才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目不暇接。眼前的樱花灿烂繁华,加之地势起伏,远看,花潮汹涌。是的,当一种美极其繁复,同时又蕴含连绵的韵律时,几乎是汹涌而来,会令人有点眩晕,可能是在记忆中

12、一时找不到相同或相似的审美经验,所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有些不知所措。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樱花,不知道从哪里看起,越是想尽收眼底,越是难以穷尽,这样的美来得如此急切,让人振奋,也让人感觉有些压迫,这种不适应会在短时间内激发心灵,使内心的感受能力迅速扩展。这种体验,让我想到在夜间看萤火虫,如果看到零星几只萤火虫,总觉得它们像一盏盏微弱的灯,飘忽不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黑夜吞噬,出于同情和怜悯,看一眼就想替它们把光再拨亮些。试想,如果我们看到的不是几只,而是数万只萤火虫在眼前闪烁,这时我们一定不会觉得它们渺小。我们会醉心于它们漫天飞舞时的流光溢彩,会觉得这些小精灵正在尽兴地释放自己的光芒,那么欢快,那

13、么耀眼,那么势不可挡。当我们感觉它们化作繁星点点之时,我们的内心早已阔大辽远,灿若星河。看樱花也是如此。一朵樱花甚是娇小,但如果我们置身于一眼望不到边的花海,内心就不只是顿生怜爱了。知道樱花的花期短暂,越看越觉得这些樱花像无数羸弱的生命经过盟约共誓,一起开放,一起凋落。花开,蔚为壮观,有一种试图将一时的绚烂推向极致的意味;花落,悲壮不已,看万花飘零,满地残红,便觉得有一种芳华骤逝的伤悼。或许,当美的事物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会蓄积某种强大的势能,导致内心深处引发的情感突然加剧,久难平复。今年看樱花,没有选择白天,友人相邀到近郊的一所植物园,晚上踏月赏樱,感觉甚好。月夜赏花不仅是看花,准确地说是“

14、会花”与花约会。既是约会,自然不同于白天犹如“花展”一般的喧闹,更不是用贪婪的目光一味地捕获视觉享受。约会是在静谧之中收获惊喜,通过彼此微妙的交流,有了灵魂的相惜和情感的寄托。我看着一树树连绵的樱花,愈发觉得这些繁茂的花枝宛如海底的珊瑚,美得奇异,如果真的是这样,我愿变成一条鱼,畅游花海花是草木中生发出来的一抹芳华,其美不在色香之惑。人们之所以赏花、赞花,终究是为了满足内心深处对美的渴求。怜花,惜花,其实是希望如花绽放的韶光久留心间。欣赏着夜色里的樱花,期盼下一个樱花时节的到来。(选自2018年3月25日人民日报)7(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

15、章开头以“樱花确实有些特别,看一次就难忘”领起全文,接着描写作者见过的樱花颜色的“特别”之处:嫩红中含着素白,淡雅脱俗。B. 作者花了较多笔墨回忆自己第一次看樱花时的情景,具体展现“另一番景象”,印证自己关于樱花之美的观点,也为进一步抒写感悟张本。C. 面对数量众多的樱花,作者联想到在夜间看萤火虫,这是因为两者能给人相同的体验:个体很渺小,令人怜悯;而群体很壮观,令人赞叹。D. 作者今年选择在晚上踏月赏樱,不是为了看花,捕获视觉享受,而是为了与花约会,通过在静谧之中与花交流,产生灵魂的相惜和情感的寄托。8(小题2)文中第二段引用古诗文,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小题3)作者观赏樱花,从中获得了哪些关于审美的感悟?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