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42649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第十一章固体制剂1汇编(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固体制剂-1-1 第一节 概述 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 囊剂、滴丸剂、膜剂等 与液体制剂相比,其: (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 生产制造 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 (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 (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 膜,被吸收入血。 一、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行为特征 口服给药 崩 解 溶解 生物膜 血液循环 剂型崩解或分散溶解过程吸收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散剂-+ 混悬剂-+ 溶液剂-+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 溶液剂 混悬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丸

2、剂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 : NOYES-WHITNEY方程 药物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 程描述: dC/dt=KS (CS-C) K=D/V 式中: K- 溶出速度常数 S-溶出界面面积 D-药物的扩散系数 CS-药物的溶解度 -扩散边界层厚 C-药物的浓度 V-溶出介质的量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 (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 (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 (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 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 粉碎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的包合技 术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或溶出表面积 。 二、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药物粉碎 过筛混

3、合造粒 压片 颗粒剂散剂 片剂 胶囊剂 第二节第二节 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1.粉碎 固体药物的粉碎是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 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粉碎度或粉碎比(n) 功能比( work index):是将无穷大( D1= )的粒 子粉碎成D2=100m时所需的能量。功能数小的物 料可碎性或可磨性较好,它是衡量粉碎操作效率 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一)粉碎 n = D1/D2 D1粉碎前的粒度 D2粉碎后的粒度 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 物利用度; 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 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 体中的分散度; 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

4、成分等。 粉碎操作的意义: 2.粉碎机制 施加的压力超过物料的屈服应力 时则发生塑性变形,当应力超过物料本身分子 间内聚力时即可产生裂隙或裂缝,最后被破碎 。 3.粉碎的能量消耗 粉碎所需的能量很大,但其能量利用率很低 (1)研钵 一般用瓷、玻璃、玛瑙、铁或 铜制成, (2)球磨机 在不锈钢(或陶瓷)制成的 圆筒内,装有直径不同的钢球(或瓷球 ),当电机转动时,这些钢球(或瓷球 )正好能从最高位置落下,使药物手受 到强烈的撞击和研磨从而被粉碎,故而 将这种粉碎机械称为球磨机。 4.粉碎机 粉碎机 (3)冲击式粉碎机(impact mill) 对物料的作用力以冲击力为主,适 用于脆性、韧性物料以

5、及中碎、细 碎、超细碎等应用广泛,因此具有“ 万能粉碎机”之称。 锤击式粉碎机 冲击柱式粉碎机 (4)气流粉碎机(jet mill) 特点: 适用于粒度要求为3-20 m的超微粉碎 适于热敏性物料和低熔点物料的粉碎 可用于无菌粉末的粉碎 粉碎费用高 粉碎机 粉碎机类型粉碎作用力 粉碎后粒度 (m) 适应物料 球磨机磨碎、冲击20200可研磨性材料 滚压机压缩、剪切20200软性粉体 冲击式粉碎机冲击4325大部分医药品 胶体磨磨碎20200软性纤维状 气流粉碎机撞击、研磨130中硬度物质 各种粉碎机的性能比较 (二)筛 分 1.筛分法(sieving method)是借助筛网孔 径大小将物料进

6、行分离的方法。 筛分的目的-为了获得较均匀的粒子群 “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长度上 的筛孔数目表示, 孔径大小常用微米表示。 粉末的分级和要求 筛分用的药筛分冲眼筛和编织筛两种。 按运动方式,振动筛分为摇动筛和振荡筛。 二、混合与捏合 (一)混合(mixing) 1.混合 将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 操作统称为混合。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 一致为目的,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 措施之一。 2、混合度的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或方差(2) 式中,n为抽样次数;Xi为某组分在第I次抽 样中的分率(重量或个数); 为样品中某一组 分的平均分率,以表示某一组分的理论分率 。

7、 (2)混合度(DEGREE OF MIXING) 式中,M为混合度; 0为两组分完全分离状态下的标准偏差; 为两组分完全混匀状态下的标准偏差;t为两组分在混合时 间t时的标准偏差。 完全分离状态M0=0;完全混匀状态M =1。混合度M介于0-1 之间。 3、混合机理 (1)对流混合(convective mixing) 固体粒子群在机械转动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时 产生的总体混合。 (2)剪切混合(shear mixing) 由于粒子群内部力的作用结果产生滑动面,破坏粒 子群的团聚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3)扩散混合(diffusive mixing) 由于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在相邻粒子间发

8、生相互交 换位置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4.混合的影响因素 u物料粉体性质的影响(粒径、粒子形态、 密度) u设备类型的影响(混合机的形状及尺寸,内 部插入物,材质及表面情况等。) u操作条件的影响(物料的填充量、装料方 式、混合比、混合机的转动速度及混合时间等 。) 离析(segregation)是指可使已混合好的物料重 新分层,降低混合程度。离析是与粒子混合相 反的过程,妨碍良好的混合。 混合方法 实验室常用:搅拌、研磨、过筛等。 大生产多用:搅拌、容器旋转方式。 混合设备 (1)容器旋转型混合机 V型混合机 双锥型混合机 水平圆筒型混合机 均匀混合的措施: 组分的比例: 组分比例相差过大时,

9、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又称配研法)混合,即量小药物研细后,加 入等体积其它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 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组分的密度: 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密度小(质轻) 或粒径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 (质重)或粒径小者,并选择适宜的混合时间 。 组分的粘附性与带电性 一般应将量大或不易吸附的药粉或 辅料垫底,量少或易吸附者后加入。因 混合摩擦而带电的粉末常阻碍均匀混合 ,通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也有 人用润滑剂作抗静电剂。 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如处方中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 中其它组分吸收该液体。常用吸收剂有 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葡萄糖等。若 有

10、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对吸湿原因加 以解决。 均匀混合的措施: 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将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 合时,在室温条件下,出现的润湿或液化 现象,称做低共熔现象。常见的可发生低 共熔现象的药物有水合氯醛、萨罗(水杨 酸苄酯)、樟脑、麝香草酚等,它们以一 定比例混合研磨时极易润湿、液化。此时 尽量避免形成低共熔物的混合比。 制粒的目的 A.改善流动性; B.防止各混合成分的离析; C.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 ; D.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 E.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 递。 1)挤压制粒方法与设备 2)转动制粒方法与设备 3)高速搅拌制粒方法与设备 4)流化床制粒方法

11、与设备 5)复合型制粒方法与设备 (一)湿法制粒 1.湿法制粒方法与设备: 1)挤压制粒方法与设备 挤压制粒方法:先将药物粉末与处方中的辅料混匀后 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然后将软材用强制挤压的方 式通具有一定大小的筛孔而制粒的方法。 挤压制粒的关键和准则: 挤压制粒的关键步骤是制软材(捏合) 在制软材过程中选择适宜粘合剂和适宜用量 是非常重要的。 软材质量以“轻握成团,轻压即散”为准则。 挤压式制粒机的特点: 颗粒的松软程度可用不同粘合剂及其加 入的量调节以适应压片的需要;颗粒的 粒度由筛网的孔径大小调节,可制得粒 径范围在0.330mm左右,粒子为圆柱状 ,粒度分布较窄; 制粒过程中经过混合、

12、制软材等,程序 多、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制备小粒径颗粒时筛网的寿命短等。 2)转动制粒方法与设备 w在药物粉末加入一定的量的粘合剂,在转 动、摇动、搅拌等作用下使粉末结聚成具 有一定强度的球形粒子的方法。 w粒度分布较宽,在使用中 受到一定限制,多用于药丸 的生产,可制备23mm以 上大小的药丸。 3)高速搅拌制粒方法与设备 先将药物粉末和辅料加入到高速搅拌制粒机的容 器内,搅拌混合后加入粘合剂,高速搅拌制粒 的方法。 高速搅拌制粒主要影响因素: 粘合剂的种类、加入量、加入方式; 原料粉末的粒度(粒度越小,有利于制粒) ; 搅拌速度; 搅拌器的形状与角度、切割刀的位置等。 高速搅拌

13、制粒的特点: 颗粒的粒度由外部破坏力与颗粒内部团 聚力所平均的结果决定; 可制备致密、高强度的适于胶囊剂的颗 粒,也可制松软的适合压片的颗粒; 在一个容器中进行混合、捏合、制粒过 程,工序少、操作简单、快速。 4)流化床制粒方法与设备 当物料粉末在容器内自下而上的气流作用一保持 悬浮的流化状态时,液体粘合剂向流化层喷入 使粉末聚结成颗粒的方法。 流化床制粒主要影响因素: 粘合剂的种类、加入量; 原料粉末的粒度; 操作条件,如空气的空塔速度、温度;粘 合剂的喷雾量、喷雾速度、喷雾高度等。 流化床制粒的特点: 在一个台设备内进行混合、制粒、干燥,甚至 包衣等操作,简化工艺,节省时间、劳动强度 低。

14、 制得的颗粒为多孔性柔软颗粒,密度小、强度 小,且颗粒的粒度均匀、流动性、压缩成形性 好。 5)复合型制粒方法与设备 复合型制粒机是搅拌制粒、转动制粒、流 化床制粒等各种制粒技能结合在一起, 使混合、捏合、制粒、干燥、包衣等多 元单个操作在一个机器内进行的新型设 备。 多以流化床为母体进行的多种组合。 搅拌转动流化制粒机 搅拌转动流化制粒机综合了搅拌、转动、流化 制粒的特征。 具有在制粒过程中不易出现结块、喷雾效率高 、制粒速度快等优点。 可用于颗粒的制备、包衣、修饰,球形化颗粒 的制备等。 搅拌转动流化制粒机具有四种不同功能:离心 转动、悬浮运动、旋转运动、整粒作用。 复合制粒的主要影响因素

15、: 粘合剂的性质; 喷雾状况; 流化空气的速度与温度; 搅拌桨的形状与转速; 流化板的通气方式; 装料量与静高。 压片法:利用重型压片机将物料粉末压 成直径约20-25mm的胚片,然后破碎成一 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滚压法:利用转速相同的两个滚动圆筒 之间的缝隙,将药物粉末滚压成一定大 小的颗粒的方法。 (三)其他制粒法 1.喷雾制粒法 喷雾制粒法是把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喷雾 于干燥室内,在热气流的作用下使雾 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以直接获得球状 干燥细颗粒的方法。 喷雾制粒的特点: 由液体直接得到粉末关固体颗粒; 热风温度高,但雾滴比表面积大,干燥速度 非常快(数秒至数十秒),物料的受热时间极 短,干

16、燥物料的温度相对低,适合于热敏性 物料的处理; 粒度范围约在30至数百微米,堆密度约在 200600kg/m3的中空球状粒子较多,具有良 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喷雾制粒的缺点: 设备高大、汽化大量液体,因此设备 费用高、能耗大、操作费用高; 粘性较大料液易粘壁而使用受到限制 。 喷雾制粒技术的应用: 抗生素粉针的生产、微囊的制备、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以及中药提取液 的干燥等。 2.液相中晶析制粒法 液相中晶析制粒法是使药物在液相中析出结晶 的同时借液体架桥剂和搅拌的作用聚结成球形 颗粒的方法。因其颗粒形状为球形,故也称为 球形晶析制粒法,简称球晶制粒法。 球晶制粒法球晶制粒法 球晶制粒技术原则上需要三种基本溶剂, 即使药物溶解的良溶剂、使药物析出结 晶的不良溶剂和使药物结晶聚结的液体 架桥剂。 液体架桥剂在溶剂系统中以游离状存在, 即不混溶于不良溶剂中,并优先润湿析 出的结晶使之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