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54281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研究 南昌铁路局客运公司邬眷兰 为深化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旅客运输进步走向 市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自1 9 9 9 年末到本世纪初各 铁路局纷纷成立客运公司,公司的营业收入清算与客票收入直接挂 钩,以收入定支出,以效益定分配。客运市场的竞争要求各客运公司 及时、准确了解客流变化,以及时、灵活调整客运产品结构,从而降低 担当列车的经营成本、提高担当列车昀经营效益。各公司加强了对 担当列车客流和经营分析,对列车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客运列车信息统计指标已无法满足要求,加强 客运列车信息统计建设迪在眉睫。 一、客运列车馏慧需求

2、 客运列车基本信息包括列车运行时刻、营业站、票价、编组、定 员、票额分配、列车开行日期等摹本资料。为充分利用运能,获取经 济效益最大化,客运部门器要了解每对担当列车的收入和客流情况, 归纳起来列车信息需求有以下几个指标: ( 1 ) 分车次席别收入、支出:指担当髀各次列车分席别的客票收 入、支出。客票收入包括站售票收人和补票收入,支出包括线路使用 费、机车牵引费、车站旅客服务费、上水费等,以分析各次列车的经营 状况。 ( 2 ) 分车次站别席别发送人数:指担当的各次列车在各营业站 不同席别发送的旅客人数,以了解各趟车各站对各种席剐票额的利 用情况及各站、各席别客流规律。 ( 3 ) 分车次站别

3、下车人数:指列车在沿途营业站下车的旅客人 数,以掌握车内现有人数并了解各站下车人数的规律性,适时对累额 进行讽整。 t 9 ( 4 ) 分车次席别旅客周转量:指列车分席别的旅客发送人数与 发到站间里程乘积之和,以了解各席别旅客列车人公里及平均行程 完成情况。 分车次席别定员周转量:指列车备种席别的定员人数与全程运 行距离的乘积。分车次席别客座利用率:指分车次席别旅客周转量 与各车次席别的定员周转量的比率,是综合反映列车经营质量的最 重要的指标。 ( 5 ) 分车次席别旅客平均行程:指列车分席别旅客周转量与各 席别的发送人数的比率,反映各次列车旅客的平均行程。 二、铁路客运列车信息统计现状及存在

4、问题 目前,铁路客运统计指标还停留在对全局、全路总发送人数、周 转量、客票收入等总体指标的把握上,但对分车次的客运列车的信息 统计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 客运列车经营部门现有的列车统计资料在计算和操作上都 不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需求。 客运部门现有的统计资料有三报一表,三报即旅客区段密度报 告、分界站报告、预报通知单,主要是供客调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次列 车在管内各个区段的旅客密度情况、运悲利用和适应程度,在分界站 发出的旅客流量、流向和执行累额计划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列车编组 和增减车辆,采取措施控制列车超员和防止虚糜,指挥管内各站组织 旅客均衡运输。一表是指列车旅

5、客密度表,是反映列车分站别的上、 下车人数的梯形表,根据车站提交的乘车人数通知单( 客统3 ) 填计, 是列车正确掌握旅客密度和填报三报的依据,是列车长及时掌握旅 客流量流f 每变化,合理安排列车各项工作,主动为旅客服务的基础。 佩列车旅客密度表的填计质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密度表的 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不藏,一般客统3 都在列车开车前l O 或4 0 分钟 打印,在这段时间内购票、退票、改签婚旅客则无从统计,趸不用说按 规章规定开车后2 小时以内退票、改签的旅客;- - 是有的车站根本不 按规定递交客统3 ,为不使密度表空白,车长只能按经验估计填写, 2 0 这同样使密度表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6、三是密度表的填计和计算工作 量太,特别是停站多、超员严重的列车。在预报站、分界站前与车内 的实际人数棱实采取的方法是逐人询问登记方式,上座率的计算则 需将列车旅客密度表表格中的所有数据与相对应的里程进行相乘求 和,得出旅客周转量,目前采取的仍是落后的手工计算方法,这加大 了列车员和列车长的工作量,也是对列车旅客密度表的填计工作屡 抓屡不见效的原因之一。 ( 2 ) 客运列车经营部门信息数据来源不全面。 大部分客运公司都没有专设统计部门,列车信息统计的职能主 要在路局统计中心。作为生产和经营部门的客运公司能掌握的动态 信息来自于票务中心的售票数据,但到目前为止,票务中心的售票数 据信息还局限于局

7、管内各站。自分界站以外担当列车的售票信息只 能通过铁道部客票管理中心进行“中转”下载或通过每月一次的各 局间的数据交换,这大大限制了售票系统信息的及时共享,错失了运 能的调控时机。比如,上海开乌鲁木齐的列车途经4 个铁路局,全程 4 0 0 0 多公里,但上海局只能即时掌握上海站到蚌埠站这4 0 0 多公里 营业站的售票情况,管外郑州以远各营业站本次车的客流情况,就必 须等到次月通过和郑州局、兰州局、鸟鲁木齐局交换资料才能获得, 而且是一个月的汇总资料,这就使客运列车经营部门对客运产品结 构的调整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 ( 3 ) 统计中心的列车信息报表还刁;尽全面、完善 统计中心提供的列车信息

8、数据主要是客报八和客报九。 客报八,即分车次别席别旅客发送量周转量及票价统计表。 反映铁路局分车次、担当局、席别的旅客运输情况,根据自局发送资 料和异地售票资料结合调度命令编制,列出了各次列车各席别在不 同局别的客流、收人、周转量情况,但是缺少列车在各营业站的客流、 收入、周转量情况。 客报九,即分站别车次别担当局嬲旅客发送量及公免人数统 计表。反映各营业站、乘降所分车次别担当局别的发送、公免旅客运 2 l 送情况,根据本局发送资料和异地售票交换资料编制。列出了自局 担警列车在各营业站的发送情况,为掌握列车在各营业站的客流发 送情况提供了资料,但未反映各种靡别在各站的发送情况,无法掌握 各站运

9、能特别是软硬卧运能的利用情况。另外,未在车站签证的公 免情况也元从知晓。 在时间上滞岳性 客报八和客报丸一个共同的缺点是报告期太固定,报告期为年 月报,以月为单位,而实际上铁路旅客发送情况随季节和节假日有非 常大的波动,象誊运、“五一”、“十一”、暑运等客流量是平常的几倍, 对这些特殊时段的客流特点需要进行专题分析,而数据无法从这两 个报衷中获取,丽且数据在次月中旬才馥获得,已失去对列车运能调 控的时机。 结构上的不适应性 客报八、客报九的信息数据量大,但不能直接反映列车经营状 况,比如客报八中的周转量、发送人数和票价都不能直接反映列车的 经营质量,丽旅客平均行程、票价率、上座率才是反映列车经

10、营的质 量指标,这些指标必须通过对客报八、客报九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才 能获得,这里涉及到对各次列车的定员、运距、开行天数等基础数据, 即定员周转量的掌攫和计算。客报九是按车站的站名代码为索引顺 序的各次列车发送人数的统计报表,丽列车经营部门需要的是按车 次索引的各站分席别发送人数,通过对站名代码转换成站名等加工 处理,客报九才能转换成所需格式。 缺少分车次韵到站信息 列车在途中营业站的下车人数对正确掌握车内人数和客流规律 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这项指标的统计只存在于车站售票系统的 统计功能里,铁路旅客运输统计规则没有这项指标和相关的统计 报表。另外,对于旅客经过某次列车进行中转的最终到站,目前

11、还无 从把握,客流流向的规律对旅客运输产品的结构优化至关重要。比 如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南昌局通过北京站或其他站中转去哈尔滨的 2 2 旅客到底有多少,能否够上开直通车的条件。之所以有如此局面,一 是由于目前铁路运能还比较紧张,旅客购买通票存在中转签证的麻 烦和签不到座位的担心;二是公共网上的票额不足,旅客购买联程票 比较少:三是对异地售票的宣传不够,旅客不了解铁路的此项服务。 ( 4 ) 客票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还不完善 除补椠数据外,客票系统中的数据库信息几乎涵盖了列车信息 统计的所有方面,从票面上的车次、发到站、票价信息到列车的编组、 定员,从各沿途车站的售票情况到列车的开行停运日期,从各次

12、车的 各席剐运能利用情况到直通、管内客流统计等无所不含,但遗憾的是 客票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还不完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前面 已经提到过的票务中心只能掌握局管内各站的售票情况,对列车信 息数据的掌握是不全面的。二是没有专门针对列车设计的统计分析 模块,它的统计功能更多的是针对车站售票方面,包括车站乘车人 数、剩余卧铺通知单的打印、发送量韵统计、区段人数的统计、计划兑 现率等。三是列车售票情况查询非常烦琐,要进行时间、车次、车站、 巳售未售等一系列选择,再等待数据生成,在实际操作中,人们更希 望一次性了解某日某次列车在沿途各营业站的客票销售及剩余情 况,面不是对每一个营业站都去操作查询一番。

13、四是缺少对学生客 流的统计功能,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 怀,做好学生运输是铁路运输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学生客流进行 统计,有利于寒暑假时对学生运能傲出合理的安排,但目前在售票系 统中并投有专门的模块对此进行统计。 三、加强列车信息统计建设 从理论上来说,列车旅客密度表是最原始也是最科学的列车信 息基础资料,因为它提供了沿途所有营业站去往前方各站的分席别 客流的详实数据,但从上面的分析可看到此统计方法在现实生活中 可操作性不强,特剐是在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覆盖绝大部分客 运营业站酌今天,还采用手工填表计算的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丽客 报八、丸的获取又依赖于统计工厂,缺乏灵

14、活性且周期长。不鼹适应 2 3 实际工作需要。 ( 1 ) 增强客票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 首先应尽快实现售票系统列车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售票系统能 及时反映担当列车全程的运能利用情况,票务部门能通过票额调整 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在售票系统已全路信息实时共享的前提 下,增加一项统计功能,就是对列车旅客密度表的填计形式上可沿 用密度表的梯形表格式或借鉴管内客流圈的直方形叠加形式,丽车 上只需填计补票旅客密度表,通过某种方式的融合汇总,反映到客调 那里。三是改善售票系统的查询模式,使之能缩短数据的查询时间, 并能接车次一次性将途中各站的售票情况显示出来。四是增加管票 数据的同期对比功能。五是增加对学

15、生客流的统计功能。 ( 2 ) 完善统计中心的报表功能 一是增加分车次站别的到站人数统计的报表;二是把客报九和 客报八合并成一张报表。从客流分析角度看,客报八中补退票情况 及担当局情况都可删去,丽只需要加 减退的合计数,把担当局替换 成沿途各营业站,另加上公免人数情况,就是一张比较全面反映列车 发送情况的报表;三是增加节假日的列车信息统计报表。 ( 3 ) 开发研射旅客列车信息管理系统 在保证客累系统安全性的基础上,利用客票系统的运能运量数 据。开发研制旅客列车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围绕各次列车的客 流分析、运能利用。包括能及时反映客运列车信息需求的各种数据并 能进行汇总。能动态反映列车在途中

16、各站的运能利用情况,能打印列 车信息的各种报表,能查询列车运行时刻、里程等等。往深层次开发 的话,还可以从所有列车的客流、运能数据切换到对管内区段运量、 运能的分析。甚至可以完成对客流图的制作。 ( 4 ) 将客运十八点报表中旅客发送人数按到局细分 目前列车和全局的发送人数是按直通和管内来划分,划分的依 据为旅客的运输范围是否在所管辖的线路之内,而不是根据旅客行 程的长短。人摩1 有种错觉,认为直通客流的运距长,事实上两局分界 2 4 站之间的客流虽然运距极短,但仍属于直通客流。为更全面掌握各 局按去向别的旅客发送人数,建议将各列车发送人数按到局进行细 分,并在每天的十八点统计报表中反映全局的分局别去向的旅客发 送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