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73269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东北师大郑长龙)(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派出所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文章标题:街道派出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公安局新华街派出所在盟、旗公安局及巴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全旗“五合一”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打防控体系为载体,以执法为民为核心,以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保证,围绕自治区60年大庆安全保卫工作,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不断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警务运作,警民携手,预防犯罪,减少发案,为创建平安阿拉善,提供了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的社会 一、队伍建设及“三基”工程建设 1、*公安局新华街派出所整合警力后现有44人,其正式民警25人,人才储备19人。所领导2人,内勤1人,社区队10人,巡防队11人,防

2、控队18人。在职民警党员10名,预备党员1名;大学文化程度9人,大专16人;30岁以下10人,30岁至40岁13人,40岁以上2人,男民警14人,女民警11人。所领导班子健全、凝聚力强,所领导政治坚定、清正廉洁、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外树形象,内练素质,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 2、上半年,派出所把队伍建设摆到首要位置,加强民警的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强化民警的组织纪律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素养为本”的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一、如何理解“素养为本”,Institu

3、te of Chemical Education,1、什么是化学课堂教学价值取向?,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2、化学课堂教学有哪些价值取向?,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知识取向”的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基本技能 (讲授式、启发式),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能力取向”的化学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能力,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素养取向”的化学课堂教学 科学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

4、ation,“科学素养取向”的化学课堂教学 STSE问题 科学的本质及价值,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学科核心素养取向”的化学课堂教学 学科思想与观念 学科思维方式,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3、科学素养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有什么不同?,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化学教学层,化学认识层,化学知识层,化学课堂教学系统的圈层结构(郑长龙,2011),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哲学认识,科学认识,化学认识,宏观教育,科学教育,化学教育,核心素养,科

5、学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化了的科学素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4、5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之间有什么关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化学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化学科学实践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化学科学价值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Institute of Chemical

6、 Education,化学 科学实践,化学 科学思维,化学 科学价值,科学探究与 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 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 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 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 社会责任,实践,认识,再实践,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的化学课堂教学如何设计,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1、思路的板块化设计,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板块 “板块”(Plate ,缩写为P)是化学课堂教学板块的简称,指的是构成化学教学系统的一级子系统。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思考的就是这节课我

7、要讲几个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就是板块,每一个大问题就是一个板块。,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水的组成,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物质的辨识,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P1: 水的组成 的宏观辨识,P2: 水的构成的微观探析,P1: 水分子的 符号表征,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宏观表征-微观表征-符号表征 宏微符“三重表征”,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离子反应(第1课时) 电解质 电离 离子方程式,Ins

8、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P1:氯化钠水溶液为什么会导电?,P2: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是因为通电吗?,P3: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吗?,P4:电解质的电离如何来表征?,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P1:溶液导电现象 离子的 发现,P2:离子的产生水分子 作用 电离,P3: 离子的产生 加热至 熔融 电离,P4:电离方程式 电离的 表征,宏观 现象,微观 本质,符号 表征,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2、内容的任务化设计,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板

9、块: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1】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2】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3】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分析 【学习任务4】分析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一般思路,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学习任务1、2、3的素养功能在于:通过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弱酸强碱盐溶液呈碱性的分析过程,发展学生基于“微粒”和“平衡关系”的视角进行“微观探析”的素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学习任务4的素养功能在于:通过对前面3个学习任务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

10、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微观分析模型,发展学生“模型认知”的素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3、活动的多样化设计,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一般性学习活动 学科性学习活动,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一般性学习活动 预习、听课、记笔记、回答问题、练习、复习、做作业、考试等。,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学科性学习活动 化学科学实践活动 化学科学思维活动,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化学科学实践活动 观察 实验 调查,

11、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化学科学思维活动 描述、比较、分类、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判断、预测、假设、分析、解释、说明、设计、评价、选择等,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硫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之一:能从物质种类和元素价态视角选择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路径(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一般性学习活动),运用设计、分析、比较、评价、选择等方法(学科性学习活动),优选出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路径。,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4、情境的真实化设计,In

12、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1)建构性化学学习情境的设计 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应注重发挥化学史实的作用,将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与化学核心概念的发展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学科本原上把握化学核心概念发展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观念。,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水溶液中离子的产生 教师可以分别提供“法拉第的电离理论”(认为电解质水溶液在通电情况下产生离子)和“阿伦尼乌斯的电离学说”(认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发产生离子),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电

13、解质水溶液中离子的产生到底需不需要通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真的能自发产生离子吗?”等学科本原性问题,形成实验探究的欲望和冲动。,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2)迁移性化学学习情境的设计 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建构的化学核心概念和学科基本观念解决实际问题。,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应注重发挥真实的STSE问题的作用,将化学核心概念的迁移和应用与STSE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学科价值上把握化学科学的社会功能和责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氧化还原反应 如何根据

14、氧化还原原理对汽车尾气进行绿色化处理 “什么是绿色化处理?”“汽车尾气的最主要成分有哪些?”“如何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如何转化、转化需要哪些条件?”等,这些具体的问题解决任务,促使学生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实验探究等,正是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和发展。,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5、目标的素养化设计,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输入:建构性化学教学目标 输出:迁移性化学教学目标,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建构性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Fe2+和F

15、e3+的转化关系,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迁移性目标 实验探究铝盐和铁盐的净水效果。,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6、教学评的一体化设计,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为什么倡导教学评一体化? 有教无评 教考分离,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二个一致性 目标: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 任务:学习任务与评价任务的一致性,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如何进行评价目标和任务设计? 原则 1、紧紧围绕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及迁移,设计评价目标和评价任务。 2、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化学核心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评价目标:通过对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水平(物质、元素及微粒水平)。 评价任务: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进阶(物质、元素及微粒水平)。,谢 谢!,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