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全诗诗意范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758369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子吟全诗诗意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游子吟全诗诗意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游子吟全诗诗意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子吟全诗诗意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子吟全诗诗意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子吟全诗诗意范文 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与自己所敬爱的母亲分别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在他的诗作游子吟中就表达了思念母亲的情感 游子吟 作者:孟郊年代:唐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

2、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

3、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作者简介】 孟郊:湖州武康人(今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年)任江南溧阳尉其代表名诗游子吟就是在溧阳时所作在任时常以作诗为乐作不出诗则不出门故有“诗囚”之称不事曹务还被罚半俸不久弃官他前妻早死三子夭折仕途的坎坷家境的凄苦对他的思想和创作都有极大的影响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守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八月己亥(二十五)日(9月12日)暴病去世时为元和九年(814年)孟郊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100贯为他营葬郑余庆派人送300贯“为遗孀永久之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