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774998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科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物在人体的旅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大肠和小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照顺序进入这些器官,被消化吸收。过程与方法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教育训练点)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合作交流。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二、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

2、制出人体消化系统图,改善消化系统图。2.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它们功能。教学难点:1.能用图画和文字记录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2.了解消化器官中的运动、位置、功能。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消化器官图、人体半身模型、为每组准备塑料袋(1条)、水、饼干(1份尝、吸管(1份)等学生准备:教材上的人体轮廓图、馒头等食物、课前找有关消化器官的资料。搜集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等信息。活动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起兴趣师:看到桌子上的饼干了吗?老师现在请你们吃饼干。小组长分发饼干,学生吃饼干。师:饼干到哪儿去了?生:师:就让我们跟随饼干到体内进行一次旅行吧!(揭题)(二)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1、同学们

3、猜测一下并绘制一幅旅游图。出示:我们身体里的哪些器官与饼干的消化吸收有关系?小组讨论。各小组根据已有知识和感受在1号记录单上的身体轮廓图中标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消化器官(图文结合)。2、汇报:学生汇报。大家的路线图不一样,但是饼干在我们体内的旅行是只有一条路线的,经过的器官位置是固定的。(三)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1、食物在体内旅行到底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呢?学生观察书P75的人体消化系统图,阅读资料。汇报明确: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主要经过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2、请学生将打乱的消化器官按顺序摆好。(四)探究消化器官形状和功能1、问:食物在我们体内旅行经过了这么多消化器官,它们都有各自的功能。(教

4、师出示功能卡片)2、小组说说:结合人体消化系统图说说这些器官的形状和功能。3、汇报探讨交流(随机):(1)口腔的功能主要是什么?(磨碎)因而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要有牙齿等。)(模拟实验:用手撕馒头)(2)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食物是在口腔中被咬碎,通过食道进入胃里的,食道是一个圆形的管道。(模拟实验:在一根吸管中,装入两粒煮熟的米饭。我们怎样做才能使米饭向前移动?实验中的吸管相当于我们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3)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呢?食物进到胃里被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胃应该会蠕动,胃壁应该很发达,应该还有胃液帮助消化。(模

5、拟实验:在装有撕碎馒头的塑料袋里装上水。如果我们反复捏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4)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它又需要具有什么特征?食物营养的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小肠应该足够长,食物的营养才会被充分地吸收,大肠较短、较粗,以便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模拟实验:小肠长度演示体验)4、学生表演: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的过程。5、教师利用人体半身模型进行小结。6、巩固(1)修正我们在记录单上的图画(结合人体消化系统图,修正在2号记录纸上)。(2)小组汇报。(五)学为己用通过这次旅行,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食物的消化过程原来是多个消化器官共同协作完成的,各器官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消化器官对我们如此重要,为了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养成好的饮食习惯。(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以下几点。(1)细嚼慢咽,不“囫囵吞枣”;(2)饮食有节制,不暴饮暴食、不贪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3)起居有规律,定时排便。)板书设计: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人磨碎食道体输送胃器磨碎、分解小肠官消化、吸收大肠图吸收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