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54102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良春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 社会生产过程第一章 社会生产与再生产1物质生产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1)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物质形式,使自然界适应自己需要的过程。人们为了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进行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人的劳动,就是人们运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改变自然物,使它适合于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劳动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所持有的活动。而且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也越来越高。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合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

2、运用,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自然界原有的物品,如地下的石油,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天然的鱼类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劳动的生产物,如纺织用的棉纱,建房用的砖瓦,这类生产物通常被称为原料或材料。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工具。此外,还包括其他各种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厂房、容器、仓库、道路等。(2)物质生产过程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为

3、人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结合起来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力量便是生产力。在生产中,人的因素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人是生产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离开了人的劳动,所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一堆死的东西。在劳动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2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学技术本身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它进人生产过程,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这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相结合,就能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

4、之所以是生产力,是因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科学技术会渗透到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之中,引起它们的变化,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是深入地融人到生产力的要素中,越是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就越能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劳动者掌握自然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或能够更加熟悉和掌握生产过程的规律。由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就能设计和制造出更先进的机器设备,大大地增强劳动者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的质量,用先进工艺代替落后工艺。特别是现代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推广与

5、应用,促使生产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科学的发展还会引起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也发生变化。科学技术包括在生产力之中,而且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当代世界上生产力的发展,都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3试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社会形式及其不同类型。答: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有两种基本的类型,即私有制和公有制。在私有制和公有制这两种基本的所有制类型范围内,存在着多样化的、在性质上有区别的具体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要素中劳动力的占有关系也是决定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特点的重要因素。从自然意义上说,劳动力作为一种劳动能力总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体内的。但从社会意义上说,这种存在于劳动者体内的劳动力

6、并不总是由劳动者本人占有和自由支配的。从历史上看,劳动力存在着由剥削者占有、劳动者自己占有以及由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等多种形式。社会生产进行的过程,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是在一定的劳动组织或劳动方式下结合起来的;作为社会过程,两者也通过特定的社会方式结合起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的社会方式由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和劳动力的占有关系决定。生产资料归劳动者自己占有,两者就在劳动者手中直接结合起来。这时,两者结合的具体方式还取决于劳动力占有的状况,如果劳动力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的,就是一种私人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如果劳动力是属于劳动者集体共同所有的,就会

7、是一种社会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如果生产资料不是归劳动者所有,而是归非劳动者所有,则两者的结合要在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支配下才能结合起来。这时两者结合的具体形式,也取决于劳动力的占有关系。如果劳动力本身也归非劳动者占有,两者就是在非劳动者的直接支配下结合起来的;而如果劳动力是归劳动者本人所有,两者则要通过某种间接的社会方式才能结合在一起。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占有方式所决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形式,也直接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生产的社会性质。当劳动者和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起来从事生产时,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人,如果是共同劳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员,劳动者为别人也为自己而

8、劳动;如果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劳动者和所有者就处在不同的经济地位,劳动者就会在所有者的监督下为所有者劳动。生产过程的社会性质,同时也决定着劳动过程中生产消费的社会性质。劳动者本人占有生产资料时,他们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消费而去进行生产消费,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非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时,生产消费要服从他的利益和需要,这时不仅劳动者的个人消费不能成为社会生产的直接目的,而且,劳动者的个人消费本身也会被作为生产的手段,作为一种生产消费来看待。4社会生产总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答:(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的环节从社会经济的运动过程来看,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

9、消费四个环节。生产就是人们按照预定目标改变物质形式,使自然界适应自己需要的过程。分配有两种规定性:一种是作为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分配,即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分配,是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它是一般所说的分配方式或分配关系。另一种是属于生产过程本身的分配,是生产条件的分配,包括生产资料和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在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先于生产,并包括在生产过程之中,这种分配决定着生产的结构。关于交换的两种规定:一种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直接为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进行的交换;另一种是属于生产的交换,即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交换和活动的交换。如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个车间之间的生产资料的交换,以

10、及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参与生产的劳动者相互之间、生产的组织者和被组织者之间的劳动交换。这种交换,属于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过程之中。关于消费的两种规定:一种是个人生活消费,通过劳动者个人消费各种生产资料,使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得到保持和恢复,从而把他们的劳动力再生产出来;另一种是属于生产的消费,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消费实际上就是生产本身,包含在生产过程之内。(2)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各环节间的关系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着主导作用,一定的生产决定着一定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另一方面,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影

11、响和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变化。生产决定分配9a被分配的对象只能是生产出来的产品。b生产的方式决定分配的方式。c生产的性质决定分配的性质。生产决定交换a交换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决定的。b交换的对象是生产出来的产品。c交换的水平和结构是由生产决定的。d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决定消费a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生产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性质。d生产引起消费的需要。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也具有反作用a分配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当产品的分配方式适合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时,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b交换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扩大,就要

12、求生产的规模相应扩张,穿那个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如果交换进程受到阻碍,就会延缓和阻碍生产的发展。c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实现为产品。产品只有被人们消费了,它才能作为实现的产品发生作用。消费推动着生产向前发展,为生产创造出动力。归根结底来说,人们总是为获得消费品而进行生产。5分工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社会分工是指生产者固定地从事某种生产活动的社会劳动组织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其发展而不断深化。社会分工及其发展对于社会生产的效率和规模,以至对于整个社会生产的面貌都发生着深刻的影响。(1)从劳动者这个因素来看,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一种专门

13、性的操作,因而他们的整个身体就会变得非常适应这种工作的需要。例如,专门抡锤的人会有特别发达的臂膀,专门绣花的人会有特别灵巧的手指,等等。单是这一点,就足以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大步。(2)由于劳动者反复地进行一种操作,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事情上,因而也就比较容易积累经验,使技巧和熟练程度可以较快地提高。另外,专门从事一种操作,可以避免因变换工作所造成的时间浪费,使劳动时间更加紧凑。这些都会增加同一时间内产品的数量。(3)从劳动工具这方面看,分工的结果是工具越来越专门化了,不仅工具的种类和式样大为增加,而且这些工具也改进得更加适合专门操作的需要。这对劳动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生产社会化的含

14、义是什么?答: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生产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的社会行动。(3)产品的社会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7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简单再生产是指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其特点是没有进行积累,全部剩余产品都用于非生产性消费。(2)扩大再生产是指再生产过程在更大规模上进行,其特点是剩

15、余产品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积累。8扩大再生产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1)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地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扩大生产场所而实现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它是以向生产的广度发展为特征的,人们通常称其为“粗放型”的扩大再生产。一般来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有以下主要优点:有利于建立新的生产部门,是调整与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和地区结构合理化,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扩大劳动力就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劳动力资源。(2)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就是在厂房、机器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等方法,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广泛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组织形式,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节约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备条件,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在更高水平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结合,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