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760126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X 页数:98 大小:63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分析及素养导向下2020届高三复习备考建议,2019年11月,一、2019年全国卷试卷分析 二、2019年高考试题对2020年高考备考的 启示 三、备考建议 四、所在年级组高三化学备考介绍,分 享 提 纲,一、2019年全国卷 试卷分析,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1.总体稳定,难度适中,变中求新 近年来,全国I卷在题型、题量、阅读量及试题风格上基本保持稳定 。试题在立意、情境和设问等方面,稳中求变,变中创新,有利于学生 备考,对稳定中学教学,使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稳步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 的作用。 选择题保持稳定,考点分布与往年基本一致。考查的角度保持了稳 定,在稳定的基础

2、上又有所创新。,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非选择题难度适中,情境陌生度适中,入手较为容易。试题保 持了全国卷的一贯风格。在考查学生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同时,还要 求学生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如26题 要求考生有较强的信息提取能力; 27、 28题则要求考生在提取信 息后有较强的吸收整合信息能力,并能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和解决问 题。28题第(2)问实际计算较复杂,但可以根据排除法获得答案, 不过第(4)问综合性较强,区分度较大。 选做部分的两道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与往年风格基 本一致。,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2.重视基础的考查,更突出知识的应用 化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3、、基本方法是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深入学 习的必备基础,是考查能力的载体,同时也是全卷保持稳定的重要部分 。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能够真实地反映出考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 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基本方法的考查,基本涵盖了中学 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本卷不是对这些基础知识 孤立地进行考查,而是将其融合起来进行考查,突出了知识的应用价值 ,体现了学科素养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要求。,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全国I卷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如下:化学与STSE、化学用语 、氧化还原反应及应用、离子(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结 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及其应用、化学 反应

4、速率和化学平衡、常见的元素性质、物质的制备、分离 、提纯、鉴别的综合运用、有机物相关的知识、电解质溶液 等。,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全国I卷保持了注重基础及基础知识应用的特点,将基 础知识的考查融入问题解决之中。例如27题中(4)考查由基 础化合物合成新化合物的基本实验操作,实际上就是常考的 从稀溶液中获得溶质常用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 作。再如26题(4)考查由已知化合物获得新化合物的实验方 法,实际上就是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新物质的方法。 总之主观题突出基本概念、原理、基本实验的考查,主要考 查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3.选取真实的问题、以实际问题为情

5、境,考查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试题在素材选取方面,以生活、化工生产的真实问题为 情境,体现可持续发展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体现 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以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将化学研究 的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的性质巧妙地 融合于试题中,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1)以真实问题为情境,考查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试题选材背景广泛,较好地呈现了化学学科涉及面广的特点,同时 注重传统与前沿的结合,立体地展现了学科风貌,在真实的情景中考查 学生的基本能力。例如第7题考查了陶瓷的原料及其主要成分和化学性 质、还有氧化

6、铁的颜色。这些问题都能用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加以解决, 虽然简单,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展现化学学科在各个领域中 的应用。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问题,认识到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 要意义,促使学生关注化学发展、关注社会,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化学 学习热情。,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2)以工业生产的真实问题为情境,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以下内容: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 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 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 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全国I卷

7、中,大量选用真实的工业生产为情境,考查学生真实地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26 题以硼美矿为原料制备硼酸,在完成 试题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在考试中吸收、学 习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总之,选用真实的工业生产作情境,既有利于 考查学生能力,又有利于体现学科价值,引导学生 爱科学、爱化学。在学习中形成较为广阔的学科视 野 和社会视野。,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4.以图形、图表等多种形式为信息载体,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试题呈现形式丰富,不单调、枯燥。例如:9题给出了实验装置, 比纯粹用文字描述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 1

8、0、 12 题给出了 示意图,有助于考生对他们不熟悉的、陌生问题的理解; 11 题、28题 中图和表的使用,使考生能更清晰地找出变化量与结果的关系。 这些 载体的使用,不仅丰富了试卷的形式,也多角度地考查了考生接受、吸 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全国卷 总 体 评 价 5.考查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化学学科素养体现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10个方面。全国I卷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素养。 综合能力考查突出体现在26、27、28 三个大题中,此三题都是实 际生产情境中化学问题的考查,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9、,必须能将其 中的化学问题从情境中剥离、提取出来,即要求考生有很强的综合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本题考查物质组成、性质与用途,考查的核心 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

10、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本题考查的是芳香烃结构与性质,涉及原子共面、氧化 反应、加成聚合反应等,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宏观辨识与微观 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 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 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 到溴苯,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本题考查溴苯的制备实验,涉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装置作用与混合物分离提纯等知识,考查的核心素养是科学 探究与创新

11、意识。 提纯有机物粗产品的常见方法:粗产品(含酸性杂质) 水洗 碱洗 水洗干燥过滤蒸馏纯产品。,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 (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 HCl H+Cl,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本题以多相化学的研究课题为材料,考查图像 分析与化学计算知识。题目不

12、难,但考查方式新颖 ,既向考生介绍了现在的科学研究,又考查了学生 结合化学知识接受、吸收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考查 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a1=1.1103 ,K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与电离平衡,涉 及溶液导电能力的影响因

13、素、混合溶液中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pH判断等知识,考查 的核心素养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 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 H2+2MV2+ = 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 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 区移动,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涉及酶的特 性、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解质离子迁移方 向等知识,考查的核心素

14、养是证据推理与模 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本题以一种新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图命题让学生结合该图 和题干信息推导元素,既考查了学生的主干知识(元素非金 属性强弱判断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判断等) ,又考查了学生通过读图整合信息的能力:近几年的高考化 学试题都有对元素周期表、周期

15、律的考查,但此题在熟悉中 有变化,通过新化合物微观结构图推导元素对考生来说是新 的,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 观探析。,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26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回答下列问题: (1)在95 “溶侵”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 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 (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 4,Ka=5.811010,可判断H3BO3 是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母液经加热后 可返回_工序循环使用。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 _。,全国卷 具 体 分 析 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