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及来历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1757480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习俗及来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清明节习俗及来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清明节习俗及来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清明节习俗及来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明节习俗及来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习俗及来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习俗及来历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来历: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

2、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习俗及来历篇2 清明节的来历、各地习俗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XX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

3、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

4、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唐代开始寒食与清

5、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习俗及来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