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4365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多址接入技术张茗涵通信工程学院12班150101200232015年12月9日一概要: 本次实验利用对讲机,电报机等实验器材搭建了无线电报通信系统,并分组分别采用ALOHA、CSMA、TDMA三种协议,三小组分别三次传输了各自的中文电码,初步了解了多址接入技术。二正文:1.简介: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多址接入技术,培养自己对通信学科的兴趣。 实验组利用分发的对讲机,电报电键,电报盒子,耳机先由各小组组装验证其完整性以及没有损坏;而后搭建可以完成可以进行电报通信的无线电报系统;然后利用ALOHA、CSMA、TDMA三种协议三次传输了一组中文电码,并统计耗时和成功发送与接收技术

2、。 实验预期效果为:采用三种协议,准确发送数据并接收,熟悉多址接入技术。2.理论: 利用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字母、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高的符号具有最短的点划组合;“点”对应于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于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对方,接收机把短的电脉冲信号翻译成“点”,把长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划”;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就可以译成英文字母,从而完成了通信任务。 建立用户之间的无线信道的连接,是多址接入方式的问题。解决多址接入问题的方法

3、叫多址接入技术。 ALOHA协议和它的后继者CSMA/CD都是随机访问或者竞争发送协议。随机访问意味着对任何站都无法预计其发送的时刻;竞争发送是指所有发送的站自由竞争信道的使用权。ALOHA协议的思想很简单,只要用户有数据要发送,就尽管让他们发送。当然,这样会产生冲突从而造成帧的破坏。但是,由于广播信道具有反馈性,因此发送方可以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进行冲突检测,将接收到的数据与缓冲区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数据帧是否遭到破坏。同样的道理,其他用户也是按照此过程工作。如果发送方知道数据帧遭到破坏(即检测到冲突),那么它可以等待一段随机长的时间后重发该帧。 CS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4、 Sense Multiple Access)采用分布式控制方法,附接总线的各个结点通过竞争的方式,获得总线的使用权。只有获得使用权的结点才可以向总线发送信息帧,该信息帧将被附接总线的所有结点感知。 T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注:本段来源于

5、百度百科)3实验仪器:电报盒子,电报电键,对讲机,耳机。4.实验步骤:1.先分别连接各设备检查工作是否正常。2.将所要传输数据翻译成摩尔斯电码。每组对应的数据接收方编号发送方编号报文编号报文内容1如月数字表示2111172 2588摩尔斯码- - - - - -之恒数字表示3120037 1854摩尔斯码- - - - - -如日数字表示3131172 2480摩尔斯码- - - - - - -之升数字表示2140037 0581摩尔斯码- - - - - -3.连接对讲机,耳机,电报电键于相应位置,检查信息传输是否正常。4.乙方进入另一房间,确认通信后,第一小组分别利用上述三种协议向第二小组

6、传输所选数据,第二组确认;而后第二组向第三组传输另一组数据,第三组确认;第三组向第一组传输第三组数据,第一组确认;最后第一组发出汇合信号,全组汇合。5.比对传输数据,计算传输的准确率。6.结果:接收方编号发送方编号报文编号是否成功收到数据1接收报文2-1-1-1-数据2接收报文3-1-2-0-数据3接收报文3-1-3-1-数据4接收报文2-1-4-1- 接入方式一号机二号机三号机平均ALOHA完成时间(分钟)8767发送报文次数54443接收次数54443成功接收次数4444发送数据确认次数54443接入方式一号机二号机三号机平均CSMA完成时间(分钟)67118发送报文次数4544.3接收次

7、数4544.3成功接收次数4444发送数据确认次数4544.3接入方式一号机二号机三号机平均TDMA完成时间(分钟)8888发送报文次数4444接收次数4444成功接收次数4444发送数据确认次数44447.讨论: 本次实验利用ALOHA、CSMA、TDMA三种协议进行了多地址通信,初步了解了此三种通信协议,此套系统可以避免多用户通信时的干扰。但是相对的是耗时长,且需要发送与要发送数据无关的确认数据。我们讨论认为,为了保证传输的互不干扰和数据准确,键入数据增多和耗时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8.结论: 本次实验预期完成电报系统的搭建并采用ALOHA、CSMA、TDMA三种协议,三小组分别

8、三次传输了各自的中文电码,准确率很高,但是耗时较长。 通过本次实验,组员初步了解多址接收技术的使用,体会到了其优缺点。三结束语 本小组成功搭建了电报系统并利用多址接入技术传输了数据,组员初步了解了ALOHA、CSMA、TDMA三种协议,增长了对于通信学科的兴趣。无线电报系统工程体验实验组网通信技术张茗涵通信工程学院12班150101200232015年12月9日一概要: 本次实验利用对讲机,电报机等实验器材搭建了无线电报通信系统,分三小组分别利用多条无线网络方式传输了各组自选汉字,并用网络中继传输方式传输了各自选择的汉字数据,初步了解了组网通信技术。二正文:1.简介: 本次实验旨在了解组网通信

9、技术,培养自己对通信学科的兴趣。 实验组利用分发的对讲机,电报电键,电报盒子,耳机先由各小组组装验证其完整性以及没有损坏;而后搭建可以完成可以进行电报通信的无线电报系统;然后分三小组分别利用多条无线网络方式传输了各组自选汉字,并用网络中继传输方式传输了各自选择的汉字数据,并统计耗时和成功发送与接收技术。 实验预期效果为:采用两种组网方式,准确发送数据并接收,熟悉组网通信技术。2.理论: 利用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字母、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

10、高的符号具有最短的点划组合;“点”对应于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于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对方,接收机把短的电脉冲信号翻译成“点”,把长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划”;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就可以译成英文字母,从而完成了通信任务(注:本段来源于百度百科)。3实验仪器:电报盒子,电报电键,对讲机,耳机。4.实验步骤:1.先分别连接各设备检查工作是否正常。2.将所要传输数据翻译成摩尔斯电码。3.连接对讲机,耳机,电报电键于相应位置,检查信息传输是否正常。4.乙方进入另一房间,确认通信后,第一小组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式向第二小组传输数据,第二组确认;而后第二组向第三组传输此组数据,第三组确认;第三组向

11、第一组传输此组数据,第一组确认;最后第一组发出汇合信号,全组汇合。5.全组汇合,比对传输数据。6.结果:发送节点号使用频道号发送数据是否收到数据节点1节点2节点317如 1172-1028月 25880-012之 00370-1312恒 185400-每组对应的数据接收方编号发送方编号目的编号源编号报文编号报文内容1.发送数据如日数字表示213111172 2588摩尔斯码- - - - - - -之升数字表示213120037 1854摩尔斯码- - - - - -2.中继数据桃之数字表示3212127110037摩尔斯码- - - - - - -夭夭数字表示3212211301130摩尔斯

12、码- - - - -3.接收数据灼灼数字表示1323135043504摩尔斯码- - - - -之升数字表示132320037 1854摩尔斯码- - - - - -7.讨论: 本次实验利用多跳无线网络和网络中继传输方式进行了组网通信,初步了解了此两种组网通信方式,此套系统可以避免多用户通信时的干扰。但是相对的是耗时长,且需要发送与要发送数据无关的确认数据。我们讨论认为,为了保证传输的互不干扰和数据准确,键入数据增多和耗时增加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8.结论: 本次实验预期完成电报系统的搭建并采用多跳无线网络和网络中继传输方式进行了组网通信,三小组三次传输了所选中文电码,准确率很高,但是耗时较长。 通过本次实验,组员初步了解了组网通信技术,体会到了其优缺点。三结束语 本小组成功搭建了电报系统并组网通信技术传输了数据,组员初步了解了多跳无线网络和网络中继传输方式,增长了对于通信学科的兴趣。(英文版 ) Two regulations pr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