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52中学中考化学同步练习 选择题(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1734006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第52中学中考化学同步练习 选择题(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52中学中考化学同步练习 选择题(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广州市第52中学中考化学同步练习 选择题(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第52中学中考化学同步练习 选择题(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广州市第52中学中考化学同步练习 选择题(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甲 乙 丙 丁黄铜片铜片浓氨水酚酞溶液二氧化碳水澄 清 的石 灰 水中考化学专项练习 选择题(五)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手机使用的锂电池板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而受到重视。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Li+MnO2=LiMn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 B.LiMnO 2为锂、锰、氧的合金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中 Mn 的化合价没有变化2.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CO32-B.可用过量的 Cu(OH)2除去 CuSO4溶液中少量的 H2SO4C.常温下可用 F

2、e 与 AgCl 反应制取 AgD.分别将 Mg、Fe、Cu、Ag 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3.请你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来判断下列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的是(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B. 浓碱溅到皮肤上,立即涂抹稀硫酸C. 误服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生石灰) ,立即喝食醋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地方4.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3、,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5.某校化学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药品 镁、锌 木炭、红磷 硫酸、硝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硫磺,应将它放在( )A.甲柜 B.乙柜 C.丙柜 D.丁柜6如下图,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等的铜球和锌球,这时杠杆平衡。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稀 H2SO4和 CuSO4溶液中片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左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B.只有右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C.两边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增加D.取掉烧杯后,杠杆仍然保持平

4、衡7.化学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下列各项利用化学变化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A.合成药物 抑制细菌和病毒 B.生产化肥、农药 增加粮食产量 C.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D.合成食品添加剂 增进人体健康 8.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有机物完全燃烧时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9.生产、

5、生活实际中的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为防止自行车生锈,经常用湿抹布擦拭B为提高粮食产量,可使用化肥但不能无限度的使用.C海底矿物(如可燃冰、锰结核等)虽储量丰富,也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D新装修的房屋,经充分通风后再入住 10X、Y 两物质(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 t2时分别往两份 100g 水中加入 agX和 agY 充分搅拌后,将溶液均降温至 t1,下列说稀硫酸 硫酸铜溶液Cu ZnYXaO t1 t2 溶解度g法正确的是( )A.t1时,X、Y 两溶液均已饱和B. t1时,X、Y 的溶解度相等,X、Y 两溶液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X、Y 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X、Y 两溶液均已饱和D.t2时,X、Y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X、Y 两溶液均不饱和参考答案1、C、B 3、D4、C5、B6、B7、D8、D9、A 1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