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1774569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西方人文精神与政治文明的发展(热点)2020届高考历史--解析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A.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C.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答案】D【解析】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时代发展的需求,故D项正确。 9.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

2、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说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10. 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

3、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答案】A1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别上的限制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答案】C【

4、解析】据材料“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可知并未消除选民在职业上的限制,且未体现在性别上的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据材料“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和“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30多人、知识分子30多人、职员约10人”可知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故D项错误。12.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据此可知,列宁认为()

5、 A.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C.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D.“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答案】A13马尔西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著名人文主义者。他认为,国家的权威含立法权和执行权两个部分,而立法权高于执行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威,只有全体公民才是永远的最高立法者。据此可知,马尔西略()A提出了天赋人权理论 B具有了人民主权思想C阐释了主权国家观念 D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答案】B【解析】根据“立法权高于执行权”、“全体公民才是永远的最高立法者”可知马尔西略认为国家大权应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故B项正确。1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

6、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A资产阶级追求现世世界的享乐B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了严重打击C经济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严重D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答案】D【解析】材料主旨强调意大利人的利己主义,A项不符合主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天主教会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现象是文艺复兴导致的,与经济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中过于泛滥的人文主义带来意大利人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弊端的出现,故D项正确。15马丁路德指出,只有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才

7、更容易为上帝所接受。加(卡)尔文认为,一个人能否获得拯救,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由上帝注定了,他毕生所能获得的财富就是上帝慈悲的证明。这些主张()A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C反对天主教会的说教D肯定了个人奋斗的主导作用【答案】B【解析】材料无法看出加尔文崇尚金钱与现世享乐,故A项错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大的自由,故B项正确。 18“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由此可见()A科学与知识的进步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

8、础B科学与知识的进步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C很多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答案】A19第一家咖啡馆出现在17世纪中叶的伦敦,到18世纪,伦敦、巴黎等城市的咖啡馆已经数以百计,在这里,人们随意地交流思想、议论时政、浏览最新的书刊和报纸。咖啡馆在当时()A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深入 B促成了英国的议会改革C有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D开辟了公民参政的途径【答案】C【解析】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议会改革是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到18世纪,伦敦、巴黎等城市的咖啡馆已经数以百计,在这里

9、,人们随意地交流思想、议论时政、浏览最新的书刊和报纸”说明18世纪咖啡馆里人们思想自由,交流时政,推动启蒙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人们在咖啡馆里交流思想,与参政无关,故D项错误。20有一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张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他们可能是()A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B西方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先贤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D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答案】A【解析】根据“自由放任”“主张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可以判断出这种思想属于启蒙思想,故A项正确;西方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先贤不会提及“自由放任”和宗教思想主张,故B

10、项错误。21这场运动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新时代,道德、科学和政治领域在这一时代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来自欧洲和新世界的知识分子交往密切,形成了友谊合作和争鸣的网络。他们挣脱教会和权威的束缚,努力发现其改造世界的使命。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场运动内容的是()A“公共意志”的具体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B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C现代对大自然的考察和现代文学,都可以从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起源D具有智力的强者生而治人【答案】A22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11、。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这说明()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C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答案】D【解析】据材料“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故D项正确。23有人谈到欣赏蒙娜丽莎的观感曾有这样的感受,认为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画所表现的是对宗教题材的“人”的歌颂

12、B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反映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D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答案】D【解析】依所学知识,蒙娜丽莎并非是宗教题材中的“圣像画”,故A项错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是启蒙运动的表现,故B项错误;“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可知,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在工业革命后产生,故C项错误;依所学知识,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价值,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故D项正确。24但丁认为:人的尘世幸福的前提是和平,没有国家统一做保障,和平是不可想象的,而要实现国家统一,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世俗君主的统治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罗马教皇。这一主张不能体

13、现()A人的意识的觉醒 B政教分离的主张C强化王权的要求 D权力制衡的意识【答案】D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包括对被统治者的欺骗技巧是否高明以及是否采用斩草除根式的残暴镇压等。强者、掌权者的主观欲望与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决定了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结果。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材料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关系

14、在今天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人民与代议机关的关系上,“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二,在代议机关和行政、司法机关关系上,后者由前者产生,它们是单向的制约关系,而不是双向的制衡关系,即遵从议行合一的原则;其三,在行政、审判、检察机关之间存在着分工和相互制约,这和“三权分立”有本质的区别。“三权分立”下,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相互制约、彼此牵制,那么,也就意味着代表人民意志的立法机关要受到非选民选举产生的力量的制约,这实际上降低了立法机关的地位,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落空,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姚爱芳中西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比较与当代中国的选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对东西方两种政

15、治制度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不推行“三权分立”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答案】(1)制度:先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制。 理解:作者认为东西方政治发展的不同原因主要是统治者主观意愿和政治利益的体现,从具体上看是东西方统治手段的区别。 (2)理性主义(通过利用人类的理性力量)。人物思想(略)(请结合所学给分即可)(3)经济:自由放任;宗教: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政治: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只是文艺复兴才真正带来近现代的科学和文化发展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及其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巨大兴趣所带来的大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亚里士多德逻辑和自然科学所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及其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