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773652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京津鲁琼版讲义:专题五 4 针对提升四 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 Word版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对提升四明晰错误翻译“九类型”,具备完美翻译“四意识”规避翻译失误一轮复习中考生在文言文翻译中因不会把语句切分成词,不知对应翻译,不懂得增删调整,特别对于一些生疏的词语,考生往往不会推断,造成语句理解不准,译文不合语法、语境。这就需要考生明晰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误译类型,避免误译;同时还需要具备完美翻译的“四种意识”。 明方法迷途指津一、明晰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误译类型误译类型示例感悟针对提升混淆古今异义示例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解析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

2、;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词类活用翻译错误示例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3、解析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1.借助语法知识,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

4、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续表误译类型示例感悟针对提升误译文言虚词示例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 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 解析句中的“但”是起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正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成行罢了。”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漏译省略成分示例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 误译只是用浓

5、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解析句中漏译了省略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考生对整

6、个句子的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做到:1.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语言不合规范示例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

7、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正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使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不辨感情色彩示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

8、,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把“耽玩”误译为“沉湎”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例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忘寝与食”是“耽玩典籍”形成的结果,故“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同,应译为

9、正面的意思“沉醉”续表误译类型示例感悟针对提升误译原句语气示例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可以吗?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正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考生误译原句的语气,一是因为对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二是对句子的语

10、气不够重视。文言文句子的语气,与现代汉语没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则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身份以及表达目的等误译分句关系示例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列传) 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正译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

11、必须以句意为基础,“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都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不可强加或误译。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必须看所加的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不懂文言修辞示例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明史王祎传)误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要取代它。你们即使点燃了自己,也没有日月一样的光明! 解析句中的“爝”(ju),意为“小火”“火把”,“余烬”,意为“残灰”,根据文中人物关系,这里比喻元朝残将脱脱;而“日月”则比喻明朝。考生从“实”的角度理解,没有译出比喻意义。正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

12、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积累古文修辞知识,留心古文修辞现象。二是结合语境,确认修辞现象,恰当翻译二、牢记文言文翻译的四种意识,完美翻译1人物意识让我们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把文中画

13、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译文:解析:重点落实在“购”(悬赏缉捕)、“妻子”(妻子儿女)和“踪迹”(追踪行迹)上,要有人物意识,还要结合上文,知道“仰”指“田仰”,“通明”指“沈通明”,不要胡乱翻译。答案: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行迹至沈通明的家。参考译文: 淮安的沈通明,曾经做过前明朝的总兵官。他行侠仗义,重义轻财,士大夫都称道他。顺治二年,先前有个叫田仰的巡抚,一向知道沈通明的为人,很是礼待他;等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即将灭亡,于是就把家人托付给沈通明,而自己浮海远去。沈通明将田仰的妻子和孩子藏匿到其他地方。恰好清军渡过淮河,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行

14、迹至沈通明的家。这时,沈通明已经闭门在家很久了。追捕的人包围了他的家,沈通明走进寝门,喝了好几碗酒,然后撕开束帛捆住他的爱妾,把她背在背上,牵着马,手里握着弓箭出来,大喊道:“你们这些人也知道沈将军吧!”于是把箭搭在弓上对准围捕的人,准备围捕他的那些人都迟疑不敢向前而退却。沈通明上马飞驰,和爱妾都得以逃脱。2语境意识一可以帮助补出省略成分;二可以帮助推断关键词义(1)仍以上题为例:根据语境可以推知“购仰妻子急”的主语是“清军”,“踪迹”是“他们的”即“田仰的妻子儿女”的。较为连贯的答案:(清军)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 追踪(他们的)行迹至沈通明的家。(2)(2019高考江苏卷)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译文:解析:“益”,越发。“此儿汗血”是判断句。“蹀躞”,小步行走。“蹀躞”后省略介词“于”。“康庄”,大路。“啧啧”“汗血”“蹀躞”这几个词语不好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