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73313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聚氯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B. 废弃油脂回收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C. 油脂既能提供能量又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D. Fe2O3可用来制作油漆和涂料【答案】A【解析】【详解】A聚氯乙烯是高聚物,分子中的n值不同,属于混合物,选项A不正确;B. 废弃油脂回收后,利用皂化反应可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甘油,选项B正确;C、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选项C正确;D、氧化铁是红棕色的固体物质,可以用来做红色油

2、漆和涂料,选项D正确;答案选A。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B. 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C. 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答案】D【解析】【详解】A项,从高纯度的SiO2熔融体中,拉出直径约100m的细丝,就得到光纤,SiO2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A项正确;B项,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水玻璃具有黏性,水玻璃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B项正确;C项,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如饱和Na2SO4等)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盐析析出的蛋白

3、质仍可以溶解在水中,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C项正确;D项,石油裂解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D项错误;答案选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 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答案】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故A错误;B氧化铝与强酸、强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C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都有单质参加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

4、反应,故C正确;D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D错误;故选C。4.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Cl2B. HClC. CaCO3D. NH3【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不选;B.在水溶液里,HCl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故B不选;C.CaCO3为化合物,其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CaCO3属于电解质,故C不选;D.NH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NH3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生成离子而导电,即发生电离的不是NH3本身,故NH3属于非电解质,故D选;故选D。5.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

5、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A. SO2和H2SB. Cl2 和CO2C. NH3和CO2D. SO2 和Cl2【答案】B【解析】【详解】A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单质硫,单质硫不溶于水,可以产生沉淀,故A不选;B氯化钡与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故选B;C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铵,碳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C不选;D在溶液中,氯气会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Cl2+SO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故D不选;本题答案选B。6.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AB

6、CD装置图现象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体,后出现黄色固体试管中液体变浑浊结论催化活性:Fe3+Cu2+氧化性:Br2I2Ksp:AgClAgBrAgI非金属性:CSi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两溶液c(Cl-)相同,可排除氯离子的影响,c(Fe3+)比c(Cu2+)小,也排除了浓度的影响,而右边产生的气泡快,说明催化活性:Fe3+Cu2+,故A正确;B.生成的溴蒸汽中混有氯气,氯气和溴蒸汽均能氧化KI生成碘,所以不能说明氧化性Br2I2,故B错误;C.2ml的AgCl悬浊液,滴加2-3滴NaBr后,有淡黄色沉淀

7、,此时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AgCl,再滴2-3滴NaI溶液,有黄色沉淀,可能是AgCl转化成了AgI,则不能证明Ksp:AgBr AgI,故C错误;D.生成的CO2会混有HCI,所以不能说明碳酸的酸性不硅酸的酸性强,则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Si,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A。7.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A. 3.0 molB. 1.5 molC. 1.0 molD. 0.75 mol【答案】B【解析】【详解】利用电子守恒作答。当1molCr3+被氧化生成Cr2O时,失去的电子为3mol,而1molPbO2被还原只能得

8、到2mol电子,因此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答案选B。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序号事实推论A与冷水反应,Na比Mg剧烈金属性:Na MgB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金属性:Ca MgC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非金属性:S CDt时,Br2+H22HBr K = 5.6107I2+H22HCl K = 43非金属性:Br I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与冷水反应,Na比Mg剧烈,说明Na的金属性比Mg强,正确;B、用对应碱的碱性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9、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金属性:Ca Mg,正确;C、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说明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不能说明S与C的非金属性的强弱,错误;D、相同温度时,溴与碘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说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的非金属性强,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pH=1溶液CO32 -、Na+、AlO2-、NO3-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由水电离的C(OH-)= 10-13 mol/L的溶液中,Na+、Ba2

10、+、Cl-、Br-有较多的Fe3+的溶液中,Na+、NH4+、SCN-、HCO3-酸性溶液中Fe3+、Al3+、NO3-、I-、Cl-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中MnO4-显紫红色;pH=1的溶液中弱酸根CO32 -、AlO2-不能大量共存;HCO3-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中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则根据离子的性质可知,能够大量共存;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酸性溶液中I-与Fe3+和HNO3不能大量共存。【详解】中MnO4在溶液中为紫色,不能大量存在于无色溶液中;中pH=1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弱酸根CO32 -、AlO2-与H+不能大量

11、共存;中能和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其中HCO3-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中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则根据离子的性质可知,该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中Fe3+与SCN-在溶液中发生络合反应生成Fe(SCN)3不能大量共存;中I-与Fe3+和HNO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点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2、:(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0.下列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A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B乙酸、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C浓盐酸、二氧化锰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具有氧化性D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A. AB. BC. CD. D【答案】

13、D【解析】【详解】A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可以采取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NH3,可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说明NH3为碱性气体,故A正确;B纯净的乙酸乙酯是一种油状液体,且能浮在水面上,所以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故B正确;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制取Cl2,Cl2可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说明KI转化为I2,则说明Cl2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SO2的漂白性,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明确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性质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二氧化硫性质的应用,尤其是涉及褪色的原理

14、的理解。1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CuS)Ksp(ZnS)D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足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2+,但是无法证明是否有Fe3+,选项A错误;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得到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选B正确;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虽然有ZnS不溶物,但是溶液中还有Na2S,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后,Cu2+一定与溶液中的S2-反应得到黑色的CuS沉淀,不能证明发生了沉淀转化,选项C错误;D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有很多可能),再加入盐酸时,溶液中就会同时存在硝酸钡电离的硝酸根和盐酸电离的氢离子,溶液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如果上一步得到的是亚硫酸钡沉淀,此步就会被氧化为硫酸钡沉淀,依然不溶,则无法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