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4995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度检测(二模模拟)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为官很难,因为要想干好事业就要_,倾注心血,甚至“5+2”“白+黑”地加班加点,日夜操劳。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雷茂端为此_,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_。A.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B.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C.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D. 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掌握及运用的情况。近义成

2、语,在词义的侧重、感情色彩和搭配习惯上会存在些许差异,需要我们细加辨析。“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

3、病的一句是A.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方面称,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A320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B.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5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2个项目进行调整。C.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D. 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謇,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B项,成分残缺

4、,应在“等5项加分”后补出“项目”;C项,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D项,结构混乱。“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C.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D. 远处的山巅,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一片雪帘雾障里。【答案】A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 下列对联,用于某校百年校庆,最恰当的一项是A. 满腔热血育桃李,一片丹心扶栋梁。B. 画栋拂云联旧垒,玉兰绕砌缀新枝。C.

5、根深叶茂结硕果,笔健墨浓绘蓝图。D. 福星高照满庭乐,寿诞生辉合家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用于歌颂教师,B项用于新校舍奠基,D项用于祝寿。这是一道考核对联内容的题目,注意分析适合的场合。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因此无论多么徽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展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体现出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

6、、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考查学生连贯句子的能力。此类题目的做法:首先浏览语段,把握中心议题,议题是“画家摄影师的作品的作用”;然后再分析所给句子,根据关联词、句子的开首和结尾的词语来判断句子间的关系,连缀句子。根据前一句“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可以确定应紧跟其后;然后从内容、风格、主题几方面来说作品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关联词“因此”串起和。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视频二、文言文阅读阅读

7、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冉氏烹狗记清崔述县人冉氏,有狗而猛。遇行人,辄搏噬之,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故置之。刘位东谓余曰:“余尝夜归,去家门里许。群狗狺狺吠,冉氏狗亦迎面吠焉。余以柳枝横扫之,群狗皆远立,独冉氏狗竟前欲相搏,几伤者数矣。余且斗且行,过冉氏门而东,且数十武,狗乃止。当是时,身惫甚,幸狗渐远,憩道旁,良久始去,狗犹望而吠也。既归,念此良狗也。藉令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闻冉氏颇患苦此狗,旦若遇之于市,必嘱之使勿杀。此狗累千金不可得也。居数日,冉氏之邻至。问其狗,曰:烹之矣。惊而诘其故,

8、曰:日者冉氏有盗,主人觉之,呼二子起,操械共逐之,盗惊而遁。主人疑狗之不吠也,呼之不应,遍索之无有也。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卷屈蹲伏,不敢少转侧,垂头闭目,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主人问:嘻!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恶知其搏行人则勇,而见盗则怯乎哉!以是故,遂烹之也。”嗟乎!天下之勇于搏人而怯于见贼者,岂独此狗也哉?今夫市井无赖之徒,平居使气,暴横闾里间;或窜名县胥,或寄身营卒,侮文弱,凌良懦,人皆遥避之。怒则呼其群,持械圜斫之,一方莫敢谁何,若壮士然。一旦有小劫盗,使之持兵仗,入府廨,防守不下百数十人。忽厩马夜惊,以为贼至,手颤颤,拔刀不能出鞘;幸而出,犹

9、震震相击有声。发火器,再四皆不然。闻将出戍地,去贼尚数百里,距家仅一二舍,辄号泣别父母妻子,恐不复相见,其震惧如此。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石勒欲杀石虎,其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其后石氏之宗,卒灭于虎。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尚不可;况徒破车而牛实不快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本文有删节)【注】刘位东:人名,崔述的朋友。窜名:冒领空名。石勒:人名,后赵人。石虎:石勒侄。6.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苟

10、其职之不举 举:称B. 再四皆不然 然:这样C. 烛之则狗也 烛:照D. 且数十武 武:步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余以柳枝横扫之 然以其猛也B. 旦若遇之于市 卒灭于虎C. 过冉氏门而东 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D. 主人疑狗之不吠也 若惟恐人之闻其声息者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虽然表示理解但并不赞赏。B. 刘位东因冉氏狗虽凶猛但可“防盗”而欲劝其勿杀。C. 作者借“冉氏烹狗”一事抨击了那些市井无赖之徒。D. 石勒听从母亲的劝告未杀石虎,结果石氏反受其害。9. 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藉令

11、有仇盗夜往劫之,狗拒门而噬,虽数人,能入咫尺地哉!(2)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10. 概括冉氏最终烹狗的原因。【答案】6. B 7. D 8. A 9. (1)假如有盗贼仇人夜里去他家抢劫,狗一定守住家门咬人,即使有几个人也进不了他家门一步啊! (2)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10. 狗勇敢地咬伤路人;狗畏惧,不咬强盗;狗给主人带来麻烦。【解析】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项,“再四皆不然”,“然”如解释为“这样”,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段

12、说的是“发火器,再四皆不然”,意思是“点燃火器,一而再,再而三都点不着”,“然”同“燃”,意思是“点燃,燃烧”。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13、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D项,两个“之”都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余以柳枝横扫之”,“以”是介词,用,拿;“然以其猛也”,“以”是连词,因为。B项,“旦若遇之于市”,“于”是介词,在;“卒灭于虎”,“于”是介词,表被动,被。C项,“过冉氏门而东”,“而”,连词,表顺承;“贪牛之快而不顾车之破”,“而”表转折,却。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

14、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本题中,比如“之”,在句中的位置一样,都处于主谓之间,故用法相同,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比如“以”,“余以柳枝横扫之”,“以”后跟的是名词,故“以”是介词,而“然以其猛也”的“以”后跟的是主谓短语,故应为连词。8. 试题分

15、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作者对冉氏烹狗的行为并不赞赏”有误,文章最后一段说“虽然,畜猫者,欲其捕鼠也;畜狗者,欲其防盗也。苟其职之不举,斯固无所用矣,况益之以噬人,庸可留乎?然而妇人之仁,今古同然。由是言之,冉氏之智,过人远矣”,意思是“话虽是这样说,可是养猫的,是要猫捕鼠;养狗的,是要狗防盗。假如它不能完成它的职守,这已经是没有用了,何况加上它还要咬人?无用的狗,岂可以留下来?然而那种女人的仁慈心肠,古今都一样;从此说来,那姓冉的所有的才智,超过了一般人多得多了”,由此可知,作者应是赞赏冉氏烹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