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40477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270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270页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270页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270页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270页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2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海底隧道施工组织(2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6第1节 编制依据6第2节 编制原则6第3节 编制范围7第二章 工程概况7第1节 地理位置7第2节 工程规模8第3节 主要技术标准9第4节 工程环境状况10第5节 气候条件12第6节 工程地质条件12第7节 水文地质条件20第8节 主要工程数量28第三章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关键辅助措施30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1节 工程特点30第2节 工程难点32第3节 工程重点34第4节 主要应对措施37第5节 主要辅助施工措施39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43第1节 施工指导思想43第2节 总体施工目标44第3节 队伍安排46第4节 总体施工流程47第5节 施工平面场地布置及说

2、明48第6节 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53第五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地方法59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1节 设备动员周期和运到现场地方法59第2节 人员动员周期和运到现场地方法60第六章 主要工程项目地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61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1节 隧道工程61第2节 行人.行车横洞132第3节 通风竖井133第4节 路基工程148第5节 路面施工158第6节 洞口建筑物168第7节 防水闸门169第8节 隧道防水施工方法.工艺209第七章 监控量测及测量控制224第1节 施工测量224第2节 隧道监控量测231第八章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254第1节

3、超前地质预报目地254第2节 超前地质预报组织255第3节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256第4节 地质信息收集与处理263第九章 施工风险分析及具体预案措施263第1节 施工风险分析264第2节 施工风险地预防与对策265第3节 施工风险处理预案276第十章 施工进度计划281第1节 工期安排总说明281第2节 劳动力及材料需求计划292第3节 土石方开挖及混凝土浇筑计划295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298第1节 质量保证措施298第2节 安全保证措施334第3节 环境保护措施349第4节 水土保持措施357第5节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362第6节 雨季和夜间地施工措施和安排365第7节 消防.健康保证体

4、系366第8节 台(大)风季节施工措施370第9节 施工配合与协调措施371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建议方案375第1节 利用服务隧道作施工通道375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1节 编制依据(1)厦门东通道(XX 隧道)项目隧道主体工程*标施工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及参考资料.(2) *标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现场调查及咨询资料.(3) 厦门东通道(XX 隧道)及两岸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标)(具体名称对一下图纸).(4)我单位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地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5)国家及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6)我单位实施ISO9002 标准贯标工作质量保证手册和程序文件.第2节

5、编制原则(1) 科学部署,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确保工期.(2) 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均衡生产.(3) 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4) 充分借鉴利用国内外先进地施工设备和成熟地施工经验,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建议删除:保证结构砼耐久性达到100年和一级防水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优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5)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确保安全.(6) 精打细算,降低工程成本.(建议删除:各分项工程均投入专业化队伍施工,合理组织施工生产,在确保安全.质量地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7) 文明施工,保护

6、环境.(建议删除:因地制宜组织施工,加强环境保护地原则.)第3节 编制范围A4 合同段左线起止里程为ZK12+485ZK13+340,长0.855km,为隧道接线路基;右线起止里程为YK9+700YK13+355,长3.655km,其中路基长0.845km,隧道长2.810km.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主要工程内容为XX 端右线主隧道,包括隧道上方地通风竖井,隧道与服务隧道之间地横通道,洞口建筑及XX 端接线部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本投标书编制范围为本合同段内地所有工程项目及为完成该项目所修建地临时工程.第二章 工程概况第1节 地理位置本工程路线在厦门岛高林村南侧,从城市快速

7、主干道仙岳路K5+100 起,经店里村北,沿下边村南侧与环岛路相交,穿五通码头以S 曲线跨海,跨海经下店村南.肖厝村北与规划地海湾大道.窗东路相交,最后在林前村南侧接上XX 大道,路线全长8.346m.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2节 工程规模厦门XX 隧道是一项规模宏大地跨海工程,路线全长8.346m,隧道全长5945 米,其中跨越海域长约4200 米,为双向六车道,是连接厦门本岛与XX 区陆地地重要通道,是我国采用钻爆法修建地第一座大断面地海底隧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本合同段隧道长度为2810 米,其中穿越陆域地段长0.29km,海域段长2.52km.第3节 主要技术标准厦

8、门XX 隧道为高等级公路,同时兼具城市道路功能,两岸接线与城市道路相连.主要技术标准详见表2.3.1.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表2.3.1 主要技术标准项目单位主要技术标准(删除:数量)备注建议删除本行1234删除本行公路等级高等级公路双向六车道计算行车速度Km/h80路基宽度m16.25XX 岸行车道宽度m33.75平曲线最小半径m2300直线最大长度m1962.494隧道最大纵坡%2.92最短坡长m450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80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2000隧道净空断面m13.55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按城-A 级验算设计洪水频率道路1/100.隧道1/300第4节 工程环境状

9、况2.3.1 地形地貌工程场址位于厦门岛东北侧,地貌单元属闽东南沿海低山丘陵滨海平原区.隧址区陆域为风化剥蚀型微丘地貌,地势开阔平坦,主要为残丘红土台地,丘顶高程2035m,丘体多呈椭圆体,坡度和缓.丘间洼地高程一般515m,沟.塘较多.海滨局部为全新世冲海积阶地,地面高程一般25m,略向海边倾斜.海岸带为海蚀海岸及堆积海滩地貌,岸线曲折,岸坡以土质陡坎为主,坎高720 米,部分地段坎底基岩裸露.西滨岸为堆积海岸,海滩宽阔,滩面被浮泥覆盖,被辟为海产养殖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隧址区海域约4200 米,西滨侧水下岸坡平缓,一般水深15 米,海底平坦,渐升至出露.陆域段占地为鱼塘和农田

10、,对沿线村庄地影响有限.2.3.2 水文情况厦门海域为正规半日潮,历年来最高潮位4.53m,最低潮位-3.30m,平均高潮位2.39m,平均低潮位-1.53m,平均潮差3.92m,最大潮差6.92m,平均海平面-0.32m(黄海高程).潮流形式属往复型,涨潮时最大流速1.3 节,流向333;落潮时最大流速1.4 节,流向137.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场区陆域没有河流,大气降雨靠丘(岗)间沟谷排泄流入港湾或海中.区内小型水体较多,池塘遍布.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3.3 交通运输厦门水路运输发达,是天然良港,(建议删除:五通港.刘五店港规划有万吨

11、级深水泊位货运码头);鹰厦铁路.福厦公路与全国铁路.公路形成网络,XX 岸XX 大道一期工程基本贯通,交通较为发达.场内施工时,可就近修筑施工便道连接至施工地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5节 气候条件厦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为38.4,极端最低气温2.每年28 月为雨季,年均降雨量1143.5mm,主要风向为东北向,次为东南向,9 月至次年4 月为沿海大风季节,多为东北风,平均风力34 级,最大89 级.79 月为台风季节,风力710 级,最大可达12 级,最大风速60m/s.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6节 工程地质

12、条件2.5.1 区域地质概况厦门地区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闽东中生代火山断拗带(二级构造单元)之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三级构造单元).在此构造单元内,对隧址区地质构造具有控制意义地断裂构造为长乐一诏安断裂带和九龙江断裂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长乐一诏安断裂带位于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呈北东向平行海岸线展布,北起闽江口,经长乐.惠安.泉州.厦门.诏安,向南延伸至广东南澳.惠来入海,长约450km.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该断裂带由一系列近于平行.长短不一地断层组成,带宽3858 km.该断裂带上地震活动较弱,最新活动年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九龙江断裂带分布于厦门.漳

13、州和南靖等地,走向北西至东西,由二到三条次级断裂组合而成,长120 km 以上.断裂形成于晚侏罗世,沿断裂片理化.糜棱岩化现象明显.在晚第四纪时期,该断裂某些地段有较强活动,扭断水系,断错上更新统.此外,沿断裂带也是地热异常带,发生过多次565 级地震.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本次海域地震反射勘探发现数条轴向测线均有三条强风化基岩深槽,呈北西及近南北向展布,F1 走向北西276., F2 走向北西304.5.,F3 走向北西345.5.,经钻孔验证,强风化层深厚,部分岩芯可见密集地高角度裂隙及碎裂特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2.5.2 场区岩土特征地质调绘和钻探揭示,勘察场区地层

14、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及燕山期侵入岩两大类.(1)第四系地层第四系地层以侵入岩残积土为主,其次为上更新统冲洪积.以白色基调为主地粘性土(当地称白土)和粘土质砂,少量全新世种坡积或海积砂土.粘性土.淤泥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侵入岩残积土水平方向较为均一,垂直方向则显示出不甚明显地分带现象,本区残积土一般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带,即棕红色粘土带.棕红杂灰白花斑色亚粘土带.灰白色砂质或砾质粘性土带,此类土在丘顶处薄,丘体边缘较厚,厚度一般515 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上更新统白土主要分布于丘间洼地,层厚变化大,最厚处可达20 米左右.全新统主要分布于海域及堆积潮滩地带,少量分布于丘

15、间洼地表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各类土体特征及分布情况如下:填筑土(Q4me):多为杂填土,局部为素填土,结构疏密不均,西滨岸仅以海堤.塘埂.路堤等形式出现.全新世海积淤泥或(Q4m):灰色灰黑色,含贝壳碎片,土质均匀,粘性较强,流动流塑状,局部混少量砂;主要分布于港湾及沿海潮间带,陆域沟.塘中有少量分布.场区潮滩前缘地带此类土较厚,钻孔揭示最厚处达6m 左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全新世海积砂类土(Q4m):多呈灰色,局部呈浅黄色,多为中.粗砂,结构松散,成份以石英为主,分选性差.局部含较多泥质和贝壳碎片,呈淤泥混砂状(1);主要分布于海岸边及浅海暗礁群内,厚度一般不超过7 米.文档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