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期末-群落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73313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8年-期末-群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2018年-期末-群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2018年-期末-群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2018年-期末-群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2018年-期末-群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8年-期末-群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8年-期末-群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落(2018年海淀期末 23)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过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C.粘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D. c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病毒诱导其发生抗性变异(2018年海淀期末 31)树线是指直立树木分布的海拔上限,如图1所示。生态学者研究了全球变暖环境下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1)生态学者可以采用_法调查不同样地内

2、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树线的上升幅度。树线之上的植被主要为灌丛或草甸,树线之下为森林,这种空间结构属于群落的_结构。(2)树线上升过程中,群落发生了_演替,演替过程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3)图2说明,_。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形成一道又宽又厚的“封锁墙”,树木的种子落地于此便遭到“封杀”,导致树线_。(4)该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树线位置上升,但树线上升幅度受到种间_关系的调控。(1)样方 垂直(2)次生 增加(3)树线上升与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呈负相关 相对静止(4)竞争(2018年朝阳期末 11)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

3、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体型大小不同果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B.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D.果蚁与真菌相互适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2018年朝阳期末 28)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B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0

4、18年丰台期末 19)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下列有关荅原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衣是苔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B.苔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C.寒冷利于苔原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质的积累D.南部森林群落会影响苔原的演替速度和方向(2018年丰台期末 20)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建成了花坛锦簇下沉式景区一锦绣谷。锦绣谷的前身是永定河西岸一处非正规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占地22hm2,深达30多米。原来的垃圾场已成为草木葱茏、繁花似锦的山谷花园。下列有关叙

5、述错误的是A.回填土壤后人工种植的草本植物的数量呈J型增长B.谷底建成lhm2的人工湖提高了群落的物种丰富度C.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多种植物以提高生态修复效率D.锦绣谷中土壤动物的种类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2018年丰台期末 29)切叶蚁寻找植物的花和叶,将它们切割成小片,用来培养供其食用的真菌。菌圃通过特定的方式建立:首先,切叶蚁清除花朵和叶上的污垢和异物并移走外来的杂菌;其次,咀嚼植物以破坏掉叶表面的蜡质层;第三,进行真菌菌丝移植;第四,分泌特殊的酶以分解含氮的蛋白质。而真菌能把叶中的纤维素转化为切叶蚁能消化吸收的其他糖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切叶蚁以真菌为食而间接从植物获取能量B.真菌

6、与外来的杂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切叶蚁能够选择性的养殖真菌D.真菌是初级消费者,切叶蚁是次级消费者(2018年通州期末 34)下图为某地2000年-2004年主要植物种类及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故在此地将持续呈“J”型增长B此地5年内狗牙根的数量不断减少,可能与加拿大一只黄花的竞争有关C此地5年之后群落植物丰富度将呈不断增大趋势D因巢菜数量不断减少,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在植株密集处多取样方(2018年通州期末 3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水族箱中群落演替”的实验,水族箱达到稳定状态一段时间后,生物逐渐死亡。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族箱内的生

7、物构成一个人工生物群落 B不需要向水族箱输入外界的物质和能量C需要定时记录水族箱内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 D各营养级生物的比例不同会影响演替速度(2017年海淀期末 1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群落由多个不同种群及生存环境组成C.群落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增加D.生态系统依靠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稳态(2017年海淀期末 30)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右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

8、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种群密度A.生态系统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2017年西城期末 15)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

9、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D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时均是森林群落(2016海淀期末 35)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植物种类高度(cm)生长型对照轻度入侵中度入侵重度入侵高山乌头20-40多年生草本+藜芦50-100+毛蕊老鹳草30-80+大白花地榆50-80+小叶章60-90+牛皮杜鹃10-25灌木+笃斯越桔10-15+(1)调查时,科研人员要在小叶章入侵斑块_选择若干个1m1m 的样方,统计样方内的植物_、株数、高度等信息,通过记名计算统计出整个群落中植物的_。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群落为对照组进行

10、研究分析。(2)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逐渐消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_,植株的高度_。(3)小叶章不同入侵程度下,群落的_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1)随机 种类 丰富度 (2)增多 增加 (3)垂直和水平 次生演替(2016东城期末 36)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和植被过渡带, 油松为该区域典型的树种。为合理地经营和保护林业资源提供依据,研究人员对秦岭某区域油松林进行了调查。(1)此区域自上而下分别为乔木、亚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四个层次,形成了群落的 。在对植物的丰富度进行调查时,需要统计各层植物的 ,且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植物选用 适宜的样

11、方。(2)研究人员调查了该地区阴坡与阳坡油松的年龄结构,结果如图1。年龄结构是指 从图可推断,该地区油松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3)通过调查,研究人员绘制出油松的死亡率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油松阴坡比阳坡整体死亡率 ,可能原因是阴坡与阳坡 条件差异大。其中阳坡油松以 年为周期呈现死亡率高峰,发生这种波动的原因是每当油松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引起植株大量死亡。依据上述研究,林业人员可确定油松砍伐的合理时期,有效提高林业 的可持续发展水平。(1)垂直结构 种类(和数量) 大小(面积)和数量 (2)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3)高 光照 15 种内斗争加剧 (2016西城期末 16)

12、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动物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下列有关栖息地片段化对动物种群不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B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C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易发生变化D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2016丰台期末 41)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通过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灌木构成了群落中的一个种群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互利共生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2016丰台期末 45)三叶草是牛的主要饲料,三叶草传粉受精靠土蜂,土蜂的天敌是田鼠,田鼠不仅喜食土蜂的蜜和幼虫,而且常常捣毁土蜂的蜂巢。土蜂的多少直接影响三叶草的传粉结籽。猫是田鼠的天敌。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牛和土蜂均从三叶草获得能量 B上述关系中最长的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C若要养牛业发达必须大量养猫 D三叶草和土蜂共同(协同)进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