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38336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语文复习: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

2、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

3、,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

5、“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 23、子曰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

7、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 ,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

8、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9、。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

10、:“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 4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 孔子说:“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

11、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4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 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 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译文】 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4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 孔子说:“人没有长

12、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的忧愁。” 4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译文】 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译文】 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文】 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5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5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1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5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5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

14、是应唾弃的。” 5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5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5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60、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译文】孔子说:“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