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44962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学森演示文稿讲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先送大家两条名言,希望 大家喜欢。 1、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并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不 断地失败,而且永不气馁。 2、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 喜欢吗?其实,这两条名言来自同一个人,那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钱学森。 谁 能用一 句话来 介绍你 所知道 的钱学 森。 钱学森兢兢业业,精忠报国,为中国的导弹 事业作出贡献。是中国导弹之父。 为什么叫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第一个研制出导弹的人。 你们还知道哪些之父? 钱学森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让我们带着对他的崇 敬和爱戴读一读课题,再走进文本吧!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男

2、 ,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 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航 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 化控制之父”。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 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 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 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 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 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 ,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 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 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

3、航空的发展规划, 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钱学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 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 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之一。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曾 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 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重要职 务。 听读课文。 温馨提示: 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 几遍。 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出来。 字词学习 前额奔赴富裕 诚恳贡献 冯fng 袒tn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诚

4、恳 前额 奔赴 广阔无垠 运载火箭 袒露 富裕 卓越 劈波斩浪 水天一色 眺望 贡献 优厚 我会读,我会写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课文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 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 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作出 的卓越贡献。 第一自然段讲钱学森历经15天的 航行,终于返回了祖国。 第二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 ,念念不忘祖国。 第三、四自然段讲在美国留学的钱 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格外的 兴奋,渴望早日回国。 第五、六自然段写钱学森在总 理的关怀之下,终于踏上了回 国的航程。 第七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之后 ,为我国的运载火箭事业、导 弹研发事业作出了杰出

5、的贡献 。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要抓住 人物的表现来体会人物的特点。人物的表现包 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等等。这篇文章中,钱学森的什么表现最能体 现他的特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 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写什么?在他 的语言旁写写你的感受。 你找到钱学森说的话了吗? 语言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 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 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 是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 去创造。我们应该回去。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谁 来读读相关

6、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 优越的工作条件。 (1)钱学森在美国享受哪些优厚的待遇? 有很高的工资,有很高的荣誉 有哪些富裕的生活条件? 穿西装,穿皮鞋,有轿车,有洋房 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 有足够的实验资金,有先进的实验设备,有名师指 导 有这么好的条件,钱学森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 的祖国。 如果当时他回到中国,会面临什么情况? 要设备没设备,要钱没钱,连肚子都填不饱 这样恶劣的条件,钱学森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 祖国。 钱学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所做的一切 ”,他做了什么? 钱学森付出无数心血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都是为了回到祖国能为

7、人民多做点事。再来读读他 说的话。 从他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祖国;对祖国的爱;为了祖 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一心想回的是 祖国。虽然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心永远是中国 心。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我是中国人 。) 这段话,你是不是对钱学森更加敬佩了呢?谁能说 说你的体会?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 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 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 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 做点事。” 钱学森宁愿放弃 ,也不愿放弃 。他 现在所做的一切, 。 我的中

8、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清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很好的感受了这位科学家的拳拳 爱国之心,下节课,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 习钱学森的第二句话。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走进他的生活。 从同学们的朗读、说话中,可以看出钱学森虽然身 在异国,但是心里还想着祖国。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 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 在是很

9、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朗读之后,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激动、高兴的心情,态度坚决、意志坚定、责任 是啊!一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钱学森显得格外 兴奋。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喜悦。一起读这句话。 同学们从他朗读中还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 到的? 应当”就是什么意思?他把回国看成是自己应该做 的一件事情,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钱学森把 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 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让我们齐读这句话。 那钱学森有没有意识到回国搞科学研究会很困难呢 ?从哪里看出来的? 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

10、 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 从这句话我们看出这是留学生在劝说钱学森。请同 学们试着用劝说的语气读读这段话。 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 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诚 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 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 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了你们的朗读,与其说是留学生在劝说钱学森 ,还不如说是钱学森在劝说留学生。那留学生听了 ,会有何感想呢? 学到这里,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是 多么坚定啊!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 5

11、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 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分别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回国决心坚定不移?回 国路程万般艰难? 一刻也没有动摇过、5年、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 理的关怀下、终于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 让他离开美国!” 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你还能想象到什么? 那你知道美国政府究竟是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吗 ?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工作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12、。在新中国诞生后 的第一个中秋节,他回国的愿望越发强烈,他诚恳地说:(“我 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 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在美国政府万般阻挠的情况下,他回 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5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 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在归国的航程中,他又是多么的急切啊。( “想到前方就 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 火箭的舱壁啊! )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一日胜过一日。 思考:1)文章27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时间 2)按时间顺序

13、第一节应放哪里? 倒叙 现在,满怀壮志的钱学森乘着轮船回家了。想 到前方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国,想到自己即将踏 上热爱的故土时,他是多么激动啊!那他会想些什 么?说些什么呢?他那浓浓的爱国热情和拳拳的报 国壮志深深鼓舞了我们。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 作业超市 一、给下列画横线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埋藏( ) 兴奋( ) 运载( ) 赏月( ) 埋怨( ) 高兴( ) 记载( ) 品尝( ) 二、缩句。 1、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 。 _ 2、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 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_ - - - - - - - - mi xng zi shng mn xng zi chng 太平洋上,巨轮驶向香港。 钱学森踏上归国航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