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下《8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4)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774440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8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8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化学九下《8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化学九下《8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ord教案 (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位于科教版第六章金属第二节内容,为本章的重点、难点知识,同时也涉及到较多的中考高频考点知识。本节课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节课在学生对知识了解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对化学性质的进一步巩固与灵活运用,为此,在本节复习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两个主要教学环节:一、回顾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二、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复习,利用金属活动性顺

2、序设计实验探究金属活泼性的强弱对于通过本次教学,我做了以下反思: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感受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本节课中,利用对生活中常见物质淋浴喷头材质中铜、铬活泼性强弱的探究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引导学生要判断金属活动的强弱,需进一步熟悉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复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时,以学生熟悉的四幅图片“镁条、铁丝的燃烧和光亮如新的铝锅及锈迹斑斑的铁锅”的展示;通过两个问题( 1、同为金属,为什么镁能在空气

3、中燃烧而铁却只能在氧气中燃烧?2、为什么铝锅比铁锅更耐腐蚀?)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剧烈程度不同,从而总结出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对于该知识点讲解,通过前面几次磨课,使我深刻的认识到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对问题设置目的性必须明确,这样有利于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在复习金属与酸的反应时,通过判断几种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而在第一次上课时我设计了一道与之相关的选择题,由于学生刚刚学完新知识,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弱,而选择题的综合性较强,致使学生完成很困难,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学的进

4、度,同时课堂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因此,我觉得对于课堂习题的选择,不在于多,也不于在难,而应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并结合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习题,做到精讲精练,才是最有效的。通过设计实验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用比较分析、交流讨论、归纳结论、总结规律等方法开动脑筋,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从而帮助了学生提高与他人交流、讨论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主动发现问题的快感,增强了学习兴趣。最后,通过中考链接的方式,不但加强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引起学生重视,让学生感悟中考,在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的同时以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探究材

5、料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而在之前的课堂上,由于课堂时间紧、课容量大等诸多因素,对于探究材料分析的结论往往是老师直接给出的,而忽略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但在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教学三维目标制定的尺度把握不当。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严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了解、认识、理解等行为动词,明确本节课学生应对知识掌握的不同层次要求,从而进一步确定重点、难点知识。因此,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

6、动的中心和方向。 2、在教学方法上多数情况仍采用学生配合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按照新课程标准下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要切实以“发展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所获得,教师通过点拨、启发等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做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所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改变以往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引领者。3、在课堂教学中对处理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变能力有待于提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随时调整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完成本节制定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化,忽略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整体性。 4、对课堂细节及知识的准确性、语言的严谨性还应进一步加强。例如: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范围、活泼性与活动性的区别等细节知识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学习。总之,通过本次公开课,使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对教学目标的深入分析、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中的灵活应变能力及细节等方面都应该加强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