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775003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7-20182017-2018 学年下期期中考试学年下期期中考试 2020 届高一语文试题届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一般认为,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 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和解脱。两者的不同,可以用三个简单观念来加以分辨。 第一,儒家的思考方式以人类为中心,所以肯定我们要尊重及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 以永续发展。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 道家认为以人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必定徒劳无功,必须改变思维模式,超越人类本位, 而超越人类本位,首先必须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的造作,因为人为的造作越多,麻烦越 多。

2、譬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定出真、善、美的标 准以后,就会有不真、不善、不美出现;反之,如果还没有标准,每个人都可以开心自在, 不用刻意做好事,因为没有所谓的好事可做;不用担心有没有面子,因为所要做的只是活着 而已。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道家的思想是要我们设法排除人类本位的想法,敞 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来看一切。只有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拘束,心灵才可能自由逍遥。 第二,儒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至高存在,展现宇宙 视野。任何一派哲学对于宇宙的真相或本体都必须有所论断。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 为宇宙的最后根源。古人称帝王为“

3、天子” ,更是充分证明“天”在古人心目中是至高主宰。 儒家承前启后,继承了这一观念,把“天”当作最高存在。孔子两次遇到困境,都把“天” 抬出来,如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道家则不同,道家以“道”代替“天” , “天”则被降格为和“地”并称, “天地”并称 指的主要是自然界,自然界本身保持一种均衡状态,问题也远比人类社会少。然而,自然界 虽然自给自足,毕竟不是最后的根源。道家认为宇宙最后的根源是“道” ,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却又 超越万物。道家由“道”取代“天”的地位,很多西方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中

4、国古代最具革 命性的思想。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 ,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一” 。 “天人 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人要行善,要不断地修养德行。 “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 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觉悟了“道” ,人的生命境界整个就不一样了。 过去认为,有三种人学习道家会比较有心得。一是年长的人,二是失意的人,三是非常 聪明的人。从秦汉到唐宋,中国历代的文人,许多都喜欢道家,他们的作品所用的语汇,他 - 2 - 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像苏东坡在前赤壁赋提到的: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 这

5、显然是道家对大自然的欣赏,可以说是敞开心灵与自然沟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 会中。 但是,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 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如果离开儒家,可能会面临不知 如何安顿自己,以及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况且,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 这个社会 要交给谁来担当呢?由此观之,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味。 (节选自傅佩荣国学的天空 ,有刪改) 1. 下列对有关道家思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道家认为人为的造作多,麻烦就会多,假如不定真善美的标准,每个人都可开心自在。 B. 道家认为

6、要敞开眼界与心胸,从整个宇宙看一切,只有不受时空拘束,才可能自由逍遥。 C. 道家认为“天地”并称主要是指自然界,自然界能自给自足,它的问题远比人类社会少。 D. 道家认为“道”孕育万物,以“道”代替“天”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 2. 下列有关儒家与道家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以便人类永续发展;道家认为要超越人类本位,顺其自然。 B. 儒家以“天”为最高存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最后的根源, “道”才是最至高的。 C. 儒家强调要不断地修养德行;道家认为智慧的觉悟和解脱重要,觉悟了“道”尤其重要。 D. 儒家盼“天人合德” ,从向善到至善;道家希望

7、“与道合一” ,人就成为了有道者或行道 者。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以“天”作为宇宙的最后根源, “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就是至高主宰。 B. 面对乱世,儒家采取的路线是从政治上改革,儒家有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比道家强。 C. 中国历代文人都喜欢道家,他们的生命所展现出的情调,与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D. 人活在世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否则,会面临不知如何安顿自己等诸多问题。 【答案】1. D 2. D 3. A 【解析】试题分析: - 3 - 1. D“是中国古代最具革命性的思想”是很多西方学者的看法,不是道家思想。本题考查理 解文中重要

8、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 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 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 D“与道合一”则代表人要成为有道者或行道者。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 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 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 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阅读题

9、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 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 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 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 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 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 B“这比道家强”不对,原文只是说“儒家和道家在社会的功用上,是有点分工合作的意 味” 。C 是“许

10、多都喜欢道家” 。D 原文是“可能会面临” 。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 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 加因果(或因果倒置) 、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 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荷 张爱国 那年初夏,小荷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白色腈纶裤子、白色运动鞋出现

11、在后弯坡的时候, 没少受人们的非议和谩骂。在后弯坡一带,全身穿白,那是戴重孝,是死了爹娘。小荷不管, 她就觉得白色让人清爽、干净。 - 4 - 最反对小荷一身白的是道子爹小荷未来的公公、一位小学民办教师。小荷十四五岁 时和道子订了亲,两人乃至两家相处得一直很好。小荷第一次一身白到道子家,道子爹一看 就拉下了脸,要不是小荷还没过门,指不定他的反应会怎么激烈呢。下午,道子娘送小荷回 家,路上,小荷问:“婶啊,叔今天怎么了,谁惹他了,怎么不高兴呢?” 道子娘当然不 能说是因为小荷穿了一身白,就编个借口搪塞了过去,接着又仿佛很无意地说“荷儿,下次 来,就不穿这身衣裳了吧。 ” 小荷很惊讶,睁着双大眼睛

12、问:“怎么了,婶?我穿这衣裳不好看吗?我们后弯坡的姐 妹都说好看呢,道子上次也说好看呢。 ” “不是不是,好看好看呢,我是怕怕”道子娘结结巴巴地说, “怕你走这么多 路,弄脏了白色衣裳容易脏,还不好洗。 ” “没事没事,我喜欢洗衣服呢。 ”小荷笑吟吟地说。 那是盛夏的一天,空中、地上都像起了火,小荷穿着一身白,走在去道子家的路上。小 荷正渴得热得难受的时候,看到了一块西瓜田,一个个西瓜皮球一般大,突兀在地上。小荷 对着瓜棚喊:“有人吗?买西瓜。 ”没有应声。小荷走进瓜棚,没人,铺在地上的一个蛇皮 袋上有半个切开的瓜。小荷也是急了,拿起一旁的刀,切下两块,吃了。 吃了瓜,小荷觉得身上凉快了许多,

13、就坐在瓜棚里等主人来,付瓜钱。左等右等,主人 还没来,小荷等不及了,决定下午回来再付钱,就走了出来。瓜棚外,太阳更厉害了,小荷 想到道子的弟弟妹妹们现在也一定热得很,不如带个瓜去,让他们也凉快凉快, 于是摘了个 瓜,搬往道子家。 道子的弟弟妹妹们一见小荷带来了西瓜,都高兴地围上来。小荷切开瓜,弟弟妹妹们狼 呑虎咽地吃起来,吃完了还咂吧着嘴问小荷:“荷姐,这西瓜哪儿买的?这么甜, 还沙瓤 的,多少钱啊?” “不要钱,一分钱不要。 ”小荷笑咯咯的, “这个瓜是白来的。 ” “白来的啊?荷姐,哪儿白来的?我们还要”弟弟妹妹们围着小荷叫着跳着。 “逗 你们玩呢,哪有什么白来的?”小荷收住了笑, “荷姐

14、路过一家瓜田,见没有人,就摘了一 个”小荷还想说等下午回去再给人家钱,内房的门“哐当”一声开了,与此同时,一个 声音,响雷一般:“三子,四子,都给我吐!吐出来!”一是道子爹。 道子爹大步走到道子两个弟弟面前, “啪!啪!”每人两个狠狠的大嘴巴:“好吃! 掌 嘴!知道你们刚才吃的是什么吗?啊?盗泉,盗泉之水,孔夫子渴死而不饮” 小荷懵了,她不知道怎么了。 - 5 - 道子娘从外面冲进来,捂着道子爹的嘴,拼命地往外拖,叫着:“好人啊,别说了别说 了,再忍忍吧,忍个一年半载就好了” “我不忍了,你们也别忍了!”道子爹更来劲了, “我们家是什么人家?我们家怎么能 吃偷盗之物?我们家怎么能有偷盗之人?俗

15、话说,小时偷芝麻长大偷西瓜,这小小年纪就偷 西瓜了,长大了那要偷什么?哼!穿得倒白如雪,白如玉,这心怎么却白不了” 一切来得太突然,等小荷明白过来的时候,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小荷强忍着不哭出 来,双手捂脸,疯一般地跑出去。 在后弯坡一带,从人家瓜田摘个把瓜,即便事后不告诉主人,也不至于被上升到什么偷 不偷的程度,因此事后小荷家要退亲是自然而正常的反应。本来,道子爹如果登门认个错, 事情或许还有转圆的余地,可这个一贯被称为“老学究”的民办教师就是不认错。更可气的 是道子和道子娘,来到小荷家,说是道歉,但话里话外似乎又总是怨怪小荷,怨怪小荷一身 白,怨怪小荷摘人家瓜 这样的人家太不可思议了,小荷

16、和她爹娘都这么想,于是坚决退亲,并加倍退还所有礼 物、礼金。 两家本该两讫了,可道子一家却到处散播小荷的谣言,说:“哪里只是因为她偷人家一 个瓜啊?那女子,别看她穿得白白净净的,那手脚一直都不干不净呢,譬如” 假话被说得多了,也会成真话,小荷在后弯坡一带,渐渐成了偷盗的代名词,走到哪儿, 总有人在她背后指指点点,以致小荷后来不敢出门。 小荷的名声坏了,在后弯坡这地方待不下去了,一年后嫁到一个大山深处,男人是什么 样的人,没有人知道。 (载于奔流2016 年第 6 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后弯坡人对小荷一身白的装扮非议和谩骂,而小荷不管不顾,表现的清新脱 俗,这样就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 小说中写小荷常常以一身白的装束示人,又偷盗过一次西瓜,在行文过程中,融入了作 者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反封建主题。 C. 小荷家退亲,小荷家与道子家最终不能联姻,表面是由于小荷爱穿一身白和道子家的误 解,其实是两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分歧所致。 D. 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