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732891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的重要化合物教案(2019年高中化学省级优质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铁的重要化合物 (3-2-3)【教材分析】铁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重要化合物是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第三课时的内容。在第一章、第二章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必修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同时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节知识是金属化学性质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本课时涉及铁的化合物间转化的复分解反应以及铁元素+2价与+3价相互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既有理论知识的

2、应用又有化学实验操作的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为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变价非金属元素性质的学习提供研究模型。铁的重要化合物主要涉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盐的性质。具体包括:铁的氧化物(Fe2O3、FeO、Fe3O4)物理性质和作为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的性质,常见的铁盐和亚铁盐性质、Fe2和Fe3相互转化(Fe2被氧化剂氧化为Fe3 ,Fe3被还原剂还原为Fe2)、Fe2和Fe3的检验方法、Fe(OH)2、Fe(OH)3的制备及性质。【学情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初步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

3、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相关基本概念,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探究能力,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高一学生对化学学科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小组实验让学生体验“合作”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掌握氧化铁、氧化亚铁与酸的化学反应。(2)理解溶液中Fe3+和Fe2+的检验方法及Fe3+与F

4、e2+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3)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4)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铁的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来研究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及探究物质间转化的方法。(2)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手段和实验技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3)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4)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3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实验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实验的设计、探索、验证,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2)通过课程的引入主线,带动课程的探索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Fe3和Fe2的检验,铁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Fe3和Fe2的相互转化,Fe(OH)2的制取。三、教学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把“课

6、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是设计这堂课的理念。为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基于“问题”的探究是本堂课设计的主线。设计本堂课时,应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如“活动元”、“微课”等是本堂课使用的教学手段。教材按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顺序编排,知识结构清晰,但在实验编排及教学过程当中发现学生的认知顺序更多为:氧化物(生活中的铁锈)盐氢氧化物,因此本节课将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来设计。铁的氧化物通过一段有趣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侧重于Fe3+、 Fe2+的检验以及相互转化(此内容为本节课的重点)。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的制备及性质侧重于Fe(OH)2向Fe(

7、OH)3的转化(此内容为本节课的难点)。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均通过实验探究来突破,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最后找出正确方法解决问题。四、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以中国海军“绵阳舰”引入课题。【活动元一】观看“微课”视频,认识铁的氧化物。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观看微课,简单填写“学案”积极参与抢答活动。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作适当评价。FeO的颜色? 生活中如何除掉铁锈呢?哪种氧化物具有磁性,其铁元素化合价为多少?三种氧化物哪些是碱性氧化物?请书写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活动元二】实验探究 核心突破 铁的两种盐及其转化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阅读教材61页,分组完成实验【实验3-1

8、0】,记录现象。现象产生矛盾:一部分学生的FeCl2溶液遇到KSCN溶液变红色。思考:为什么久置的FeCl2溶液遇到KSCN溶液会变红?分析实验矛盾的原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预测Fe3+、Fe2+的转化实验探究:利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Fe3+与Fe2+的相互转化。试剂:氯水、铁粉、KSCN(aq)实验展示,完善结论小结: Fe3+、Fe2+的检验方法用KSCN(aq)Fe3+:Fe2+:实验准备:在书上的实验试剂上稍作改动,其中一半学生用的久置的FeCl2溶液,另一半学生用的是新制的FeCl2溶液,两类学生的实验结果不同,产生矛盾。引导思考:为什么久置的FeCl2溶液遇到KSCN溶液会变红?提

9、供的试剂(氯水、铁粉、KSCN(aq) )供学生设计实验验证Fe3+与Fe2+的相互转化完善学生的实验方案补充实验结论【活动元三】实验分析 认识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阅读教材60页,提出检验Fe3+、Fe2+的第二种试剂:NaOH(aq)分组实验完成【实验3-9】实验分析:Fe(OH)2变色的原因小组合作讨论:制备Fe(OH)2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其变色?汇报:改进措施改进实验:感受 Fe(OH)2白色沉淀观看创新实验视频分析实验原理自主小结完善氢氧化物的性质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3-9】 引导学生分析Fe(OH)2变色的原因,并思考在制备Fe(OH)2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其变

10、色?完善改进措施提供另一种创新实验方案,让学生分析其实验的原理播放实验视频展示“展板”【活动元四】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学以致用:生活中可以使用_去除铁锈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口服液当中主要含有亚铁盐,广告常说“ Vc和铁搭档效果会更好”的原因:_亚铁盐的正确保存方法:_刻制印刷电路板用 FeCl3溶液做“腐蚀液”的原因_课堂检测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A. B C D2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红棕色沉淀生成 C没有沉淀生成D有无色气体产生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1、Fe2+、Fe3+的检验方法2、铁的重要化合物之间转换布置课后作业:开放作业:课后探究:设计实验探究久置的 FeCl2溶液中的Fe2+是否完全被氧化为 Fe3+ ?书面作业:完善“学案”必修一P63 第7、9、10、11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