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1173797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75 备考 2016 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难点重点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标识重点 1K411010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1K411011 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 2006-2:沥青表处,属于( 次高级 )路面 2010 年单选:刚性路面破坏取决于( ) 1、 城市道路工程 设计 规范道路分类: 快、主、支、次 (考虑地位、交通功能、沿线服务功能) 快 速路: 完全 为交通功能服务;(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 主 干路:以交通功能为 主 ;(城市道路网主要骨架); 次 干路: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 兼 有服务功能;(区域性交通干道); 支 路:以服务功能为 主 。(次干路和小区连接); 2、

2、表 1K411011(按结构强度分类:高级和次高级路面) 城市道路分类 路面等级 面层材料 特点 使用年限 快速路、主干路、 公交专用道路 高级路面 水泥混凝土 建设投资高养护费用少 30 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 石 、 天然 石 材 15 次干路、支路 次高级路面 沥青贯入式碎(砾)石 维修、养护、运输费用较高 10 沥青表面处治 ( 2006-2) 8 3、 按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 垂 直 变形 +弯拉 应 变 (代表:沥青类路面)弯沉大、抗弯强度小; 刚性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 弯拉 强度(代表: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小、抗弯强度大。 ( 2004-4、 2014B-5) 1K

3、411012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1、 道路的结构组成(从上往下分): 面层(分上、中、下面层; 或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 基层(按上下分:基层、底基层; 按结构类型分: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 路基(按材料分:土、石、特殊土路基; 按断面形式分:路基、路堑、半填半挖) 2、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 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 材料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 各结构层回弹模量:基层 /面层 = 0.3;土基 /基层 = 0.08-0.4 3、 路基 高液限黏 /粉土、含有机质细粒土:掺加 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 改善; 地下水位高

4、提高路基顶面 标高 ;设计标高受限,未达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 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土 做填料,并降地下 水 位(排水渗沟);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设整平层( 未筛分碎石和石屑 、或 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 ),厚度 100-150 。 2 75 4、 基层为 承重层 ,按 2 个 因素进行选择材料: 道路交通等级 + 路基抗冲刷力 ( 2009 多、 2007-1、 2010-2、 2014B-6) 5、 常用基层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 (即半刚性基层, 石灰 /水泥土、二灰粒料、二灰土 )特点: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交通量大、轴载重 嵌锁型和级配型 (即柔性基层, 级配砂砾、级配砾

5、石基层 ,用作次干路及以下基层、底基层)( 2014-22) 注意:级配砾石的最大粒径选择(底基层: 53mm,基层: 37.5mm) 对比:混凝土粗骨料粒径( 31.5mm 26.5mm 19mm)( P7) (碎大、砾 小、碎砾取中) 6、 沥青面层类型:( 热、温、贯、冷、表 ) 热 拌沥青混合料: SMA/OGFC,适合 各种等级道路 ; 温 拌沥青混合料: 添加合成 沸石 产生发泡润滑作用, 120-130 拌合,适合 各种等级道路 ; 沥青 贯 入式: 次干路 以下面层,厚度不超过 100 ; 冷 拌沥青混合料: 支路 及以下的面层、支路表面层, 各级路面 的基层、连接层、整平层;

6、 冷拌 改性 用于沥青路面 坑槽冷补 ; 沥青 表 表面处治: 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石路面作用。 7、 路基的 2 个性能指标 ( 2004-3) 整体稳定性 + 变形量控制 8、 基层的主要性能指标不 透 水性、 抗 冻性、 结 构刚度、扩散 荷 载的能力、 水 稳性 (偷、看、姐、喝、水) 不透水层设置和 底基层 有关: 底基层顶面铺 沥青封层 或 防水土工织物 ; 采用 水稳或密集配粒料 不透水底基层 9、 面层主要性能指标 ( 2012-2) 温度、噪声、承载力、不透水性、平整度、抗滑能力 (温、噪、承、水、平、滑) 降噪排水路面的结构组成: OGFC 上面层 + 密集配沥青

7、 混合料中下面层。 ( 2013-1) 1K411013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按结构组成:路基、 垫层 、基层、面层 ( 2012B-20) 1、 垫层 防冻垫层 :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最小防冻厚度时; 排水垫层 :水文地质不良或路基湿度大时; 上述均用: 砂、砂砾 等 颗粒 材料 半刚性垫层 :不均匀沉降、变形大时 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 粒料 或 土类 材料垫层宽度和路基相同,最小厚度为 150 相关几个宽度 垫层和路基同宽 【 P6】 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出 500 ( 每侧 500 ) 【 P18】 基层的宽度 每侧 超过混凝土面层宽度(小 3、轨 5、滑 65) 【

8、P6】 相关几个厚度 填石路基整平层 100-150 【 P3】 3 75 垫层最小厚度 150 【 P6】 二灰基层压实厚度,最大 200 ,最小 100 【 P26】 沥青面层最大厚度不超过 100 【 P31】 2、 基层材料选用: 选用原则:道路交通等级 +路基抗冲刷能力( 同沥青路基层 ) 基层作用: 防止或减轻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 ( 2013-21) 与垫层共同作用,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面层的不利影响; 为混凝土面层提供稳定而坚实基础,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特重交通: 贫、沥、碾压混凝土; 重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沥青稳定碎石; 中、轻交通:水泥或二灰稳定粒料

9、、级配粒料。 ( 2013B-23) 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的方法:( 同沥青路基层 ) 底基层顶面铺 沥青封层 或 防水土工织物 ; 采用 水稳或密集配粒料 不透水底基层) 3、 混凝土面层 ( 2009 案例真题二:采用土工毡覆盖养生,在路面混凝土强度达到 40%,做横向切缝,缝深 4.5-5cm。 问题 2:分析该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的原因) 纵缝:均需带拉杆(带肋钢筋) 铺筑宽度路面宽度时,为平缝形式的 施工缝 ; 铺筑宽度 4.5m 时,为假缝形式的纵向 缩缝 。 横向施 工缝:设在缩缝或涨缝位置。 在缩缝位置时,采用带传力杆的平缝; 设在涨缝时按真缝设置。 涨缝:夏季施工且板厚 20

10、0 可不设置, 间距一般为 100-200m 组成: 传力杆(光圆钢筋)、胀缝板、补强钢筋支架 。 特重交通及重交通,横向涨缝、缩缝:均设传力杆 ( P38) 传力杆固定安装 2 种方式: 端头木模 固定(不连续浇筑)和 支架固定 安装(连续浇筑)。 横向缩缝切缝方式分三种:全部硬切、软硬结合、全部软切。 按摊铺完毕到切缝时的 昼夜温差 确定横缝切缝方式: 15 软切不小于 60mm,不足硬切补至 1/4 4、 抗滑构造: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拉毛。 5、 原材料选择 ( 2010 年案例真题:监理工程师要求提供水泥检验报告的原因是什么?) 快速路、主干路(即高级路面): 42.5 级 道、普

11、硅、硅( 3 种) ;其他道路:可用矿渣水泥 32.5 级; 4 75 进场检验(产品合格证、产品检验报告)、复试检验、见证取样; 水泥存放不超 3 个月,否则需重新检验。 粗骨料: 最大粒径:碎石 31.5、碎砾石 26.5、砾石 19;钢钎维粗骨料最大粒径 19。 (碎大、砾小、碎砾取中) 【 P8】沥青按骨料最大粒径分:(特粗式大于 37.5、粗粒式 26.5/31.5、中粒式 19/16、细粒式 13.2/9.5、砂粒式小于 4.75) 【 P3】级配砾石用做底基层时最大粒径小于 53mm;基层时不大于 37.5mm 6、 砂子:细度模数 2.5,中粗砂。海砂不得直接用于面层(但支路可

12、淡化海沙) 7、 胀缝板 20 ,水稳好,一定柔性,防腐。 灌缝材料: 橡 胶类、聚氯乙烯 胶 泥类、 树 脂类、 改 性 沥 青类 (橡、胶、树、改沥) 1K411014 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 2010 单:沥青混凝土 AC 和沥青碎石混合料 AM 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含量较高; B、沥青混凝土掺加矿质填料 C、沥青混凝土级配比例严格 D、形成路面的孔隙率不同 2006-1:沥青在一定温度和外力作用下变形又不开裂的能力为( 塑性 ) 2014-2 骨架空隙结构特点:(摩擦角高,黏聚力底) 一、分类 按材料 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按混合料 密集配、半开级配、开级配 按公称最

13、大粒径 特粗(大于 37.5)、粗( 26.5 或 31.5)、中( 16 或 19)、细( 9.5 或 13.2)、砂(小于 4.75) 按结构类型 嵌挤结构、密实级配 按级配原则 悬浮 -密实( AC);骨架 -空隙( AM/OGFC) ( 2014-2) ;密实 -骨架 (SMA) (注意区别三种:粘聚力、内摩擦角的区别。 SMA 是两者均大) 按工艺生产 热拌、冷拌、再生 二、材料及性能 1、 沥青性能指标: ( 2013B-22) 粘结性: 60 动力黏度、稠度(针入度) 感温性: 软化点、针入度指数 耐久性: 烘箱试验测老化、水煮试验测粘附性、抗水损) 塑性: 10 或 15 延度

14、 ( 2006-1) 冬季低温或高、低温差大:采用低温延度大沥青 安全性: 闪点 ( 110160 号沥青不小于 230 , 90 号不小于 245 ) 2、 粗集料对沥青的粘附性 快速路、主干道: 4 级 次干路以下或潮湿地区: 3 级 3、 细集料 天然砂用量不超过骨料总量的 20% 热拌密级配混合料中 夏季高温时间长、重荷:采用稠度大针入度小 夏季高温时间长、重荷:采用软化点高 5 75 不宜用天然砂(采用石屑) OGFC、 SMA 4、 矿粉(也叫填料) 憎水性石料 快速路、主干道填料不能用粉煤灰 5、 纤维稳定剂 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250 度 高温下不变质。 (结合:土工织物、防水卷材层上摊铺沥青 170 度;水池电热张拉 350 度)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普通沥青混合料 AC: 次干路、辅路、人行道 改性沥青混合料: 快速路、主干道(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耐磨、延长使用寿命) SMA: 快速路、主干道( 5mm 以上粗骨料大于 7080%;矿粉 713%)(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好)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特性: (二奶水深高低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