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水中的动物》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39649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水中的动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水中的动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水中的动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水中的动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中的各种动物探究鱼类的运动与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标:通过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提高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小组探究与操作,初步具备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观察“鱼鳃作用”的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水生动物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重难点:1、概述鱼类、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进行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活动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过,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觉得压卷。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不息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2、”在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就选择在水中安家。它们有的生活在池塘小溪里,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里,还有的畅游在辽阔神秘的大海里教师:(播放一段海底世界的录象)在湛蓝的大海里生活着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动物,其中有些是我们熟悉的,有些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哪些是你熟悉的呢?你能不能简单的介绍一两种呢?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水中动物多。生:介绍师:在水中动物中,最常见,我们接触最多的,吃的最多的,就是鱼。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他们在水中自由生活,或游动嬉戏,或静驻停留。我们人类可以像鱼那样自由自在的生活么?鱼类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鲫鱼外形观察课本鲫鱼外形,思考: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特征适于水中生

3、活?2、鱼运动的动力是什么?靠哪种鱼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来保持方向?学生思考后回答。鱼的外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运动时水的阻力。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各种鳍的作用有不同的的作用,不能单靠观察得出结论。但是你认同书上的内容么?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三)探究鱼鳍、鱼鳃在游泳中的作用1、活体整体观察,做出假设。2、鱼鳃的作用播放鱼呼吸的录像,让学生注意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请生提出疑问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合演示实验:用滴管把墨汁滴在鱼口前方,知道学生观察墨汁流动的情况。图示鱼鳃结构放大图,让学生看看鳃的形态和颜色。质疑:鳃为什么是鲜红色?鳃丝为何多和细?仔细观察,说出自己看到的现

4、象:水从口进入鱼鳃,从鳃盖后缘流出。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腮丝中有许多毛细血管,所以是鲜红色的,腮丝既多又细,这样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它们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以此来适应水中生活。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具体的探究计划。学生 A:鱼鳍与鱼的运动和保持身体平衡有关,鱼鳍是鱼的运动器官。学生 B:鲫鱼体表有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 、学生 C:鲫鱼有鳃,所以能在水中呼吸。学生 D: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学生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只是种种猜测或假设,正确与否,需要实验加以验证。请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验证你刚才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学生:45 人一小组,

5、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假设一:鱼鳍与鱼的运动和保持身体平衡有关。教师:在学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完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取两条活鲫鱼,一条不作任何处理,另一条用塑料板或纱布固定鱼鳍。固定鱼鳍后静置 1-2min 后观察,纪录固定不同鱼鳍后鱼的运动情况。思考:实验时,为什么要留一条正常的鱼?为什么要对鱼鳍分别固定?在固定鱼鳍后,为什么要静置 1-2min 才记录现象?剪掉鱼鳍的方法又快又简单,为什么在实验中不提倡这样做?学生回答:(略)实验表明: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 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若

6、失去,鱼不会转弯。 鱼前进,也靠尾鳍的摆动,跟行船时摇橹一样。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假设三:侧线与感知水流的方向有关。教师:观察学生实验方案,进行总结评价。实验方案:取 2 条大小形态相同的活鲫鱼,用泥土把一条鲫鱼侧线鳞片上的小孔全部封闭,另一条鱼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放入甲、乙 2 个盛水的玻璃缸里。用玻璃棒沿缸壁缓缓搅动清水,流速由慢到快,注意观察甲乙两个玻璃缸中鱼的运动方向。思考:这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甲缸中的鲫鱼游动无一定的方向,而乙缸中的鲫鱼先顺水游动,不久又逆水游动;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侧线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甲缸中的鲫鱼侧线被封闭了,所以甲缸中的鲫鱼游动无一定方向。学生:讨论归纳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基本特征:1、体色背深腹浅,是一种保护色。2、体形梭形,适合在水中游动。3、体表覆盖鳞片,表面有粘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4、鱼鳍与鱼的运动和保持身体平衡有关,鱼鳍是鱼的运动器官。5、用鳃呼吸。6、侧线感知水流的变化,使鱼准确改变游泳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