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1774453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师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作业推荐师说(基础版) 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 拮据/拘泥 蟠桃/幡然悔悟 择菜/择师而教B. 庸俗/雍容 须臾/阿谀奉承 解惑/解甲归田来源:Zxxk.ComC. 谄媚/诬陷 巫医/占卦卜筮 经传/千古流传D. 郯子/啖食 贻误/百战不殆 句读/百读不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现代汉语常用字音的掌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注音全对的一项”,题中,A项,分别读j/j,pn/fn,zhi/z;B项,分别读yng/yng,y/y,ji/ji;C项,分别读chn/xin,w/sh,zhun/chun;D项,分别读tn/dn,y/di,du/d

2、。答案为B项。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 古之学者必有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古今异义词现象,A项,所以:古义,表凭借,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项,小学: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D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则耻师焉孔子师郯子 吾师道也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A. /

3、B. /C. /D. /【答案】B来源:Zxxk.Com【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师”,名词,老师;“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师”,名词,老师;“师”,名词做动词,拜师学习;“师”,名词意思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师”,名词做动词,学习;“师”,名词做动词,拜师学习;“师”,名词做动词,学习;“师”,名词做动词,拜师学习。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大王来何操?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

4、题考查学生对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先来看选项,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属于古汉语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即“不知句读,不解疑惑”,翻译为: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也,判断句式所以,表原因受通授,传授传道受业:传授知道和学问,惑,疑难,全句可译为:老师的是用来传授知识、解答疑难的人;B大王来何操?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宾语前置句“何操”即“操何”带了什么?C是定语后置句,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D项是被动句,“不拘于时”“于”表被动,不被当时社会风气拘泥。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

5、”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2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4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5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6“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

6、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7“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慈父见背(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8“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举贤以佐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9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唐代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废除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一次文体改革运动。B.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C.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传”指的是人物传记,像史记汉书中的大部分作品。D. 师说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著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C

8、项,“传”指的是人物传记,说法错误。“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来源:学科网ZXXK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9、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

10、道,作师说以贻之。6、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B. 不耻相师师:老师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答案】B【解析】1题:试题分析:师:学习。解答此类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句,然后把句子放入原文中,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7、【小题2】下列两组加横线词的含意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与的“惑”相同,与的“所以”不同B. 与的“惑”相同,与的“

11、所以”相同C. 与的“惑”不同,与的“所以”不同D. 与的“惑”不同,与的“所以”相同【答案】C【解析】1题:试题分析:“惑”分别为“疑惑”“糊涂”的意思;“所以”分别“表原因”和“途径”“工具”等。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8、【小题3】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 道之所存,师之

12、所存也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不拘于时,学于余D. 圣人无常师来源:学#科#网【答案】A【解析】1题:试题分析:A和例句均为判断句,B宾语前置句,C被动句,D无特殊句式。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9、【小题4】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合格的老师,只

13、是“小学”而已。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 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作者对此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答案】B【解析】1题: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B“不是合格的老师”无中生有。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4、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0、【小题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答案】(1)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着他,以他为师。(2)不懂得句读,而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高明在哪儿。【解析】1题: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关键得分点:(1)生乎吾前,固先乎吾,从而,师(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小学。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三、情景默写11、默写。(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2)韩愈认为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