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73294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的化合物第一课时(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4号教师 吹气能生火吗? 水能生火吗? 感受化学的魅力 一、钠的氧化物 氧化钠过氧化钠 名称 氧化钠(类比CaO ) 过氧化钠 化学式与化 合价 颜色状态 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与酸反应 特 性 物质种类 用途 Na2O +1-2 Na2O2 +1 -1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碱性氧化物 化学试剂、干燥剂 钠的氧化物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 论 取少量过氧化钠( 约1药匙)于干燥的试 管中

2、,加入5-6滴水( 用拇指堵住试管),用 手摸一摸试管外壁 立即用带火星的木 条放在试管口(可适当 深入试管内部) 然后向反应后的溶 液中滴入酚酞,观察实 验现象 试管壁发热 反应放热 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生成O2 溶液变红生成NaOH 振荡后又褪色 二、实验探究 时间约 3min P55实验3-5 为什么滴入酚酞为什么滴入酚酞后后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可能是可能是什么物质什么物质使得变红的溶液褪色使得变红的溶液褪色 ? 发现问题 1 1 1 1 发现 问题 2 2 2 2 猜想 假设 3 3 3 3 设计 方案 4 4 4 4 实验 验证 5 5 5 5 得出 结论 三、科

3、学探究的模式 提出假设 资料卡片:资料卡片: 2.H2.H 2 2 OO 2 2 的性质:的性质: 1. 1.漂白性(能使有机色素褪色)漂白性(能使有机色素褪色) 2. 2.在在MnOMnO 2 2 下快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下快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2H2H 2 2O O 2 2 = = 2H 2H 2 2 O+OO+O 2 2 请结合资料小组讨论提出合理的假设 1.Na1.Na 2 2 OO 2 2 和和HH 2 2 OO 2 2 的结构:的结构: 探究过程 猜想、假设 假设1.可能是生成的NaOH使红色褪去 假设2.可能是生成的O2使红色褪去 假设3.可能生成了H2O2使红色褪去 。 设计方案

4、 小组成员合作设计方案 实验验证 合作实验,一起嗨! 得出结论 结论: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产生了H2O2,使红色褪 去。 思考并小组讨论: 那么H2O2作为一种中间产物是如何产生的呢? 请用方程式表达 Na2O2与H2O反应的机理 结论分析 Na2O2与HCl反应 2Na2O2+4HCl4NaCl+O2+2H2O(更剧烈) 2Na2O2 + 2H2O 4NaOH + O2 结论: 所以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过氧化物 Na2O2与CO2反应 化学方程式: 既是氧化剂又 是还原剂 2Na2O22CO2=2Na2CO3O2 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供氧剂等。 Na2O2用途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

5、钠 化学式与化 合价 颜色状态 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与酸反应 特 性 物质种类 用途 Na2O +1-2 Na2O2 +1 -1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H2O 供氧剂、氧化剂、漂白、杀菌剂 强氧化性 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 化学试剂、干燥剂 小结 自学作业 请应用今天学 习物质的方 法、规律和科 学探究的方法 ,完成对Na2CO3 和NaHCO3的研究 ,完成教材P56 页以成果形式 展示。 谢 谢 聆 听 感 谢 指 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