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48083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投资学案例分析作业小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案例一: 马钢可分离交易债券分析可转债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给予持有人在一定期间内依约定条件和转换比例将债券转换成本公司股份的一种公司债券形式。目前,我国发行的可转债有两种: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简称分离式可转债)。1992年,深宝安(000009)发行了我国A股市场上的首只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2006年11月13日,马钢股份发行了我国首只分离式可转债,截至2007年9月14日,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分离式可转债共融资201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分离式可转债发行势头迅猛,在上市公司融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钢股份发行的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为例,从资本成本、期限结构、现金流以及

2、融资便利程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企业财务管理者能有所裨益。一、马钢股份分离式可转债的融资特点分离式可转债的特点:一是可转债中的债务部分与认股权证分离,符合条件时两者可以独立上市交易。二是债券持有人不能将债券转换成股票,只能由发行人在到期日还本付息。三是认股权证仅是一种期权,不能定期取得利息和本金,持有人可按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行使认股的权利,即以现金购买发行公司的股份。四是对发行人来说,分离式可转债是一次发行、两次融资。第一次是债权融资,在不摊薄每股收益的前提下,获得了现金流;第二次是股权融资,也就是持有者行使认股权时带来的现金流。当然,发行企业在债券到期时还需要向持有者偿还本金。马钢股份(6

3、00808)是我国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线材、板材、型材和轮环件等钢材产品,是国内惟一的火车车轮、轮箍生产企业,2006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亿元,净利润22亿元。2006年11月,马钢股份发行了分离式可转债,筹集资金55亿元,分离交易的认股权证达12.65亿份。马钢股份这次发行的55亿元可转债共分为两块,一块专供8.04亿股A股流通股股东,每股优先认购2元钱债券,共可买16.08亿元,另有38.92亿元供公众投资者认购。买100元债券可无偿得到23张认股权证,即55亿元债券共派发权证12.65亿张,24个月后按1:1行权,行权价3.40元/股。 二 、投资者角度分析保本交易赢面大

4、假定一个投资人以3.50元/股的价格买进10000股马钢,便可优先购买20000元分离债,然后得到4600张认股权证,这时他就可以同时在三个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权证市场交易。在股票市场上,若24个月后马钢股价涨上去了,例如涨到4元,他就可以按3.40元/股行权,相对市价有15%折价;若马钢股价跌了,权证似乎变成了一张废纸,但权证赖以派发的20000元债券仍在(若债券没有卖掉的话)。在债券市场上,他既可以买卖债券,也可以到期(5年)还本付息,只不过利息低一点而已(马钢分离债利率的询价区间为1.4%2%),“本”是绝对不会输掉的。而权证市场又适合激进型投资人,弄得好,作为尝新品种权证大炒一把,

5、可意外地赚上一笔,即使权证价很低,反正是无偿派发的,也无所谓。三、当事公司主体分析低息融资有利公司对上市公司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品种。马钢股份这次发行55亿元债券,主要用于投资建设500万吨冷热轧薄板生产线,该项目完成后可新增钢铁产量500万吨,即增加半个马钢(目前其产量在900万-1000万吨之间)。公司目前发行的55亿债券要到5年后归还,而2年后附设的认股权证即可行权,按12.65亿张权证、每股行权价3.40元计算,公司可获得股权融资43亿元,在股权融资到位时募资项目已经投产,而股本不过增加19.6%,每股收益不会摊薄很多。由于规模扩张50%,收入和利润随之上升,公司不过支付1.

6、4%2%的利息,比银行贷款要低得多。 四、分离式可转债融资对企业财务的具体影响1、筹资成本较低。由于在发行时派发权证,分离式可转债票面利率不仅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普通的公司债,而且也低于不可分离交易的可转债利率。马钢分离式可转债的利率为1.40%,远低于长期的银行借款利率。2、对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影响。分离式可转债的债券部分在到期时需要还本付息,而权证是否行权一般在两年内就可以确定,有利于企业加强现金管理。3、对资本结构和税收的影响。发行分离式可转债和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都会增加企业的长期负债,相应也增加了所得税递延负债。另外,发行可转债不会过多地增加公司的财务费用。 案例二: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分

7、析 一、融资融券业务的定义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证券或者出借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其中,融资交易是指投资者以其信用账户的资金和证券为担保,向证券公司申请融资买入,证券公司为投资者垫付资金,完成证券交易的行为;融券交易是指投资者以其信用账户的资金和证券为担保,向证券公司申请融券卖出,证券公司为投资者垫付证券,完成证券交易的行为。它对于丰富证券交易方式、完善市场功能有着重大意义。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在该领域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二、融资融券业务的方式及意义 融资融券交易,是一种信用交易(MarginRequirement)。它是证券信用交易的一种形式。

8、相对于证券现货交易而言,证券信用交易是交易客户在买卖股票等有价证券时,向经纪人一般指证券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现金或者证券,其差额部分由经纪人或者银行通过借贷而补足的一种交易形式,其又被称为保证金交易。它的基本作用在于通过信用的授予,满足投资者利用财务杠杆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一)融资交易当投资者预期某种股票将会大幅上涨,而自己手里又没有足够多的资金,那么投资者这时可以选择融资交易。融资方式购买证券,首先要在证券公司开设保证金账户,证券公司则向客户收取垫付款的利息和经纪业务的佣金。用保证金购入证券的动机是以较少的资本投入获取较多的收益,即产生杠杆效应。信用交易在带来杠杆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杠杆风险

9、。(二)融券交易当投资者预测某种证券价格不久将下跌时,可以进行融券卖空交易。证券公司按照客户的要求卖出客户并未拥有的股票,所需的股票由证券公司从自己的账户或其他证券公司处融通解决,“卖空”所得价款存于证券公司处。当证券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再买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客户在借入证券时,则需要向证券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三、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一)融资与融券业务发展呈现不平衡趋势融资业务远大于融券业务、原因一方面是可交易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比较少,另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券商为了控制风险,对融券控制比较严格,且融券源主要来自于券商自营盘,数量有限,因此市场融券基本没有发挥作用。(二)融券业

10、务交易费用太高目前进行融券交易的手续费用高达10%,如此高的费用水平显然不符合目前中国市场发展程度所决定的价格水平。但当前过高的定价水平已基本将潜在客户都逐出了市场。(三)融资融券市场占比相对比较小尽管融资融券的市场规模增长快速,但相对于两市日均千亿的交易额来说,融资融券的市场占比非常小,融资融券业务总量占A股交易总量的0.6%-0.8%。(四)融资融券业务中信用风险加剧市场风险在我国的融资融券交易中,券商要求投资者的证券账户中有大于等于130%的维持保证金比例,并实施“逐日盯市”的风险管理措施。当客户的维持保证金不足时,被要求追加保证金至150%。如果客户不能即时追缴,其信用资金账户和信用证

11、券账户中的担保品便会被券商强制平仓。这势必造成投资者流动性不足,如果在整个证券市场大多数投资者都被强制平仓,必然会造成市场性的恐慌,从而带来严重的市场风险。 三、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优化对策与措施 (一)放宽投资者资金的利用率 在市场成熟后,适当放宽限制。例如,对于融券业务,允许投资者利用卖出证券所得资金买入其他证券,经过一定比例的折算后再存入信用账户,充当担保物。考虑到风险控制问题,建议在放宽限制的初期,将再投资对象限于风险较低的国债、基金等,等相关制度健全后再逐步向其他金融产品放宽。(二)扩大标的证券池 具随着标的池的扩大,投资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12、另一方面,应通过政策手段扶持和鼓励中小证券公司发展,提高行业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随着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更多证券公司会获得融资融券业务资格,从而增加市场上证券的供给。西方发达国家融券的主要提供者为指数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金额极为庞大。而我国目前可供融券的标的证券只在300亿左右。若社保基金等资金雄厚的基金参与融券业务,将会极大增大证券源的供给。(三)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制 融资融券交易较强的杠杆特性能够使得投资者能够在短时期内以较少的资金撬动大规模的交易额度,而证券公司作为融资和融券交易的主体,也能在此过程中获得不菲的收入,高额的利润吸引着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纷纷参与其中。然而,由于

13、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参差不平,投资水平差异也较大,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也会增加 案例三: 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 一、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与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也称为股权分裂,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把不可流通的股份变为可流通的股份,真正实现同股同权同价.与全流通的关系:股权分置改革使得非流通股获得流通不一定就要进入实际流通领域(即与流通权是否立即执行无关),它与市场扩容没有必然联系。同时证监会规定,国有股在获得流通权后,前一、二年上市流通的比例权,但一般不得超过5和10,第三年后,才能获得“全流通”的权利。二、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臵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改革试点。2005提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第二批上市公司股权分臵改革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说为了增强试点公司的代表性和改革方案的适应性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为全面解决股权分臵问题积累经验拟进行第二批改革试点工作6月19日第二批股权分臵改革正式启动包括宝钢股份、长江电力等42家公司入围尔后股权分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